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2|回复: 7

关于一年未打比赛的生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6 15: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和10级的学弟学妹打了一场友谊对抗赛。我们09级的这次准备的很认真,比去年自己打新人杯的时候还要准备的多。自己一把老骨头这么长时间没上场了,但是仍然觉得应该调动队员的热情打一场友谊赛。因为彼此双方都挺期待的。

这次打的辩题是:在中国大规模发展核电利弊问题。我们是反方,大规模发展核电弊大于利。
其中三个关键点。其一:在中国。其二:大规模。其三:核电。

我们的立论有三点:
一、中国没有建造核电站的有利地理位置。核电站的选址要求严格,在地理位置上的要求有二,一是近水源降温。二是要避开地震断裂带。而中国是两大地震的交界地,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包括经济损失。
二、中国的核电技术不够成熟,更别提大规模发展了。 技术不成熟仍大规模发展的弊端就是可能人为可能自然灾害引起的核泄漏和核辐射的问题,不仅对环境对人体对国家对世界造成极大的影响,更会遗传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人体伤亡、先天畸形、恐惧症、巨鼠……万一的概率虽然小,但是我们无法承担这样的危险和隐患。
三、发展核电最终是以民生为目的的,节能减排。 可以通过地球一小时这样的方式,节能。再利用发展可再生资源——水源。中国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利用水能发电,达到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核能虽然高效,但是铀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它的风险比较大。如此,我们更应目光放长远。

正方的立论是:
一、目前没有可以替代核能如此高效的发电方式。
二、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它存在弊就无视利的存在。
三、大规模的定义并不是建很多核电站,二是所发的电在整个电力里所占的比例。

最后的点评,总结来总体说就是。觉得09级有默契、会和观众评委做互动、自由辩论时懂得问完问题再抛一个。10更娴熟,说话更简练。最后的评分说是09高3.多。很窘迫阿。


因为太久,一年半了吧。没有打辩论赛,场上太彬彬有礼;讲话磕磕绊绊、变得卡壳不简练;还有就是完全没有节奏感;因为过于紧张,场上无法集中串连对方的条理。
总结来说,就是太生疏了,没打出感觉来。

感觉输入的东西多,输出的练习太少。可能和今年一整年都在倾听有关。因为自己一张口就容易和人观点不同,弄得双方都不愉快。所以倾听更多。自己看了几十篇的论文,也看了挺多论坛上一些大鸟对这个观点的看法,但是自己说的太少了,导致脑子里的句子没法一下脱口而出。










一年未打比赛的生疏。对于这点,要怎么调节怎么避免,怎么找到大一打入决赛那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呢?求建议。。。。








该贴已经同步到 阿班那图的微博
发表于 2011-4-17 1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上半年打新生杯赢了!!回家活过了个年!一回来!第一场就输了!!没感觉呀!
发表于 2011-4-17 12: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好,我大一大二打比赛,大三大四当评委带队,个人认为辩论需要的是一种状态,我几乎天天都在这种状态里。。。。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2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四辩小乖 的帖子

你是如何保持天天都在这种状态里的??求解。。。
发表于 2011-4-21 1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阿班那图 的帖子

比如天天上华语,看到有人求助就支援,看到有不同的意见就反驳
呵呵,我喜欢写杂文发牢骚,几乎都是辩论稿的风格,这也算是一种意义上的辩论吧
辩论状态不仅仅是反驳,思辨还有洞察和敏感等等
我女友也是辩论赛出身,没事干吵架的时候都是太极拳,根本吵不起来呵呵
个人观点,博君一笑
发表于 2011-5-23 23: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来年再接再厉! 
发表于 2011-5-25 18: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当教练 第二经常看有关辩论的文字视频。
最后  应该告诉自己 辩手是种身份  要保持自己的锋利  靠的点点滴滴
发表于 2013-8-1 0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刻保持批判的眼光和大脑,发现了就自言自语的吐,要是没有什么好吐槽的,就自言自语的归纳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14 , Processed in 0.0556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