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1|回复: 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4: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辩 形声,从形旁
  (辩)
  biàn
  ㄅㄧㄢˋ
  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分~(亦作“分辨”)。争~。答~。~白。~驳。~护。~解(ji?)。~论。~士。~证。
  郑码:SESS,U:8FA9,GBK:B1E7
  五笔:UYU UYUH
  笔画数:16,部首:辛,笔顺编号:414311345414311
  篆书:如右下图。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中国古代逻辑学术语。指对一个命题或论点的是非展开争论,亦泛指逻辑学。
  《墨经·经上》说:"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认为"彼"是辩论的对象,指所争论的命题或论点。"辩"是对彼进行争论,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如一个牲畜,"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而论断与实际相符便是"当"。
  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各家都力图通过辩论,战胜论敌。辩论多了,逐渐摸索到一些应当遵循的法则,积累起一套辩论的方法。《墨经·小取》对辩的法则作了这样的说明:"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这里概括了当时辩的基本内容,"辩"称得上是一种专门学问,即辩学。它相当于近代的逻辑学,所以后世有人将逻辑学译为"辩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20:20 , Processed in 0.0452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