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69|回复: 4

[带队心得] 《带小孩心得》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2 00: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问答题



   几乎所有辩手在带小孩是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



   什么是辩论(赛)? (这两个词是随机出现的)

   会花很长时间吗?

   搞辩论有什么用?  (类似的问题还有:辩论和吵架有什么区别?辩论有个毛的意思啊?)

   我口才不好(反应不快、胆子很小、声音不好听、害羞)能打辩论吗?

   …..



   要解答此类问题,我们必须自己对辩论有比较深入和具体的认识,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考才有可能做出有意义的回答。本篇无意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或是研究怎么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先来想想自己是怎么面对这些问题的。



   每一个会被问到这些问题的辩手,基本都曾有过这些疑虑,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若是得不到解答或是解答不如我意便会有人退出,而事实是不同的辩手的回答和体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依然后会有人留下(坚持到今天)。那么反过来想,我们问这些问题的心态应该是什么?此为问题一



   所有人都明白人各有志,辩论作为一项课余活动,和其他课余活动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强制性,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是否走进这个圈子,所以我们会很坦然的接受有人坚持有人离开的事实,那么上述问题只需要闲时稍微想想即可,似乎不需要怎么下功夫去研究。可是我们不妨再次反过来想,每个坚持下来的人,是为什么坚持?有多少人是因为“辩论”而留下的(前提是对它有所了解)?而又有多少人是不喜欢“辩论”而离开的呢?此为问题二



   很明显,上述两个问题放到一起,便组成了一个常见的比较契合的对话。



   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进行这种对话。你我彼此知晓对方的立场:你想问的是:它是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我便作出回答。不过有趣的是,让我们花心思琢磨的都是第二个问题:我(不)能得到什么?而且是在第一个问题各人所见不一的情况下在琢磨。这里真正困扰我们的似乎并不是定义“是什么”,而是“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干这个”等比较主观的问题,因此我们一直面对的新生和老辩手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一个“观点传接”时遇到的矛盾,而是因为“互相不懂彼此的心”。



   那么针对开头提出的几个问题,笔者能做出的回答便是讲如下一长串废话:



   有一种体育运动名叫足球。我们在踢足球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干什么?用脚踢一个球,把球踢到某个地方去。这么说似乎不够完整,因为足球的历史比较悠久也很曲折,人头做球有之,皮球为鞠有之,牛膀胱充气拿来踢也有之,并且规则传统纷繁复杂也是足球的魅力之一,但是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肢体的某些部分把球弄到一个球门里边。如果这么说,踢球好玩吗?(好玩是必然的)当有人问:什么是踢球?会花很长时间吗?踢球有什么用?我腿很细能踢球吗?我们会怎么去回答呢?这是球迷会说什么传统啊技巧啊配合啊友情啊民族认同感啊等等各种内涵或外延,但是到最后似乎也没有人在回答问题,也没有人真正在思考“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辩论”在这个例子中事实上相当于“踢球”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



   看起来真不像一个我们想要的答案。



   其实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工具”和“活动”如何区分?其实就是踢球和踢球赛该如何区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明显,只不过你我明知其区别却经常选择忘掉它。来辩论队是来学辩论的,不是来学打比赛的,但是许多东西诸如技巧、风度、反应等等必须通过“实战”训练并检验,所以我们经常生活在一个工具与活动混在一起的纠结状态中。就好比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态度一般,照搬过来便是我们对辩论队的态度。理性地把持这些态度,是“老师”和“学生”都该做的事,存在哪些问题,哪些人会出问题,大家自当了然。我们拿到一个工具,追问其本源和定义,只不过想知道它的功能罢了。但是在争论中我们似乎遗忘了我们的初衷,也遗忘了工具的本质。



   另外,便是我们对待规则和标准的态度。在规则制约下借用工具进行活动,再通过标准进行检验和考评,这便是我们常见的行为活动模型,对任何要素的倾斜或者忽视都是不应该的。只不过对于和要素的理解会有分歧,因此在更高阶的行为活动中予以自我更新和进化,这些也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我不知道你应该干什么。



   比较绕口,简而言之就是:老师说的不一定学生听得懂。一旦沟通不畅了便出现各种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会另行分析和探讨,也希望有机会能和各位读者沟通。而笔者正是希望这个系列,能让人看懂。一旦被拍砖,就说明,大家看懂了!







而如何认清并分析这一千多字表达的内容,就是无声的辩论。
发表于 2011-8-22 13: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将这个系列整合到一个主贴里,这样更加方便大家的阅读,也有利于讨论的集中。
发表于 2011-8-22 14: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道理,这样利于增加网站的人气。
发表于 2011-8-30 17: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详见一楼。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之前对于lz的帖子我也集中过一次。
发表于 2013-7-29 16: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4 11:38 , Processed in 0.0514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