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2|回复: 1

【喻园瞭望 18期人物】写给新闻学院辩论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6 22: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喻园瞭望 18期人物】写给新闻学院辩论队
引言:2011年5月7日晚8点40分,大学生活动中心513室一片沸腾。经过5个星期残酷的淘汰制比赛,新闻学院辩论队夺得了 2011年“万国杯喻晓之巅辩论赛”冠军。他们是这样一路走来——



                                                                   放不下的执着,舍不得的家

                                                                                            ——记新闻学院辩论队



      5月7号晚,大学生活动中心513室。游垠坐在正方三辩的辩手席上,听到主席李文煊宣布:“万国杯喻晓之巅”辩论赛冠军——新闻学院代表队。”看着场上场下已经沸腾的队友,游垠差点落泪了。他从队友手里接过冠军奖杯,用双手将它举过头顶,从容地迎接着场下热烈的欢呼和掌声。四年的执着,终于没有被辜负。



       从513出来,新闻学院辩论队的队员们一路高声说笑着,激动地呐喊着队名和口号,最后终于在南大门的毛主席象前席地而坐,召开队伍在每次比赛后例行的“总结大会”。



      还没有开始说话,眼眸里就已经蓄满了泪水。游垠一一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队友:校队队员、原辩论队队长、新闻08级的马晓婷,全国高校世博辩论大赛优秀辩手、校队队员刘洁伶,新闻辩论队现任队长赵佳,校队队员王月……忽然百感交集。



       游垠从具有辩论传统和一支辩论强队的法学院转专业到新闻学院后,07级研究生李陶对他说:“游垠,你不能把辩论耽误了,你要把新闻的辩论带起来。”于是游垠便和同样从法学院转来的刘玉崟一起,白手起家,开始为新闻辩论队招新。



       两个人自己制作宣传单去寝室楼栋发放,在军训队伍里宣讲,在东九的楼道里进行面试,在爱因斯坦广场召开集会。就是这样简陋,游垠最终凑齐了八个女生,也建成了新闻的第一支辩论队伍。马晓婷和刘洁伶就是这支队伍的第一批成员。



       2008年新生杯辩论赛是他们迎来的第一个挑战。第一场比赛,上场前,马晓婷去洗手间用凉水拍了拍滚谈的脸颊,她的兴奋多过了紧张。比赛赢了,回到宿舍马晓婷都舍不得脱下正装,她一边用泡面填肚子,一边还手舞足蹈地跟舍友们讲述着比赛,直到舍友们哈欠连天。接下来,胜船海、赢控制,谁都没有想过这个刚刚成立的队伍、这个只能把队员寝室当作模拟赛场地的队伍、这个被“游妈妈”拉扯起来的由八个女生组成的娘子军,可以走进四强。



      “新生杯”之后便是一年一度的“喻晓之巅”辩论赛。踌躇满志的他们却在第一轮惨遭淘汰。在KTV里,游垠唱了一首《光荣》,他看着面前的八个女生说:“这都是你们给我的光荣啊!”八个好姐妹泣不成声,她们早已把辩论队当成了家,而辩论就是她们不变的执着。“唯一的‘喻晓’机会,就这样葬送在我们手里了,大家努力了那么久,却还没看到花苞,就不得不接受昨夜风雨来临的现实。”已经接任队长的马晓婷觉得很内疚,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带着新闻辩论队走下去:“虽然在辩论上,我给不了将来辩论队的‘孩子’太多,但是,这份信念我会一直坚持。”



       对09级的招新便是从“扫楼”开始的,带着一年里辩论带来的兴奋和满足,马晓婷和队友们在新生全部入住宿舍的第一天就开始了招新宣传。安排三轮考核、逐一发入围通知短信、联系场地,接近一个月的辛苦,辩论队有了一次像样的招新,也有了一支由十二个人组成的像样的队伍,辩论队这个“家”有了新成员。最开心的莫过于队长马晓婷,她第一次有了这么大的信心,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手捧冠军奖杯。



       但是,在2009年的新生杯赛场上,09级的这支队伍止步于第一轮。马晓婷看着沉默不语的上场队员舍不得说什么,背地里却抱着刘洁伶,两人互相安慰着流泪。



      “坚持”,区区两个字,做起来却很难。慢慢地,十二个人的队伍只剩下七个人,08级的女生也有着各自的忙碌。刘洁伶自嘲地总结道:“大大小小的比赛,各种各样的失败。”但她仍然放不下辩论:“在这个大家总是说‘一切都是浮云’的时代,我想要抓住一根稻草。”她和马晓婷也羡慕材料、能源那些学院庞大的辩论队队伍,然后互相鼓励,继续联系友谊赛,为“孩子们”争取尽量多的比赛机会。



       赵佳是09级唯一留下来的男生。不论是友谊赛还是选拨赛,不管是遭遇到忽视还是不公,他一直认真地坚持着。2010年四月,他和09级队友王月迎来了自己的“喻晓之巅”。



       八进四,这支年轻的队伍迎战的对手是由多名学校辩论队的老资格队员组成的“4 kings”。队员们牺牲周末倾尽全力的准备,他们场上酣畅淋漓的表现获得现场一片叫好,但最后 “一边倒”的裁决将新闻辩论队挡在了四强的门外。队员们认为遭到了不公的待遇,在比赛地点东十二教学楼等待申诉,一直折腾到深夜11点,直到大楼即将关门。夜很凉,队员们的身影被昏黄的路灯拉长又变短,一路无言。



       申诉无果,09级队伍的表演也就这样谢幕了。走出东十二,马晓婷看着几乎瘫软的“孩子们”说:“我们知道申诉也不会改变什么,但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刘洁伶说:“这里,不是终点,但确确实实有那么一种改变,比尽头来得更值得思考和纪念。”



       大家各自散了,赵佳却独自回到了上场前作准备、从新闻学院学生会那里借来的公用房——这间公用房是08级辩论队不曾享受过的待遇。一切恢复如初,静谧而安。这支现在实际不到十人的队伍还能走多远?在骑车回往自己西边寝室的路上,赵佳一路都在想。



        又是新一轮的招新,又是各种“条件艰难”带来的纠结,而这一次,带队的人变成了赵佳。最让赵佳欣慰的,是这11个10级的“孩子”没有一个选择离开,赵佳总是骄傲地对外宣称:“卢世博(10级队员)是我的干弟弟”、“骆莹雪(10级队员)是我的干妹妹”……其实,整个10级辩论队员,都是他的弟妹。赵佳联系控制、人文、光电、社会、材料等各个院队组织了一场“六院友谊赛”,自己全程陪护,不仅场下手把手地教、参与他们的讨论,还上场陪着“孩子们”打比赛。赵佳反复的看辩论视屏,学习相关资料,给“孩子们”组织培训甚至与外校的交流,自己与“孩子们”一同收获了成长。



       尽管“孩子们”都尽了全力,但10级的校“新生杯”比赛,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第一轮就被扫地出门。



      知耻而后勇,这场“万国杯喻晓之巅”辩论赛,队伍再次吹响了集结号。依旧是牺牲所有时间准备,依旧是熬夜写辩词找资料,依旧是尽心尽力的比赛。在轻松战胜华师一队,挺进四强后,像一年前的那个夜晚一样,赵佳返回了公用房,不过这次是全部队员跟他一起。在公用房里,队员们给刘洁伶补过因为比赛而错过的生日——给队员过生日,是辩论队不变的传统。刘洁伶许下心愿:“希望能完成师兄和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站在513(大学生活动中心513室一直是“喻晓之巅”辩论赛决赛场地),攀上‘喻晓’的巅峰。”



        经历了四场残酷的淘汰赛,经历了一个月废寝忘食地集体努力,新闻学院辩论队杀入了梦寐以求的决赛。



       不止是站在了513。最终,新闻学院辩论队战胜了一直以来统摄辩坛的法学院,捧起了冠军沉甸甸的奖杯,站在了“喻晓之巅”。



       奖杯放在中间,围在周围的队员们盯着它看得出神,有人在哽咽着表达,有人在安静地听,有人在默默地想,泪水安静地滑过他们的脸颊。游垠又看了一遍这群他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们”,心里五味杂陈,“别哭了,人家10级的‘孩子们’估计都在想哥哥姐姐都是怎么了。”大家一哄而笑,游垠也扬起了笑脸:“走吧,这四年,算是有个交代了。”



       还是深夜11点,一群人从南大门拦计程车各自回寝室,大家挥手告别,疲惫的身影渐渐融进光影错杂的夜色里。回去后,10级队员卢世博修改了自己的QQ状态:以后不管我做多做少我都不会离开辩论队,为了那些眼泪,那些期待……

《喻园瞭望杂志》:http://mag.hustonline.net/mags/lw/Release/Magazine.html
发表于 2011-5-17 0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来打广告的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10:25 , Processed in 0.0469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