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1|回复: 8

新手求助:是否应该让通俗小说进入课本,我是反方不应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8 21: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否应该让通俗小说进入课本,我是反方不应该
发表于 2012-8-28 2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辩题很容易,也在一般情况下,必然进入定义之争,什么叫通俗小说,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算不算呢,他的文字很通俗啊?小说那金庸的武侠小说算不算呢?这个要第一考虑的了。要明确通俗不是简简单单的通俗易懂,而是在文字、内容、主题、价值等都相对通俗,相对平白,但是通俗和庸俗还是有很大距离了,不要把通俗丑化了啊
第二,我们来思考语文课本、语文课的作用,是不是把经典的,有一定深度、难度的文章,进行剖析。使我们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加深我们语文水平。而通俗小说被具备语文课本课文需求的特点,它没有必要加入课本。就是说,通俗小说和语文课本的课文的契合度还不够。
但是有一点要澄清,课本及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通俗小说阅读,这对于学生增加文学能力,写作能力等等还是有不小帮助的。
发表于 2012-8-29 10: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和二楼的意见不太一样……定义什么的我觉得不是很重要,用个大众化的定义顺过去就行,而且……说实话目测通俗小说的定义连专业人士都还在讨论,所以没必要去拉扯这方面的东西,至于丑化这个问题……反方还能说正方的定义是在粉饰美化呢……嘛……
所以定义就给个中间点的,然后就承认通俗小说确实能反应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三俗也存在,利弊都有,那这时候有什么要考虑的话就在于主体和对象;
首先是和二楼一样分析课本的作用,不过我有些不同的结论……我认为课本代表的是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希望的在年轻一代心中树立的观念,讲白了就是说给小孩子听的话,这些话要阳光,要积极,要催人上进,要令人奋发。
然后看通俗小说的特点,适应大众正是其核心,不管是用语、观念还是情节,通俗小说起码要适应大众。而适应大众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一些说给饱经风霜的人听的话,这些话是灰色的,是让人平静的,是让人放下让人看开的,又或者是面厚心黑,是绵里藏针、笑里藏刀。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后来者从小有的状态。
所以两者出发点的不同影响到了两者内容无法同步。这是道的层面。
回到术的层面,通俗小说进入课本需要去粗取精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多浩大?十万字以上的小说每年600篇,这两年少了点,300篇,中篇小说每年50000篇,短篇小说不计其数,要看完一篇中篇小说要一天,要看懂不知道要多久,正方可能提出的‘去粗取精’的工作量大到不现实,那怎么能做。
所以……自觉这两个方面足够和对方纠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1: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七郎 发表于 2012-8-28 21:49
这个辩题很容易,也在一般情况下,必然进入定义之争,什么叫通俗小说,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算不算呢,他的文字很 ...

确实容易进定义之争,比如红楼梦之类的,到底划不划入通俗小说。这个蛮头疼的。因为确实现在课本中收录了红楼和水浒。然后我们就觉得还是把通俗小说内涵提取出来,定义为通俗易懂,挖掘内涵不是很深刻的,迎合观众的小说。用这个来比较课本需要的东西,课本需求挖掘内涵深刻,需要老师带领学生精读。但现在不太知道怎么价值升华。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2-8-29 10:25
嗯……我和二楼的意见不太一样……定义什么的我觉得不是很重要,用个大众化的定义顺过去就行,而且……说实 ...

对方会说取已经有被很多人认可的通俗小说,通俗小说的精品呢
发表于 2012-8-29 12: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宇 发表于 2012-8-29 11:11
对方会说取已经有被很多人认可的通俗小说,通俗小说的精品呢

所谓精品是什么意思呢……嗯,是指这部小说很受欢迎?可是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呢?就像我之前说的,它们精在让人感同身受,精在又厚又黑,这种精法显然不是我们想要人在课本里学的嘛。
黄大叔在南审的表演赛时做的结辩可以在这里借用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12: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2-8-29 12:40
所谓精品是什么意思呢……嗯,是指这部小说很受欢迎?可是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呢?就像我之前说的,它们精 ...

是啥时的表演赛啊?不过教材也需要学生有阅读的兴趣,这一点通俗小说做的比其他的好,这一点是肯定的。
发表于 2012-8-29 17: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明山人 于 2012-8-30 20:14 编辑
re小宇 发表于 2012-8-29 12:47
是啥时的表演赛啊?不过教材也需要学生有阅读的兴趣,这一点通俗小说做的比其他的好,这一点是肯定的。

嘛……上网搜‘黄执中南审行’,应该有一个带台湾传统文化的讲座+‘人生路上应该乘胜追击还是见好就收’表演赛的视频……嗯……
至于学生感兴趣……嘛……蛮粗暴的解决方式就是‘正好是因为学生感兴趣,才不用放到课本里,因为不放入课本你们自己也会看嘛,要放入课本的是什么,是围城、子夜这样不好懂、没人看却又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解决方法很简单吧……
另外,大段论述嘛,课本的根本目的就不是让学生感兴趣,否则干脆找两篇网络小说来当课本就好了。课本的作用,当然一方面是巩固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就是树立三观,对于三观的要求我前面说过的,那么选择的时候首先看就是能不能树立好的(至少是Gov认为好的)价值观,还要看内容会不会消极,描写正常不正常……课本的要求那么多,吸引阅读兴趣肯定是其中之一,但在它之前还有很多要考虑的。绝大部分通俗小说首先就满足不了树立三观的要求,就直接踢掉,能满足树立三观的东西则拉去和其他东西比一比,直接打死……
发表于 2012-8-30 17: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给出我的分析思路  楼上他们写了好多 懒得看了
站在辩题角度  辩题讨论的核心即为
通俗小说进入教材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解决这个就是解决了辩题
好吧然后站在反方角度看辩题 通俗小说不应该进入教材
明细几点
1 通俗小说指什么?
2 辩题产生背景是什么?是不是通俗小说已经进入教材 或者说 有提议要通俗小说进入教材 这种措施的根据是什么?
3 通俗小说会带来哪些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分别列出 然后去对比  由此辩题解读完成

再有一点 通俗小说等于低俗小说吗?如果等于 进入教材不是无稽之谈么?如果不等于 它具有怎样的特质  为什么会有人反对其进入教材?其反对的缘由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08:56 , Processed in 0.0458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