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3|回复: 4

德辩1/4决赛文字战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8 16: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辩2013 8强淘汰赛第一场

正方:金砖五国引领未来全球经济是实至名归
反方:金砖五国引领未来全球经济是言过其实

正方代表: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李丰蝶,林信亿,陈邵康,林碧芬
反方代表: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唐一方,赖亚楠,陈诗浩,孙晔晨
评审:陈思渊,黄执中,梁泽宗,熊浩,张学森

赛果
印象票:正方3票 VS 反方2票
分数票:正方2票 VS 反方3票
决选票:正方4票 VS 反方1票
总成绩: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以9票比6票的多数票获得胜利。
最佳辩手由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反方二辩赖亚楠同学获得。

正方一辩开篇立论表示金砖五国引领全球经济是实至名归主要是拥有主导话语权。拥有主导话语权主要有三点,分别为主要消费导向,经济瓶颈突破和经济的复苏能力。要论证实至名归还是言过其实,主要依三点来论证。第一,金砖五国是贸易生产领域的领航者。金砖五国的总生产量上升同时,欧美却迎来总生产量的下降论证了这一点。其次,在资源紧张匮乏的时代,金砖五国拥有大部分的资源可以控制整个趋势。第三,在欧美面临经济危机下,金砖五国成为了危机解救的救世主。
反方一辩则表示引领指的是A能够领先于B和A的模式可以被模仿而金砖五国无法起到引领的角色。反方质疑总量上突出的贡献不代表能够引领,中国在所谓20%的贡献当中,占了十五个百分比,因此不应以单一的中国总量代表整个金砖五国能引领未来全球经济。其二,总量与引领没有必然的联系。此外,反方质疑金砖五国的发展模式。金砖五国所拥有的资源只能用以掌控而非引领,技术创新低,无法扮演成为发达国家的学习对象。内在问题如政府贪腐使金砖国家不靠谱。


评审点评环节中,熊浩表示本身很享受这场比赛,也很肯定双方队伍的实力。他表示双方基本上在两条平行线上做论证,因此由始至终无法解开他心中的疑虑。正方主要从量上做论证,但是反方是从素质表现上做阐释。基于立论处于五五波的情况上,因此印象票的关键在于交锋点上的处理。其中他以七个论据来决定胜负,分别为四十二个百分比的消费人口数据证明,印度科技水平上升的现象解释,绿色资源说法,战略资源的控制,经济模式不可效仿的概念,危机克服以及中国的提升不代表金砖五国的总体实力的质疑。最后是反方以5个解决点为优势赢得他的印象票。

黄执中则承续熊浩的看法来继续他的观点。他表示反方给予他更清晰的引领经济的标准。正方没有必要论证金砖五国更强大并且足以超英赶美,因为引领的权利是体现在谁的表现足以影响整个经济成长的趋势足矣。

陈思渊则不认同正方属于恐吓式的打法。虽然如此,反方却没有很好地归纳和处理正方所抛出的种种数据。他将印象票投给正方在于正方能够稍微说服他但是这个说服效果在最后会为他留下疑惑。
张学森则认为这是一场不精彩而且不合格的8强赛事。他认为双方没有尽责的完成比赛。当中包括反方没尽责地打破正方脆弱的架构框架,特别针对消费人口这一块。消费人口的强大不代表足以引领全球经济。反观,消费者却是整个经济链条中属于弱势的一群因为消费的去向取决于生产者的样式。他认为反方在正方没有很好地论证完整架构论点的同时没有把握机会检验对方抛出的种种例子的实在性因此浪费了赢得比赛的机会。

梁泽宗认为正方的三个论点与话语权主轴扣得不紧但是相对来说却在操作上比较容易上手。至于,反方欠缺了对论点的开展来攻击对方比如在于中国的优势发展不等同于金砖五国的整体发展趋势的这个观点。反方的资料背景原先会比正方好可惜的是却在今天节奏被打乱了。

至于辩手表现点评环节中,几位评审基本上一致地针对二辩质询环节中给予极大的评论。首先,黄执中认为正方二辩的质询技巧是没有让人回答的余地,所以关键是在答辩方的应对方式。他建议反方一辩可以尝试更从容和冷静地去面对攻击凌厉且不给对方机会解释的质询手。

至于张学森则语气严肃地表示给予正方二辩一个警告,希望正方二辩在下一场的赛事中可以转换霸气的质询风格。他也提出正方在质询中不要一直提出假设性问题来扣对方帽子,这不仅仅会在风度上失分严重而且还会让赛事变得没有意义。

梁泽宗则认为正方二辩的质询方式并没有达到需要被警告的余地。他认为正方二辩的质询方式的确没有发挥得很好,但是也因为对方一辩回答过于急躁因此听不到任何答案。此外,他也针对正方一辩的答辩方式给予赞赏以及称赞正方三辩为己方开拓新视角的表现给予肯定。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6: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辩2013 8 强淘汰赛 第二场

正方:金砖五国引领未来全球经济,是实至名归
反方:金砖五国引领未来全球经济,是言过其实

正方: 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王文豪,张骁明,王元力,罗宏琨
反方: 中国澳门大学,李嘉琪,林洁莹,胡楷琦,李佳琦

评审: 韩鹏杰,郭宇宽 ,张哲耀,梁佑诚,陈绍谦

赛事结果以

印象票正方3票,反方2票;
分数票正方2票,反方3票;
总结票正方3票,反方2票;
中国华东师范大学以总票数8票比7票佳绩获胜。
赛事最佳辩手则由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的正四罗宏琨同学获得。

正方一辩以阐述引领的定义为开场白。正方提出了金砖五国能够引领未来全球经济有三大要素。其一,金砖五国拥有优越经济要素以及高增长率。他以人口多,资源丰富等元素加以阐述五国优势。二,五国内部政策稳定,更强强联手,达致经济互补。他表示,五国不但自己发展,其走出去政策也成了他国经济依赖,带动他国发展。三,金砖五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决策与话语权正上升,反之欧美则面临减低当中。他指出,金砖五国通过提高基本设施等方式,提高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反方一辩重申正方只证明如今五国形式好是无从证明将来能引领经济。接着,他为引领经济做出标准,如拥有全球通行的货币等。反一也提出五国无法引领经济的s三大质疑。一,五国内部政策限制其科学技术的发展。二,五国自身经济发展陷入瓶颈,增长率已见减缓。这是因为国家内部等等问题影响,如贪污等。三,五国内部外部纠纷多,团结度让人质疑。同时,美国正重返亚太,对五国进行制衡。


过后进入评审评论环节。首先进行点评的是郭宇宽。郭宇宽先生表示,双方辩手技术都很高,可是双方在立论方面的角度却不是很好。正方一辩在开篇立论是就应该好好着重诠释“未来”这两个字,可是正方却没有。反方的缺点在于,反方感觉上在唱衰中国,并没有好好捍卫自己的立场。第二个进行点评的是陈绍谦。他表示,今天的关键在于“引领”以及“未来”两个字。反方没有没有清楚阐明引领全球世界经济的条件。另一个关键在于金砖五国,五国各个国家之间到底是合作还是摩擦居多。“未来”对正方来说是一个强点,正方却在这方面诠释得不足够,反方却比较停留于现况。陈绍谦会投给正方是因为正方在诠释引领反方比较好。张哲耀在科技技术方面指出反方强调的是美国现在的技术是超越五国的,正方强调的却是趋势,照五国的进步趋势,五国引领经济是指日可待的。反方没有强调国家贫穷将所面临的问题、隐忧,只有轻描淡写的带过而已。接下来进行点评的是梁佑诚。梁佑诚表示,双方到最后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默契,都在吹捧自己的国家,数落其他国家,有点形成五国与欧美比较,而不是着重于“引领”上。最后点评的是韩鹏杰先生。韩鹏杰先生表示,反方在数据运用的方面,在正方的反驳下,显得不够稳定。反方在立论中应该更完善的诠释引领。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辩2013 8强淘汰赛第三场

正方:亚洲国家未来应该成立亚洲共同体
反方:亚洲国家未来不应该成立亚洲共同体

正方代表:澳洲墨尔本大学,魏嘉伦,任思妍,王誌享,蔡适安
反方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张核,武闻宇,陈依华,孙奕楠
评审:张学森,陈思渊,梁佑诚,刘京京,张哲耀

赛果
印象票:正方4票 VS 反方1票
分数票:正方3票 VS 反方2票
决选票:正方5票 VS 反方0票
总成绩:澳洲墨尔本大学以12票比3票的多数票获得胜利。
最佳辩手由正方二辩任思妍同学获得。

正方一辩开篇立论诠释共同体为联盟体制,利用共同身份来合作。今天的讨论范围不在利弊比较因为成立共同体有无可规避的益处。亚洲国家在未来应该成立亚洲共同体主要因为两点。第一,提供共同体系内的国家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小国可以通过亚洲共同体与大国的联系来壮大自己,摆脱贫困。此外,共同体对于大国来说也可以达到互补联盟的效果。第二,亚洲共同体的成立对内外都起着良好的作用。相比较于单一体系,共同体系可以对外发展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至于对内影响,共同体系可以达到积极正面的作用,维持区域内的稳定。
反方一辩则表示共同体不应该是有利则进,无利则退的;而应该是同甘共苦、共进退。他强调亚洲国家在未来不应该成立亚洲共同体是基于三点。一、亚洲各国没有办法建立互信,相互了解的共同体。二、若强行成立共同体,带来的利益有限。这是因为各国发展的阶段不同 ,需求不同,所以带来的利益有限。三、能带来利益问题,可以通过几个国家的通关互惠来实行。
评审点评环节中, 刘京京作为印象票的少数票率先点评。他表示这次的辩论,他看双方谁讲出更完整的故事。他感觉正方的故事好比男儿当自强。他认为从需求上来讲,正方讲的通。他认为这辩题不应局限在经济层面。他指反方的确提到了成立共同体在多个国家会引起的冲突。就是有了问题,所以才要解决。但要怎么解决,反方没有解释得很清晰。所以,他较能接受正方提出的需要性论点。第二位点评的是张学森。他认为站在辩题的角度,其实对于反方有点不公平。对于辩题的应不应该,反方很难论证。他指共同体中的欧域一体化的过程只是其中一个部分而已。第三位点评的是陈思渊。他指正反双方的论述过程是对立化的。正方基本上提出了两个点,自由贸易的好处和政治层面的好处。而且,正方二辨所举出的反美例子满鲜明的。而反方提出的法人化,意义在哪里,他没有听到,交锋不多。所以根据论点判决,他判给正方。接下来,梁佑诚评审点评。他不认为这场辩题应该是一面倒的情况。这场辩论主要是定义上的抢夺。他认为在定义上正方的理解,掌握得较好。他认同反方定义上的说法,但论证并没有完成。之后双方在经济利益那一块争论很久,最后他还是赞同正方的说法。他觉得很可惜和纠结,因为正方一直提到的论述很概念式。最后一位点评的是张泽耀。他指正方的立论有点抽象、空泛,但他尚可接受。反方提到的专属性和可行性部分,反方没有证明到真的大到不可行。所以最后他接受正方的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辩2013 8强淘汰赛第四场

正方:亚洲国家未来应该成立亚洲共同体
反方:亚洲国家未来不应该成立亚洲共同体

正方: 中国北京大学,张若弘,蔡昌祖,曲乐之,秦一骁
反方: 中国香港大学,徐佩玖,赵雅妮,周昌杰,王苗子

评审:黄执中、韩鹏杰、陈勋亮、郭宇宽、梁泽宗

赛事结果以

印象票正方1票,反方4票;
分数票正方1票,反方4票;
总结票正方1票,反方4票;
中国香港大学以总票数12票比3票佳绩胜出。
赛事最佳辩手则由中国香港大学的反方四辩王苗子同学获得。

正方一辩认为共同体是集体组织,要衡量应不应该,就要看亚洲是否有需要形成这种紧密联合的状态。她说明文化隔阂本身就是一个危机,因此要消除文化冲突,已达成文化观念上的结合。
反方一辩在主辩稿中对“共同体”做出阐释。他方认为共同体是一种亲密,与世隔绝的共同生活。共同体的成员有共同的敌人和朋友,产生“我们”的意识。他们认为,亚洲共同体应该建立在经济共荣,政治共进,文化共通的基础上。正方认为亚洲共同体是一个重大决策,如果不能排除风险,就不应该成立。要论证辩题, 就要看亚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没有无法估计的风险,和有没有缓和的趋势。反方以三个论点来论证立场。首先亚洲共同体会拉大各国的经济差距,损失惨重; 让边缘化的国家进一步被边缘。第二,亚洲共同体的成立会让政治矛盾更为尖锐,不能整合。第三,这决定会加深复杂文化的矛盾。
过后进入评审评论环节。首先讲评的是郭宇宽。郭宇宽表明在听到二辩的质询环节时,认为反方赢得比较明显。可是到了对辩环节,正三很优秀地把话题的战场转到了正方。到了这里,反方就被技术性击倒了。正方紧抓着“未来”,然后说应不应该,不管现在的情况好不好。反方说,共同体是好,可是建立不成,因为差异太大。他因为反方无法最后扳回一局而感到遗憾。

接下来,黄执中则认为双方的交锋出乎意料的简单。对正方来说,解决了冲突的状态就是共同体,对反方来说共同体则是一个行动,不知道这个行动怎么执行所以不应该。评审还以人应不应该成仙作为比喻。最后评审还是认为用境界来涵括共同体没有说服力。他也认为反方有个说法很好:就算争端解决也不叫共同体。

韩鹏杰认为,反方所说的共同体,不是正方认为的共同体。这是双方最大的差异,但评审还是被反方的讲法说服。

陈勋亮认为,正方想要表达的是只要是美好的,就是大家想要的东西。针对这一点,反方有很好的反驳。评审同时认为反方的理论有问题,可是正方没有好好攻击。反方没有具体的说明成立共同体的画面是什么,这个可以成为正方攻击的方向。

梁泽宗认为正方的论证成本很高,可是没有铺陈,只是技术上处理;而反方没有攻击。评审质疑为什么这么美好的境界只停留在文化,为什么政治经济就不能参与其中。反方的很多论述足以质问对方。双方也提了很多例子,可是这些例子也不只是文化,而是和政治经济有挂钩。正方切割不明,反方没有一针见血,不过瘾。总体而言,评审认为反方的立论相对完整。
发表于 2013-2-28 21: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共同体喵 0 0

北大好惨烈的感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06:59 , Processed in 0.0434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