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5|回复: 2

正方:赞同 赵家和教授服从组织安排,转系调动工作的举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1 1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方观点:赞同 赵家和教授服从组织安排,转系调动工作的举动
赵家和教授的简介:1951-1955年 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毕业后20年也一直在无线电系工作,之后由于学校的需要,又在电教中心,科研处工作,最后调入清华经管学院工作,在经济研究方面有巨大贡献。(他的调动都是由于学校的需要,教师的短缺等原因,可以说都是服从组织安排)

我是正方一辩(发言3分钟)。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辩论,对辩论可谓一无所知。上网看了几篇辩论稿,大概了解了一下形式。
网上说应该有一个非常核心的论点,可攻可守,其实我想了蛮多点,但是貌似没有一个是特别有亮点的。

一下是我的一些想法:1: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工作的角度:在不同的院系工作,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非常好的机会。多个领域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互通性。(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无线电和经济有什么关系。。。。大家能给我一些例证吗?)
2:从服从组织安排,为大局着想的角度:赵教授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为了学校的发展,服从工作调动。同时学校的发展,其实也能为自己的事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3;总的来说,就是:金子在哪也会发光。一个人有相当强的可塑性,不能把自我发展的道路局限。组织需要我们去哪,我们就去哪。


这只是我初步的想法。但是没有缺少一些合理的解释,也没有什么例证。而且自己的语文本来就很差,不会写辩论稿。。。。。大家能帮我提供一些想法和例证,顺便帮我组织一下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1: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论题比较具体,在网上肯定找不到类似的。。。。。所以没有东西可以参考。。
发表于 2012-10-12 20: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认真想过认真讲出自己思路来提问的,少女我好感动><...
但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太实际,所以大家其实也蛮困惑要怎么下手的...
说实话如果乃真的是第一次参加辩论的话...这个论点做完了真的好棒...我觉得基本上该说的都说到了~
先说你说的无线电和经济的问题吧。
现在学科交叉和融合其实是蛮正常的事情,用物理知识的角度来分析经济问题,甚至建立模型都是很正常,并且蛮常有突破的~
然后,你们第三点的价值其实可以稍微换个角度讲。
其实这位教授身上的,是他们那个时代奉献精神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年轻人们,已经几乎看不到老先生这种无论在哪里都能踏实做学问,无论接受怎样的安排都尽心发光发热的精神了。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和人人都好高骛远的社会里,青年人更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来学习和面对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06:37 , Processed in 0.0551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