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包含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概念;并且要求在两个前提中,中项必须被周延一次。中项,是指前提中重复的那个概念,周延,是指被判定全部外延。所以,三段论的错误主要分为四种:伪三段论;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周延中项错误。
比如,如下就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五班的男生都会踢足球。小前提:浦阳是五班的男生。结论:浦阳会踢足球。此三段论中的中项:五班的男生。
举例加反驳:①是大前提,②是小前提,③是结论
A类:①我的邻居是中国人②我的邻居不勤劳③中国人不勤劳。(这里的2个“中国人”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中国人”表示的是“某个中国人”,不是集合概念;后者“中国人”表示的是“中国人群体”,属于集合概念。故这里面出现了4组概念,三段论不成立。) B类:①一粒米掉在地上是没有声音的。②一袋米是许多粒米的集合③所以一袋米掉在地上是没有声音的。(大前提错误,一粒米掉在地上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声音细微) C类:①他是个男人②男人都是无耻的③他是无耻的。(小前提错误,“男人都是无耻的”并未经过论证,不能成立) D类:①卖国贼是说谎的②你是说谎的③所以你就是卖国贼。(周延中项错误,在这个诡辩中,“说谎的”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应该被周延的中项(大小前提的共同项),然而实际被周延的却是“卖国贼”。“卖国贼”和“你”都不能涵盖说谎的的全部外延。)
三段论中其他要注意的错误: 1、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①甲不是明星②明星都不轻松。此三段论得不出任何结论。 2、一个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①甲是明星②明星都不轻松③甲不轻松。(成立) 3、两个特称前提不能退出结论:①有的同学是运动员②有的同学是影星。此三段论得不出结论(有的人说结论是③有的同学是运动员而有的同学是影星,这是循环论证,而非三段论)。 4、一个前提特称,则结论特称:①所有学生都是青年②有的影星是学生③有的影星是青年。 5、中项在前提至少被周延一次(重要):如果在一个判断中断定了全部的外延,则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在三段论中,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一次都没有被做出全称肯定判断,则称为没有被周延,那么大小前提就不能产生必然联系,就无法推出任何结论。 例1:①运动员需要锻炼身体②我不是运动员③我不需要锻炼身体。 例2-1:①一切金属是可塑的②塑料是可塑的③塑料是金属。(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中,金属和塑料都是“可塑的”的一部分,无法断定金属和塑料有无关系,所以无法推理出结论。) 例2-2:①一切金属是可塑的②铁是金属③铁是可塑的。(推理有效,在这里,“金属”在大前提中被做出了全称肯定的判断,因此被周延了,所以可以退出结论。)
该贴已经同步到 惟恋梧桐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