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7|回复: 0

松鼠会灌水第17弹!姬十三:科学界的周杰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0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姬十三是谁?

   
国内最知名的科普博客“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科学作家,神经生物学博士。1977年生于浙江舟山。

   
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系,5年后获学士学位。

   
2001年,进入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2007年年后获博士学位。

   
2008年4月,发起创立科学松鼠会,同年11月,“科学松鼠会”博客获得了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科学松鼠会窜红与神七航天员舱外活动等事件一起,被中国科学评为2008年度中国科普十大事件。

   
2009年,从博闻网辞职,和松鼠们成立文化传播公司,搞节目制作、图书策划等,赚钱让科学松鼠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他把科学变成了花美男

    姬十三,松鼠科,特长是,剥壳。

   
剥谁的壳?

   
科学的壳。

   
基本上,科学是个硬邦邦的家伙,成天摆着一张扑克脸,与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花序轴等专有名词为伍,让大家敬而远之。作为神经生物学博士,姬十三跟科学的关系很铁,自然不愿意看着科学变成剩男。于是,他扒掉科学身上那件僵硬的外衣,给它穿上时装。这下子,科学化身花美男,行情大涨。因为姬十三,越来越多的人,跟科学发生了一夜情乃至多夜情。

   
为什么万艾可是蓝色的小药丸?

   
为什么刷牙总会掉一块牙膏出来?

   
为什么口袋里的耳机线总缠到一块?

   
为什么从冰柜拿出来的草莓比巧克力冷?

   
姬十三率领科学松鼠会的一帮科学达人启发、创造并回答这类生活百科问题。他们还出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字超可爱:《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连通感都用上了,这一次,科学没那么面目可憎了吧?

   
易中天剥了三国的壳,成了学术超男。当年明月剥了明朝的壳,成了历史超男。姬十三剥了生物学的壳,成了科学超男。

   
科学超男该长成什么形状?按什么曲线生活?

   
超火的爆笑美剧《天才理论传》告诉我们,最标准的科学达人,就该像Sheldon,只爱格子衣服睡格子床单,因为这是最理性的排列;到任何房间都要选择一个最科学的位置才坐下;参加派对要穿多普勒效应连体衣;人家说“上帝为你关掉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时要回答“不可能,除非门和窗之间有连动装置”。

   
采访时,拼命诱导姬十三说出自己像Sheldon的地方,这家伙却完全不上道(不上道这点倒很像Sheldon)。“Sheldon太夸张了,那么偏执,那么呆。科学家要么被神圣化,要么就被妖魔化了。”姬十三完全否认自己的生活方式跟科学有一腿。

   
当别人谈星座的时候,姬十三不会冲上去告诉他们星座学不靠谱。白羊座冲动,天平座自恋。天蝎座的姬十三也学了点星座皮毛,企图打入人民内部。

   
看星际迷航,不会联想到时间膨胀量或者狭义相对论。姬十三也迷恋流行的推理小说,东野圭吾的书,他买了6本,看完了5本。

   
酷爱麻辣香锅、烤鱼、甜食,家里极其凌乱,琐事缠身频繁熬夜以及跟爱因斯坦一样不爱运动。姬十三的生活习惯,自动站在了科学的对立面。对此,他还找到了理论依据:“其实我们的身体很原始,就像人类的思考方式进化得很慢,生活方式却很摩登,科学没必要禁锢这个摩登”。

   
友情透露一下,这位科学超男,有轻微恐高症。讲起笑话来,很冷。

   
为了松鼠会,四处“勾人”

   
事实上,姬十三是个文科和理科的混血儿。

   
小时候姬十三更爱文科,尤其喜欢哲学。高中文科年级第一、理科年级第五,纠结了半天,大学还是选了生物学系。官方答案是,这个有着解谜癖的优质学生,发现通过理科更容易解答关于世界的种种秘密。但也有人不怀好意地揣测,是不是以为搞科学比较容易泡到妞?

   
既然理科基因不够纯粹,所以上了大学也容易“劈腿”。念生物系的姬十三,居然还cos文艺青年,写点小诗,玩点校园文学。2004年,姬十三在复旦念神经生物学博士,成天在实验室和老鼠脑袋打交道。有一天,因为好玩,写了一篇关于猴子博弈实验的文章,找了一堆杂志的E-mail群发投稿。

接下来,没音信了。

   
好吧,那就乖乖搞科研吧。正准备“从良”,收到《牛顿科学世界》的主编唐云江的回信,说文章很有新意很活泼呀,改改就可以发表了。

   
这下姬十三“贼心不死”了。写遍科学杂志还不满足,在主流杂志展开圈地运动。《三联生活周刊》、《新发现》、《外滩画报》、《时尚健康》,都有了他的科学文章或专栏,时不时解答些科学问题,诸如:眼睛为什么不怕冷?健康的时候鼻涕在哪,为什么感冒了才冒出来?不同人头上的“旋儿”是怎么回事?

   
他的科学文章实在太突破了,不仅让科学有了诗性,有了美感,有了生趣,还有了八卦味。从艳照门开始,讲左右脑的分工;刺猬和精液之间,有某种关联。于是,姬十三收获了稿费、口碑和粉丝。

   
知名度有了,但孤独感却成了问题。常见到的作者就那几张熟脸,玩杀人游戏都不够。2007年末,姬十三将博士毕业,是继续读博士后在实验室终老,或者找间公司乖乖打卡上班?这两条主旋律路线他都舍弃了,选了“小三”——要当一个科学推手。

   
姬十三纠集了一帮科学达人,建了一个google group,起名松鼠会。后来又开豆瓣组,当“皮条客”四处拉人,据松鼠们说,姬十三“勾人”的功夫不错,一个江湖门派就此诞生。2008年3月,姬十三从上海转战北京,4月,松鼠会群博开张,一年之后发展为最火的民间科学组织。现在,科学松鼠会日点击量5万左右,rss订阅高达10万,会员93个——他们是大学教授、博士后、研究生、以及科学记者编辑,专业性和高学历就是他们的科学执照。

    关于这段松鼠会的立派,姬十三描绘了一副颇有江湖气质的场景。一位身怀绝技的高手,隐匿多年后决定复出,在乡间燃一缕狼烟,消息被传递至村庄、城市、山区和荒漠。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都是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伸个懒腰,挺起身,念叨着,“该出发了”。

   
俨然是科学界的周杰伦?

   
“我的梦想是让科学流行起来,像音乐、电影那样,成为谈论的话题。”姬十三一心想当科学的经纪人。他忘了自己已是明星一枚。每次松鼠会搞活动,他一出场,便被粉丝堵住要签名、拍合影,然后,就会有人上网炫耀“我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姬十三了”。

   
那么,他俨然是科学界的周杰伦?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和松鼠一样温和,跟周杰伦一样闷骚。

   
他最大的暴力倾向,不过是和朋友坐在在酒吧里,谈论毁灭一座城市最可怕的方法。把3维世界变成2维的,然后变成一幅平面画卷,卷起来带走,这个城市就安静地结束了。

   
有次一帮“松鼠”在餐厅的包厢,豪放地点了4条烤鱼,回顾上一次春游活动——去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解剖标本室与头盖骨、内脏联欢,兴奋地谈论“林志玲做女友就好不必娶回家”和“让水果好吃就是让他们拥有正常性生活”,酒足饭饱出得餐厅,才发现集体胸闷气短——科学家们也遭遇了一氧化碳中毒!接下来,是不是该展开非暴力甚至暴力索赔?“我们应该在这家餐厅门口贴上‘科学松鼠会提醒你,密室吃烤鱼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姬十三想到了温情派的解决方法。中毒了还不忘事后展开知识普及:“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运氧小抓车……CO到站还赖着血红蛋白不走,并纠集同车O2一起不走,于是没人下车干活,松鼠们体内各组织缺氧……”

   
“柑橘生蛆”事件最嚣张的那段时间,国内一家知名网站邀请姬十三和一位农业专家一起进行在线视频访谈。主持人提问时,总是被专家抢先回答,姬十三只是点头,跟念博士的时候一样低调、一样小心翼翼。在视频的第29分30秒,他终于开口说话,第30分钟,访谈就结束了。聚会时,“松鼠”们常常拿这个段子调侃他,姬十三拖着他的招牌慢速语调:“我内心热烈。”然后,面带羞涩,不再争辩。

 
闷骚科学家也会耍浪漫。为了看奥运闭幕式的烟花,姬十三带着一帮“松鼠”,爬着树上了鼓楼的大白房子,透过树叶之间的小缝隙,他们看到丁丁点点的焰火在夜空中跳街舞。

问他最近听到最猛的八卦,他想了好久,说,我们松鼠会有次活动,长得很卡通、研究古生物学的邢立达(与《老友记》中恐龙专家ROSE有点类似),搞了个“怪恐龙与KFC鸡肉有关”的讲座,一个女生带男友来听,几天之后,该女生就对邢立达说:我分手了,他不如你。“你自己的绯闻也交待点啊。”面对这样的提问,姬十三的腼腆原形毕露,“我只是偶尔收到女孩子寄来手写信和电邮罢了。”他大概是为数不多尚未丧失脸红功能的男青年了。

   
害羞达人似乎准备成为三栖明星了。他担心科学松鼠会像以前那些早夭的科普网站一样,单靠理想主义难以维持,于是,成了起公司,出版科学图书,搞大型科普活动,包装明星科学作家。他的书架也进行了扩招,原来被《自私的基因》、《裸猿》、《裸女》、《身体使用手册》和《万物简史》霸占,现在,管理学、经济学、出版书、公关书都成了编制内。文艺、科学、商业,他开始了新一轮的混搭和跨界。

   
对话

   
有姬十三了,还要脑白金干嘛

    问:据说你即使机器猫的口袋,对付疑难杂症,也可以当脑白金用,提高大家的“科商”?

   
答:其实很多问题松鼠会的会员答得更好,我也经常被问倒。不过我们答问有个原则,尽量选择百度提供不了答案的。

   
问:就是百度不知道,松鼠就知道?我来问你,你知道曾轶可、贡米和是谁吗?

    答:……不知道……好吧,我被你打败了。

   
问:《天才理论传》里Sheldon也是这么被女主打败的。其实很多人会说,没有科学,他们也会活得很好。

   
答:大家不爱科学,是因为通常科普的宣传方式跟不上时代,尤其在网络时代中,科普老套,不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事实上,发现科学的趣味和可爱的地方,可以活得更好。而且我们松鼠会也尽力将科学与时事产生关联,比如地震时期,我们会讲“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这些都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松鼠们还尝试对一个“肌营养不良”读者的病症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且派出代表深入到患者的老家进行实地采访。这种公益实践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让科学流行起来,也让科学除了有知识,还有爱和悲悯。

   
问:科学写作、商业运营你都要兼顾,会不会跨界太多?

   
答:其实学科之间的界限并没有大家设想的那么泾渭分明,很多领域都是相通的,就像现在语言表达也成为科学训练的一部分,科学家也要求要有较高的EQ,较强的表述能力,才能在学术研讨会上用妥当的语言来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善于推销自己。世界顶尖的科普作家比如卡尔·萨根,理查德·道金斯,都是擅长科学传播的。

   
不爱咄咄逼人和肤浅的女生

   
问:搞科学传播是不是容易吸引女性?怎么拒绝对你示爱的女粉丝?

   
答:我不是娱乐明星,所以喜欢我的人都是温和而理性的,不可能很夸张的表现,哭着喊着甚至晕倒之类。示爱的几乎没有……

   
问:不是据说不少女文青爱你吗?

   
答:女文青?有点矫情。不过我们最近想搞相亲网站,来个大型相亲活动,让男博士和女文青相亲相爱。

   
问:你都说女文青矫情了还去害男博士们?

   
答:呃……

   
问:据说你的理想跟连岳一样,有老婆,有无敌海景,有自由,现在达成几样了?

   
答:前两样没有。自由的话,还算不错,至少不用每天上班打卡,不用听BOSS的话。

   
问:什么样的女生会让你讨厌?

   
答:浓妆的,肤浅的,太咄咄逼人的就不太喜欢。我还是希望跟女生有精神上的交流。

   
问:那如果你碰到天才理论传里那位实验物理学家Leslie Winkle岂不是要疯掉?她每次都几乎把Sheldon羞辱得想哭。

   
答:我喜欢温和的。林嘉欣那样的就不错。不过现在好女生单身的太少了。

   
问:有个美国科学家回忆说,自己8岁时候父亲送了他一部复式显微镜,如果以后你的孩子8岁,你会送他(她)什么?

   
答:一台小机器人。上次科技展上看到日本爱宝狗,很可爱,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完成各种简单动作。我最近还想买个2000多块的扫地机器人呢。

  

  



该贴已经同步到 羽日雨4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1:22 , Processed in 0.0724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