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4|回复: 4

正方:(人性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反方:制度化管理;我是正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3 0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觉这个题目和前面的题目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没有什么理论来支持我方观点,数据也没多少。
希望大家在理论上多多帮助!
发表于 2011-9-13 1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侧重点不同,但是两者并不矛盾啊。有时候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将带薪产假制度化推行,即使人性化又是制度化。
发表于 2011-9-13 17: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点个人意见哈。
企业劳动关系就是企业中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制度化管理的核心是以制度为本。区别在于着眼点不同,并非人性化管理就不能使用一点点的制度,恰恰相反的是人性化的制度正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之处,因为它遵循着人性化管理的基本核心,也就是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人,也就是劳动者。其本身具有灵活性,缺点是稳定性差,随机性强。
而制度化管理的核心是以制度为本,那么所有的管理行为就不能够和制度相冲突,从制度化的定义出发看(我看的是百度百科的定义哈),我们可以看到制度化要求固定和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其优势在于稳定,但是却不易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和对于制度规定外的情况处理生硬和效度低的问题。
如上述,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在企业劳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谁?是企业还是劳动者?我们从定义出发可以看出企业只是一个对于劳动工作环境的描述。(比较企业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基本定义得出)那么在劳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方呢?自然是劳动者。那么既然是比较何者更能促进这种关系,自然就可以从两者在这一特殊的劳动关系中的立足点来谈更。人性化管理的立足点在于从劳动者本身,制度化管理的立足点则可以认为是立足于劳动关系的维持结构之上的。而劳动者本身需求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对于维持和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方式的要求灵活的变化,而制度却是一个求稳定而不可随意变动的对象,其本身相对于现实情况是具有滞后性的,制度化管理同样继承了这种弊端。而人性化的管理体系正是对于制度这种本身缺陷的一种新的补充,其本身并不是要以自由性来破坏制度的规范性,而是通过人性化的核心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又由于其本身的立足点在于劳动者本身,从劳动关系的主体出发对于劳动关系的促进作用自然更加的明显。
而之后要谈的是企业。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其盈利的方式是来自于劳动者的劳动,那么劳动者的劳动动机的大小自然影响到了企业的盈利情况,那么由于企业是要求盈利的,其本身对于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必然要做出考虑,这点必然的。而处于以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之下的劳动者自然就会有较高的企业认同感和劳动积极性,所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人性化的管理也是更符合企业对于劳动关系的要求的。
同时论证讨论的是一个一般性问题,而不是特殊的情况,核心是人性化管理不代表不能有制度,反方可以提出的是制度化管理可以从制度的编制出发,加入人性化的东西,但是不可改变的是其核心理念,两者核心理念决定了两者的根本的不同,如果反方制度化管理中采取的制度的编制核心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而由于其本身要求依制度而行,那么这种制度化管理就只是名字上的制度化管理而言,其本质是不完全的或者说不成熟人性化管理。
如上。。。。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6: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数据支撑呀。。。
发表于 2011-9-15 17: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相关的数据只能做一个实践层面的验证,如果实在找不到就找一下其他和人性化相关的资料的数据,论证人性化在处理对象为人的关系时候的优越性。再说了。。。只要百度用得好,没有数据找不到。。。除非真的是那种没有机会的题目,否则肯定有数据的,楼主继续努力下。。。还真的找不到的话,那么把理论的论证做好了,之后强调比赛进行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判断,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是不能够完全说明问题,如果数据就可以说明全部问题,那么不需要立论了,直接拿一个数据报表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数据的作用在于强化自己理由的说服力,只要立论做的扎实,实在找不到数据就不要数据了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00:14 , Processed in 0.0478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