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5|回复: 19

新手一些问题求解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20: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湖南一所二本(南华)读书,所以平时接触不到系统的学习辩论,但我又想弄清一些问题,所以来问各位大大。
1.辩论的本质是什么,辩论是辩逻辑还是辩什么。
2.学辩论需要看什么书书(想系统的学),现在在看逻辑学导论和朋友介绍的战国策(但是基本看不懂战国策与辩论的关系),希望各位能推荐书,学辩论是不是主要学逻辑
3.还有辩论稿子怎么写出来的,是不是一个观点加一些实例就好了,
4.怎么样在不依靠网络的情况下,通过自我思考写出一套辩词,求方法
各位大大以前的训练方法能不能给点参考
5.什么守住底线啦,也是迷迷糊糊的,比赛视频也看,只是觉得不能系统的学到什么
我刚接触辩论一个月,所以各位大大解释的时候不要用太专业的话哈,最好浅显易懂,求大大多多关心
发表于 2012-1-16 2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提问很诚恳
发表于 2012-1-16 22: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on54350 于 2012-1-16 22:58 编辑

1.辩论的本质  首先你就要分清通常说的生活中的辩论和辩论赛的区别
              生活中的辩论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一定的区别  西方辩论脱胎于苏格拉底时代  辩论的目的是说服别人接受自己掌握的真理 辩论注重的是对真理的追求  这也是其后西方法庭辩论的由来
               而东方辩论 确切的说应该是中华文化中的辩论更注重的是辩论技巧的堆砌  代表的应该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虽然在场面上占优 但是实际上对真理“鱼之乐”却没有任何的帮助  所以历来对好辩者都没有什么好的评价 比如诸葛亮的舌战群儒 他就算站到上风了也还是被主流士族鄙视 甚至不屑与其争论
              我们的辩论赛或者叫脱胎于电视辩论的辩论赛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新加坡国立电视台有感于华语在新加坡发展滞后的现状(新加坡采用英语和中文好像还有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邀请一些新加坡的大学 在电视上开展了一个节目对一些时政进行辩论 这就是最初电视辩论的由来。后来经过发展,并且也邀请了一些其它地区的大学进行交流;最后在1993年以邀请赛的形式举办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中国大陆的复旦大学取得了冠军。并且新加坡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进行合作约定每两年举办一届,由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国立电视台轮流举办(2009年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推迟到了2010年举办) 后又更名为现在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
      从电视辩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实我们说的辩论赛抛开人们给它附加的一些荣誉、背后的期望、拔高的一些东西等等,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个电视节目 其本质上与“非诚勿扰”或者“正大综艺”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做辩论赛的时候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多么圣神的东西,不要觉得一些领导安排的乱七八糟的辩题就是侮辱了辩论(曾经我们单位举办的辩论赛就以“注重效益或效率谁更有利公司发展”做题 甚至直接以公司的发展目标做题目)
       说了这么多,其实辩论赛的目的就是通过你的语言、外在表现力、团体配合、乃至表演打动评委和观众接受你们的观点。要记住一个辩题*(除了一些很特殊的辩题外)单看正方或单看反方都是不对的,辩论赛的目的不是让你把自己的观点变成真理使对方服从,而是相对于对方来再想办法说使评委和观众更接受你们的观点。

2.看书  我倒不建议一开始学辩论的人就看逻辑学或者什么商场辩论技巧类的书,因为这些书太过枯燥,一下就会将初入辩论的人吓跑了。其实曾经01年还是02年出的一套《正方、反方、评方》的书我倒是建议可以读一下,里边收录了93-99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的经典辩词 以及对各个大学的选手、教练在赛后写的或者采访的一些感受和记录,甚至还有在赛场上某一个关键点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这样处理的评议。当然,那个时候的辩论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作为对辩论的感性认识,却完全足够了。之后再看看近年来对辩论技巧的一些教学,这样你也可以明白教学中所举的一些辩论实例的来源。
    之后就是自己的积累了,书要读杂,不要关心辩论技巧,其实辩场上谁又说得清自己采用的是声东击西还是李代桃僵呢,会用不就行了吗,难道你还想去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 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说的每句话都要举出个1,2,3累不累啊? 平时多关心一些时政和揭露社会黑暗面的杂志,比如南方周末 瞭望东方周刊等等 里边的评论和一些观点都是可以借鉴的方法以及辩场上的临时材料。之后如果对辩论深入了,喜欢了,再对逻辑、技巧做一个系统的学习也来得及。
3.辩稿  曾经有人评论四位辩手就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起、承、转、合”刚好对应四位辩手,一辩“起”开宗明义 建立理论架构、二辩“承”承上启下 用事实用例证或则用攻辩加强观点 给理论架构以血肉 三辩“转”异军突起 击中要害  四辩“合”加强论点 遥相呼应。所以 每位辩手的稿子都是四位辩手以及下边的陪练教练共同努力的结果
4.辩稿的写作   辩论赛发展了这么多年 但是辩稿的结构却没有太大的改变  基本结构:1.反驳对方观点(正方一辩不用了) 2.明确定义 提出观点 3.分别论述 一般分为3-4个大点进行  4.点题,展望、升华。当然由于辩手个人风格的不同 细化到每一个小结构的时候 都会有一些不同。有些辩手会边反驳边立论、有些辩手会反驳立论统合在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讲中等等,但是上边的结构是大多数辩手会采用的方法,因为这最符合平时人“听”的习惯。
平时人们“听”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十几秒 然后思维开始发散 接着被你的重点提示再次集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接着再发散再集中,直到精神疲劳了。所以尽量采用短句子、避免高深理论(或者用简单的例证说明一定要深入浅出)、适当断句提高评委观众的注意力等等。
5.所谓底线就是为什么你要说你方的辩题是正确的,这个底线是在辩场上不能说出来的,但是却是要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你们的理论让每一位辩手都明确的知道你们的防守不能退过这条红线,这就是底线的由来。比如“艾滋病是医学或者社会问题”中,复旦的底线就是“艾滋病必须依靠社会力量 成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才能被遏制最终消除” 虽然期间对各个名词的争议、各个论点的交锋热火朝天 但是这条底线却是复旦始终坚守的。


以上观点均是个人对辩论的思考  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 欢迎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3: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54350 发表于 2012-1-16 22:55
1.辩论的本质  首先你就要分清通常说的生活中的辩论和辩论赛的区别
              生活中的辩论在中西方文 ...

谢谢楼上的大大这么晚还写这么多来指导我,那我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看一些经典辩词和解析么?看杂书的话,我都有在看(主要是小说国内小说,散文不看的),时政的话,主要是看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3: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MaPowerness 发表于 2012-1-16 21:38
这位提问很诚恳

我是想好好学嘛,不想一有辩题就求助,想学捕鱼技能而非直接要鱼。
发表于 2012-1-16 23:5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on54350 于 2012-1-17 00:12 编辑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辩词阅读  但是最好找找关于这个辩词的后续评论  有些人看辩词只能看个热闹 为什么要这样说  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效果  对方为什么回避  怎么要这样回答等等 还是需要仔细揣摩的  这个时候有个后续的分析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牢牢记住〝净信书不如无书〞哪怕是最权威的评论也要学会质疑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辩论场上没有无敌的观点  也没有无敌的队伍  就像蒋昌建说的〝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置于书  不建议读网络小说  来消磨时间还可以  但是用来做知识积累就差了   读书我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以时政 新闻为主的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比如在大学时我在观众提问时就问对方 你老说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什么是积极财政政策呢  你不知道我给你解释  但是这个解释完全不能支持你的观点嘛  所以好读书但不求甚解,大致明白意思就行  当真正需要的时候你知道有这个东西再回来查也行。  第二类是哲学类的书   首要建议将马哲学好,我是工科生,文科里边只有马哲这门课我是学的最好的,马哲对事务发展的规律分析方法等都是相当有用的。  还有一些感悟类的,比如周国平的随感录等可以给你对社会和事物一个全新的视角。   读书一定要有趣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0: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54350 发表于 2012-1-16 23:58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辩词阅读  但是最好找找关于这个辩词的后续评论  有些人看辩词只能看个热闹 为什么要这样 ...

恩恩,我知道了,网络小说我不看的,小说是指茅盾文学奖的那些,什么穆斯林葬礼什么的,网络小说千篇一律不看不看,谢谢大大,我多多评论,看完评论再去看视频效果是不是好点。还有战国策,左传这些书怎么样??朋友建议看的
发表于 2012-1-17 0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个人觉得刚开始如果先打几场比赛,再去慢慢了解辩论可能会比较好。这样问题会比较有针对性,而且通过比赛所得来的感受也是任何数都比不上的,辩论的真正魅力还是在交锋中,智慧的碰撞。
发表于 2012-1-18 09: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学长已经说的很细致了,我在狗尾续貂补充一下
辩论的本质是什么并不重要,钧窑的本质是瓦罐,景泰蓝的本质是铜胚,发现本质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辩论,辩论才会展现给你什么样的面貌。
其次辩论靠生活。因为辩论不是无谓的说教,他一定是说服人心的。说服人心的东西一定是可以从生活中得到检验的。所以要去认真的生活。
发表于 2012-1-18 1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上一个。个人鄙见,觉得真正的辩论应该是融会贯通的产物,短平快见效的模式未必能达到真正好的效果,从辩论中寻找辩论是下策,得到的是技巧,从生活中寻找辩论,勤于思考,多想多写多交流,获得的提高更加踏实。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1: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散 发表于 2012-1-17 09:06
其实个人觉得刚开始如果先打几场比赛,再去慢慢了解辩论可能会比较好。这样问题会比较有针对性,而且 ...

我去打比赛,我心里会没底,可能不是真正了解,或者准备充分吧。在平时学院的比赛准备中也有碰撞的,但是感觉会有点乱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散 发表于 2012-1-17 09:06
其实个人觉得刚开始如果先打几场比赛,再去慢慢了解辩论可能会比较好。这样问题会比较有针对性,而且 ...

我去打比赛,我心里会没底,可能不是真正了解,或者准备充分吧。在平时学院的比赛准备中也有碰撞的,但是感觉会有点乱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散 发表于 2012-1-17 09:06
其实个人觉得刚开始如果先打几场比赛,再去慢慢了解辩论可能会比较好。这样问题会比较有针对性,而且 ...

我去打比赛,我心里会没底,可能不是真正了解,或者准备充分吧。在平时学院的比赛准备中也有碰撞的,但是感觉会有点乱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散 发表于 2012-1-17 09:06
其实个人觉得刚开始如果先打几场比赛,再去慢慢了解辩论可能会比较好。这样问题会比较有针对性,而且 ...

我去打比赛,我心里会没底,可能不是真正了解,或者准备充分吧。在平时学院的比赛准备中也有碰撞的,但是感觉会有点乱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散 发表于 2012-1-17 09:06
其实个人觉得刚开始如果先打几场比赛,再去慢慢了解辩论可能会比较好。这样问题会比较有针对性,而且 ...

我去打比赛,我心里会没底,可能不是真正了解,或者准备充分吧。在平时学院的比赛准备中也有碰撞的,但是感觉会有点乱乱的
发表于 2012-1-19 10: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没关系,不是所有事都准备好了才开始,要不都过了啊。重要的是从实战中感受辩论的魅力并发现问题。
发表于 2012-1-19 1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地来说这些问题都非常大,要深入分析的话足以著书立说。我姑且理解为你所说的辩论是指辩论赛
1.辩论的本质是什么,辩论是辩逻辑还是辩什么。
本质到底是什么,很难道明。但辩论并非逻辑,文采,现场表现等等缺一不可。
2.学辩论需要看什么书书(想系统的学),现在在看逻辑学导论和朋友介绍的战国策(但是基本看不懂战国策与辩论的关系),希望各位能推荐书,学辩论是不是主要学逻辑
辩论需要多上场实践,你怎可单靠看书学会游泳。至于书,其实都应该有所涉猎。如第一问你就应该明白辩论不主要学逻辑。之所以许多辩手比赛的时候大侃逻辑是因为既无文学修养,也无常识,更无事例数据,只剩逻辑可卖了,而且也往往胡乱套用。
3.还有辩论稿子怎么写出来的,是不是一个观点加一些实例就好了
辩论稿更多是理清前提条件定义等,便于在其后的环节有明确的交锋
4.怎么样在不依靠网络的情况下,通过自我思考写出一套辩词,求方法
各位大大以前的训练方法能不能给点参考
当然是可以,但水平怎样就不得而知了。网络是提供辩论素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这些东西能启发你很多灵感
5.什么守住底线啦,也是迷迷糊糊的,比赛视频也看,只是觉得不能系统的学到什么
我刚接触辩论一个月,所以各位大大解释的时候不要用太专业的话哈,最好浅显易懂,求大大多多关心
底线需自己去悟一悟,很难简单说明。
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发表于 2012-1-27 16: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试着说说我的想法:

1.辩论的本质是什么,辩论是辩逻辑还是辩什么。

答:关于辩论的本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楼上有人提到了,之前还有人认为辩论就是“为真理而辩”,是捍卫真理。这些说法都对。而在我看来,辩论,尤其是在校园内的学生辩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辅助,主要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了解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问题。比方说,当我们痛斥拆迁问题时,如果抽签抽到一个辩题“钉子户阻挠拆迁不利于社会发展”,我们怎么办?难道要弃权吗?不。当然,骂出题人脑子进水也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只能暂时放下我们惯有的思维,来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当我们接受了这种训练之后,将来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考虑得更为全面,就会把正反双方的利弊想得更为仔细,不会像当然,更不会莽撞。

第二,学习说服的技巧。当我们持有一个观点时,如果去说服别人。在说服技巧不同的情况下,有人明明持有一个广泛接受的理论却被对手三两个问题给驳斥得好像丝毫不在理。通过辩论活动,我们可以学会用什么样的逻辑链条来证明我的观点,又用什么样的语言组织来阐述这个逻辑链条。

2.学辩论需要看什么书书(想系统的学),现在在看逻辑学导论和朋友介绍的战国策(但是基本看不懂战国策与辩论的关系),希望各位能推荐书,学辩论是不是主要学逻辑

答:很惭愧,我看的书也不多,《战国策》只看了几页,发现看不太懂就扔到一边了。我同意楼上的一些观点,也建议先从一些实例开始看起。除了《正方、反方、评方》以外,类似的书还有《狮城舌战》,以及《演讲与口才》杂志等等。当我们对辩论有了一个初步的感觉之后,可以看一些《逻辑学》,但是是比较浅显、实用的那种,因为我们只是用它而没准备一辈子投身于逻辑学研究嘛。

学辩论主要学的不仅仅是逻辑学,正如我在第一个问题中所述,在学会了多个角度看问题之后,还需要掌握至少两种能力——逻辑思考和语言组织。一个完善的逻辑,如果不能用别人喜闻乐见的语言阐述出来,那也是白搭。历届大小比赛中,逻辑很到位、但由于台下评委没听懂或一时没反应过来而输掉比赛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我还建议看一些文学方面的书,小说、散文、杂文等等什么都行,就像楼上所说的杂书吧,主要是提升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

最后,辩论会涉及不少专业问题,例如安乐死、同性婚姻、吸烟等等一系列涉及医学、法律、经济、政治等等,对于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果不是我们自己的专业领域,那么也可以看一些入门级的读物来拓展知识面。

3.还有辩论稿子怎么写出来的,是不是一个观点加一些实例就好了,

答:辩论稿子的写法,可能会根据不同辩位有不同的区分,正如楼上有人提到的“起承转合”。首先强调的是,辩论稿子一定是全队一起写的,至少全队要一起讨论同意。否则,每个辩手不知道自己的队友要说什么,或者是知道了但不同意队友的说法,这样是无法在场上配合的。

如果说具体的写法的话,开篇立论的一辩稿的写法则相对固定一些。一般说来,在接到一个辩题之后,全队一起讨论来确定立论框架,即从什么逻辑角度来论证这个观点。然后由一辩个人根据这个立论框架、结合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写稿。最后拿回全队讨论,大家看看是不是把这个逻辑链条给讲清楚了,有没有会被对手抓住的漏洞。

说到辩稿内容,一辩稿往往需要对辩题内的重要概念给出定义,然后条分缕析地把立论逻辑给说清楚,例如“从以下......点阐述我方观点。第一,.......”楼主说的有道理,在论证每一点时,可以结合相应的例子,显得生动一些。

4.怎么样在不依靠网络的情况下,通过自我思考写出一套辩词,求方法
各位大大以前的训练方法能不能给点参考

答:网络对于辩稿的作用,是一个资料的提供,而不是辩稿的提供。如关于一些具体时事的辩题,网络可以给我们回放事件的细节和完整过程。抑或是对于其它一些辩题,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古往今来的例子。所以,辩稿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来写。至于方法,可以参考上一个问题的回答咯。希望能有所帮助。

5.什么守住底线啦,也是迷迷糊糊的,比赛视频也看,只是觉得不能系统的学到什么

答:所谓底线,就是在双方争议的时候我们不能让步的内容。这就好比,打仗的时候双方各有自己的阵地,中间相隔一段距离,大家都可以跳出来厮杀,在中间这块地方上,大家可以进退。当我们被敌人逼近时,则只能退回自己的阵地战壕内。这时,我们就不能再退了,如果连阵地战壕都被敌人占领了,那我们就彻底玩完了。所以,中间厮杀的地方是可以进退的,而自己的阵地战壕则是我们的底线,放弃就意味着认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7 18: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户川柯南 发表于 2012-1-27 16:25
我来试着说说我的想法:

1.辩论的本质是什么,辩论是辩逻辑还是辩什么。

本来还想插个嘴的,看了大家回复还是匿了...
发表于 2012-1-30 18: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的本质不同人不同见解,需要你走进去慢慢体会。
另外战国策.......你看这本书..........虽然有用但其实对了解辩论用处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16:03 , Processed in 0.0590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