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3|回复: 4

正方:清明祭祖,哀思念想可以“代劳”;反方:清明祭祖,哀思念想不可以代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7 2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方:清明祭祖,哀思念想可以“代劳”;
反方:清明祭祖,哀思念想不可以代劳。
我是正方,希望大家给点宝贵意见,谢了
发表于 2011-4-18 09: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辩题有意思,很高兴能和楼主一起探讨
清明是个传统节日,传统的节日渗透的是传统的道德,所以从表面上看是不能代劳的
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命题是在现代讨论的,现代的人注重的是高效和功利,不论这是不是正确,它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代劳肯定是在现在才有
可以或者不可以也需要标准,个人认为是能否实现祭祖的真是目的
可以代劳就是认为代劳也可以实现祭祖的目的,不可以则反之
那么祭祖究竟有什么真是的目的呢?祭祖究竟是一个纯精神活动,还是一个一定需要物质表象的精神活动?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共同学习,欢迎讨论
发表于 2011-4-18 2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辩论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 说说你的观点,我帮你看看。
发表于 2011-4-18 22: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恨这个辩题,你们的手气太差了,完全的劣势……怎么可以代劳呢?!这是人格问题啊人格!!好吧我只是来放水的……
发表于 2011-4-19 02: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也不算太劣势吧,还好啊。清明节祭祖,显然是一种表达对前辈的哀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反方必然会打一副感情牌,去给前辈上坟的事找人代劳似乎是有些大逆不道,你们得防着点,因为这种感情牌可能没什么道理,但很能让观众接受。你们则需要换一个角度,理性一些看,又为什么不可以?
   1、对先辈的哀思和孝心的程度,不能以代劳与否或祭祖与否来体现。是不是我今天找人代劳了,相比自己去的,就说明我不孝?显然不是吧,还别说我找人代劳,就算是我从来不去上坟,也不见得我的哀思和孝心就少吧。举个例子,我自己,我外婆去世很多年了,我一次坟都没有上过。原因很简单,我认为我对她的哀思不需要这样表达,我不喜欢这样去表达,我觉得很形式很套路很古板,我宁愿去微博上发一条祝福一下她,也不愿意去上坟。所以代劳不能说明不孝,不代劳也不能说明孝。所以无论我代劳与否,甚至上坟与否,我的哀思就在那里,不多不少,都是一样的。亲自去不能让我的哀思多,请人去不会让我的哀思少。
   2、清明祭祖,必须亲临是一种礼仪文化。虽然代不代劳不能说明我是否孝顺,但确实是可以说明我懂不懂礼仪。不亲临在传统观念上显然是一种不礼貌。没错,这种传统虽然是一种传统文化,需要去尊重,但是,它就不能改吗?我认为是可以的,清明节对先人寄托哀思的文化,我认为是很好的,但是以上坟的方式,我认为需要改,这种文化有它的太多弊端。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交通拥堵等等,与今天社会的要求已经出现巨大矛盾。请人代劳,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很简单,就像我一样,不上坟。请人代劳,其实是一种对清明上坟这种文化习俗的摒弃,可能碍于传统观念压力,还是要找人替着去意思一下,但是本身已经不想去了,如果大家不再把不上坟看做不孝,这些请人代劳的人也不会再找人代劳了,直接就不会去了。这个点我没有总结好,语言表达和具体方式你自己组织一下吧,只是给个思路。
    3、价值倡导层面,和第二点联系比较强。我觉得请人代劳,就是对“上坟文化”这种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的摒弃的第一步。所以倡导的也是对这种文化习俗的改变,清明寄托哀思自然是好的,但是,能不能让我们换一个环保的方式?换一个不浪费的方式?换一个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的方式呢?发一条微博,写一条状态,一篇日志,一句寄语,又有什么不可以?既寄托了对去世的人的哀思,又不让活着的人受罪,更不让社会出现问题,何乐不为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04:50 , Processed in 0.0457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