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51|回复: 10

[理论战术] 对于辩论赛中“定义之争”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0 0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又仔细看了几场国辩视频,发现国辩赛场上的定义之争似乎和自己打比赛时的不大一样。自己打比赛对于定义的争论,主要是对于出处的争论,有没有出处和出处是否足够权威。而国辩比赛中,似乎并没有太强调出处,甚至很多定义都是没有出处的引申义,而对方也极少对出处产生质疑。我很疑惑着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望各位前辈,高手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发表于 2011-10-20 08: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很正常,楼主想到这一层也说明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其实定义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精确,而只是一个对事物的呈现和描述,就如黄执中所说:“我们没有办法精密地定义什么是人、狗哪怕一个桌子,只能大概给一个描述而已。”所以即便是字典的定义,哪怕是最权威的,也未必能够达到辩题所需要的精确,实际上字典的定义常常是模糊的。初学辩手总是喜欢拿字典或者词典压人,这个性质和马克思主义压人一样,空有气势而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另一方面,中国人说话特别强调一个“语境”,辩论尤甚。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便有不同的意思,此时便更不能按照字典词典来分析。我打一个比方,“网聊有聊”(对面是“网聊无聊”),词典上最初是没有“有聊”这个词的含义的,因此02年的电科就非说“有聊=存在有聊天”,然后说“因为网上存在有聊天,所以网聊有聊”,如果按照字典词典他们似乎是没错的,但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这是胡扯。而汉语言文字中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又让字典和词典的解释变得无法“贴切”。

所以对于高阶辩手来说,一个词定义是什么,都是自己想办法找寻呈现的方法的。而对于定义,也是需要论证的,比如找寻一些类比什么的,并非找一个字典简单了事。这个你们打多了自然就会懂的~

当然了,字典词典还是要查的,只是仅供参考,切莫当成什么法宝了。
发表于 2011-10-20 0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黄大也说,定义的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如果出处就能解决争议,辩论还打个西瓜
发表于 2011-10-20 0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黄大也说,定义的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如果出处就能解决争议,辩论还打个西瓜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恋梧桐 发表于 2011-10-20 08:03
这很正常,楼主想到这一层也说明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其实定义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精确,而只是一个对事物的 ...

多谢前辈指教,但我还是有几点不大明白
1.拿“权威”定义压人确实难以体现辩论的价值,但新手们大多很爱这么做,而且效率(仅对新人而言)颇高。那么在辩论时,如果对手用“权威”定义攻击,我们(差不多也是新手)应该如何回应呢?
2.最近在反复看“金钱辩”,发现对于定义的争论贯穿了整场辩论赛(甚至还出现了定义“权威”之争),但每次争论,双方似乎都是蜻蜓点水般,一点而过。武大在给马大一个差强人意的回应后,立刻将战场转移到定义之外的地方,而马大也看似颇为大度的不再深究而转移话题。高手的对决是这样,但新手通常并不怎么做。当“定义”己方占优的时候,通常是想进一步明确定义的优势,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而不是转移到下一战场。占优方想将话题深入,而劣势方想将战场转移,而结果通常是新手比赛变成了定义(或标准)之争。那么当对手纠缠于定义(或其他什么话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于战场的控制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技巧呢?
发表于 2011-10-20 1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浩然 发表于 2011-10-20 10:53
多谢前辈指教,但我还是有几点不大明白
1.拿“权威”定义压人确实难以体现辩论的价值,但新手们大多很爱 ...


1.拿“权威”定义压人确实难以体现辩论的价值,但新手们大多很爱这么做,而且效率(仅对新人而言)颇高。那么在辩论时,如果对手用“权威”定义攻击,我们(差不多也是新手)应该如何回应呢?
      确实是这样的,就好像女子防身术对于武林高手木有用,但对于一般的流氓很有效果。字典并不是不对,我刚说了字典只是提供一个切割出来的模糊意思,并不一定和这个辩题匹配。就好像我刚说的有聊无聊还有你说的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单独调出来看双方都可能是对的,但语境就不一样了。
      所以当对方用权威定义进攻的时候,首先你们也要有一定的根据(你们也要有权威的字词典),然后指出对方定义并不适合这个辩题的语境。此时一般是用类比来佐证的,你可以参考武汉大学二辩袁丁的男人女人以及马来亚大学二辩陈锦添的万万不可驳论。你要记住一点,辩论不是为了压死或者打倒对手,也许对方到底都不会承认你的定义,但如果你能让评委和观众觉得你说的定义更贴切,那就是你赢了。类比的话,反例是最有效的,也就是拿对方的定义去归谬,譬如“万万不可”。


2.最近在反复看“金钱辩”,发现对于定义的争论贯穿了整场辩论赛(甚至还出现了定义“权威”之争),但每次争论,双方似乎都是蜻蜓点水般,一点而过。武大在给马大一个差强人意的回应后,立刻将战场转移到定义之外的地方,而马大也看似颇为大度的不再深究而转移话题。高手的对决是这样,但新手通常并不怎么做。当“定义”己方占优的时候,通常是想进一步明确定义的优势,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而不是转移到下一战场。占优方想将话题深入,而劣势方想将战场转移,而结果通常是新手比赛变成了定义(或标准)之争。那么当对手纠缠于定义(或其他什么话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于战场的控制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技巧呢?
      高手对决倒不是大度,而是他们准备了很多有深度的论点,如果只打定义那么对双方来说都不讨好,因此常常默契的都不多打。但其实01国辩那场比赛双方已经讲了够多的定义了,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马来亚的“万就是全”只是一个幌子,他们真正的核心论点是“钱是中性的,恶的源不是钱而是人的贪欲”。国辩历史上也有很多队伍只打定义的,你看05年部分比赛就知道了~
      纠缠在定义是任何队伍都可能遇到的情况,因为如果一方不配合死揪不放,另一方是会很难受的。但我从你的描述中还是感觉一个思维误区,就是在辩论场上你未必非要扭得对方承认你或者认输,比赛是打给第三方看、听的。所以如果“当“定义”己方占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打太多定义了,而应该认认真真打一些深入的东西。从赛制上来看的话,一般自由辩论之前(陈词、攻辨或者质询、小结)放手定义战,但到了自由及以后就再也不要纠缠定义了,否则论点就没时间打了。这需要队伍进行严格的训练,控制自己压死对方的欲望,老老实实换战场打深入论点。定义一般只是一个前提,想以此为突破口不是不可以,但容易出现你说的问题,因此新手不推荐。
      定义的劣势方就如你所说,喜欢将战场转移,这时候你可以学习马来亚大学的打法,每隔一阵就蜻蜓点水提醒评委一下,但千万不要纠缠。点一下之后,评委明白你的意思了,然后就可以继续深入的打自己的点了。至于战场控制的技巧和方法,这个有点太多了,这里不详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恋梧桐 发表于 2011-10-20 11:27
1.拿“权威”定义压人确实难以体现辩论的价值,但新手们大多很爱这么做,而且效率(仅对新人而言)颇高 ...

恩~多谢前辈指点~我去找机会实践下~
发表于 2011-10-20 11: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梦浩然 发表于 2011-10-20 11:48
恩~多谢前辈指点~我去找机会实践下~

嗯,其实你说的蜻蜓点水也是一种战术,既提醒了评委定义的问题,又不至于纠缠导致没法打清楚~
发表于 2011-10-20 13: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除非是“金钱辩”这等坑爹的辩题
其实观众和评委心理都大致有一杆秤:这个定义大概是什么意思
类似于电子科技大学的那种流派(网上国辩和全辩有很多视频)
看过之后觉得,有些定义确实“霸道”,在那些定义上,个人认为电子科大也没讨到太多好处
例如:网聊有聊是存在聊天,这个被黄大叔贬损过一回;财富越多越(不)自由的题目当中,精神财富也是财富;公众人物的隐私是否需要保密的比赛中,公众人物的“可分身性”等等

而电子科大之所以还能赢,私以为:自己的定义“护得住”只是必要条件,把对方定义给破掉了那才是赢的充分条件吧

像05国辩:“好马要不要吃回头草”“要”的定义,就跟10国辩“用人要不要怀疑”的界定就不一样:
前者把“要”定义成“必须全要”,虽然赢了但是很不讨好
后者界定为“用人怀疑与否的趋势”,明显就能够服众一些
发表于 2011-10-20 15: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不错,一个队伍赢了不代表他的打法都是对的,02-05的电科常赢在其他的方面,但在定义领域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发表于 2011-10-20 19: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一个词语在不仅仅是不同语境,在不同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也是有别的。不过,可能正因为不同语境下的定义不同,辩论起来才颇有趣味性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7-31 03:32 , Processed in 0.0478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