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8|回复: 1

正方:高校教育应该精英化 反方:高校教育因该普及化 反方求解 19号比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4 1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我是反方的,我认为这次我们的切入点应该注重在社会的需求上。即把辩题扩充为高校教育是普及化对社会有利还是精英化对社会有利。也就是说我方因该不断强调这个社会需要人们总体素质的提升。但我觉得如果对方一再坚持社会需要精英的话,我方也不是很好反驳。到底如何才能凸显出人们总体素质的提升比个人的精英化更重要呢?
我希望能得到一个提问的大致思路,还有能给点贴近现实的例子,就是那种网上查不到的,现实生活中却很明显的那种。
此外,虽然我打二辩,但一辩理论的三个分论点还是很模糊的,所以我也替他在这边问一下,三个分论点如何设置会比较好。
提前先感激一下各位高手们啦,不胜感激。
发表于 2011-4-19 2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校教育是指高等院校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各类不同层次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它包括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三类院校。
应该:是指情理上的必然和必须性。
根据教育学界的统一认识,精英化是指高校教育的毛入学率小于15﹪。相应的,普及化是指高校的毛入学率大于50%并给予适龄学生相应程度的教育。其本质为: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因此,今天我们讨论此辩题的意义就在于指出高校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所以我方的判断标准是:何者是实现一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1、        从对社会的影响看,高校教育的普及化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据2010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统计,高校志愿者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会中,80%的志愿者来自高校。青年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展现其综合国力的窗口,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高校教育普及化正为其提供了成长的沃土。
2、         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高校教育普及化是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换为雄厚的人才资源的核心保障。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作用,将现今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历史证明,高校教育精英化即15%的毛入学率并不能满足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3、从对个人的影响来看:高校教育普及化能最大化的满足公民系统的接受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渴求。所以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作为一个教育组织机构应该面向全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及教育模式,让“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诚然,在通往高校教育普及化的道路上,每一个国家都会遇到阶段性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等普遍性问题。但从日本,美国等已经成功实现高校教育普及化的发达国家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高校教育普及化是造就现代社会公民,增强一国综合国力的必经之路。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高校教育应该普及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03:49 , Processed in 0.0633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