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5|回复: 8

这个辩题很深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7 11: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要打校赛。。辩题为高等教育应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这个辩题需要打得很深。。。不过就是不知道从哪方面深入。。。。求各位前辈指点!
发表于 2012-2-27 13: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严禁宽处常规的就是打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也涉及另一个问题:现有资源是否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高等教育的需求(有可以辩论的空间);
2、宽进严出常规的就是打人有平等的发展权,涉及的另一个层面应该是:现阶段中学教育是否与高等教育脱节(同样有可辩论的空间);

个人认为,这第一个说法可以很高尚,很庄严,但是如果用第二个观点的人有极好的煽情能力,我想的第一点必败。理由嘛,基本就是黄大叔的理论,一个高尚但是脱离现实的人不会比卑怯但贴近生活的人更有说服力。
或者用黄大叔在南京财经的讲座里的说法,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价值观,一种是强者的价值观,一种是弱者的价值观。强者价值观告诉我们,我们要更强,要专精,要有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突出以引领整个群体前进;而弱者的价值观告诉我们,我们要平等,要有耐心,有让每个人至少在获得发展资源的层面上是平等的。两种价值观无高下之分,它们都是对社会有意义的内容,而这时我们要如何倡导。世界上有多少人,或在听比赛的有多少人是永恒的强者?没有吧,即使有也是绝少数。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些人会接受什么样的价值?一个高尚但不会保护他们任何权益的价值?还是一个不那么高尚但是很贴近他们现实状况的价值?显然,在基本表现相同的情况下,后者会赢,甚至后者表现略逊于前者的时候也有获胜的可能。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发表于 2012-2-28 0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点个人意见哈、、、、
楼主是哪一方的。。。。这样让人很惆怅的。。。。
高等教育的定义百度了一下,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如果我们基于这个定义出发,个人认为反方也就是宽进严出较为占据优势。
宽进严出,在一定意义与其说是做到教育平等的人权考虑,倒不认为是基于对于社会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的考虑,宽进代表了更多的受教育人群,能够使得尽可能多的人得到提升自己人力资本的机会,而严出则代表了对于即将步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学成者质量的负责,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说宽进严出代表的是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的责任体现,其本身并不单是做到了对于人受教育权的平等的考虑,更考虑到了教育系统作为一个社会的子系统其本身对于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责任。现代社会并不是过去的体力劳动的社会,机械化信息化的进程使得脑力劳动更多的取代了体力劳动,拥有更高的技术和知识于个人而言,有助于其自身的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于社会而言,有助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而既然是为社会提供人才,那么人才就必然要符合社会对于其的要求,严出并不是说要将标准提的极高,要求本科生必须写出硕士研究生水平的毕业论文才能够毕业这是不现实的,严出代表的是对于既定标准审核的严格,这不但是对于教育负责,也是对于受教育者本身负责,更是对于社会负责。宽进代表着更低的门栏和更多的机会。
以上是宽进严出的。

如果站在正方,那么严进就从社会资源的消耗入手考虑, 而宽出则要确立宽而不松,自由而不放纵的态度和精神。。。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哈
发表于 2012-3-1 13: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这个  我实在是帮不上忙   只能表示关注的说            
发表于 2012-3-1 13: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我没记错的话我进入我们院辩论队新生赛第一个辩题就是这个...翻了一下书堆,找到了当时自己的手稿,不过好像不是最终打的版本,算是草稿...给楼主看看吧,我是严进宽出的四辩
驳:对方口口声声说宽进严出保证了进入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保证了完成学业的高标准。可是对方的宽进必然导致使用有限高等教育资源的人的增加,那么原本便并不容易保证的教育质量便必定要下降了,僧多粥少,原本向社会输送足够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小康也许就变得只能保证基本提升的教育温饱,那么平均素质下降,社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这对社会和他人不同样还是一种不公平么?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对方难道要否认高考保证了接受教育层次选拔的基本公平么?而高考就是严进宽出中严进的一环啊。
同时正如我方一辩而言,低标准的水泥无法构筑高强度的大坝,宽进又要求严处,不正有要反其道行之的意味么?同时那些通过宽进却最后因为自身素质不够无法通过严出的人又该怎么办?学校又该怎么办?这样的滞留和重复教育难道不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挤占么
而对方一直在曲解我方观点。我方的宽出和为培养好是完全不同的,宽出也不等同于过程的宽松散漫,而是只要你符合我们合适的标准就给予你毕业的资格,这个标准是本身通过严进的人经过四年学习容易达到的,所以叫做宽进,对方为何不正视呢?
发表于 2012-3-1 14: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我方严进宽出保证质量,是主保质而次求量的教育模式,也是以教育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为目的的模式,同样也是切实可行、前提保证结果的模式。通过严格选拔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经过培养达到不难做到的标准便可以离开去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作用,这无疑是极为合理高效的方式。较高、较严格的选拔保证了进入高等教育的人的质量,从而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教育后达到社会要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而就理所当然地提高了资源利用,也让社会能够拥有更多经过教育冶炼的高素质人才。正如同由生铁而非铁矿石来冶炼钢铁才是合理高效的做法,高等教育没有足够资源也不可能揽下由矿石冶炼生铁这中等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有效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贴合社会要求的,而不是应该像对方那样一味追求不现实的教育完全公平。
发表于 2012-3-1 14: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严进宽出确保高素质人才输出,他们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从而让给予他们的教育资源获得高效的产出,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起到更明显的示范效应,为后来人指明方向。更多人将看到这样模式产生的好的效果,从而向着更符合严进的素质基础不断努力,于是将形成教育资源有效利用于增值的良性循环。选材严格、育才高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发展后的社会回馈教育的良好局面。
因而我方坚持认为...........
发表于 2012-3-1 14: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刚刚开始辩论的四辩稿,很不成熟,仅供参考一下吧,有价值的观点估计不多...我现在看着都觉得漏洞太多了,但是现在稍微有点懒不是很想码字了。。。所以将就看看吧~
发表于 2012-3-1 15:2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们,你们让我很有压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16:04 , Processed in 0.0543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