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9|回复: 0

松鼠会灌水第13弹!姬十三与科学松鼠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0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襄樊晚报 作者:杨杨 2010-6-5 9:00:35
进入论坛  [字号 ]

姬十三

“松鼠”在办公室合影

“松鼠们”的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科学松鼠会◎著上海三联书店定价:29元 本书不是一本博客集,出自科学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只占了1/3。全书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松鼠”近几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松鼠们”的书《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王冬 张劲硕 史军 刘旸◎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定价:29.8元 这本书汇集了四位擅长解读动物和植物知识的年轻作者的精选文章,约10万字,以妙趣横生而不失专业精准的行文展开,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在科学史上,博物学传统与数理传统同样重要,只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这种研究范式逐渐没落,而在今天,提倡不功利、仅仅从热爱角度出发去学习了解世界的博物学态度,或许是纠正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人精神误区的良方妙药。 (本报综合)
  汉江传媒网消息(襄樊晚报) □杨杨

  “科学如果总是让公众敬而远之,那它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就不能让科学好听、好看、好玩,像电影、音乐那样流行起来呢?”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姬十三(原名嵇晓华)厌倦了板着面孔搞科学的生活。

  这个自称为“理工生里比较文艺”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带着巧妙的想法,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丰富媒体资源和社会资源,迈出了从实验室到社会的重要一步。

  2008年4月,姬十三放弃了自己在上海的工作来到北京,和几位志同道合的科普作家一道,创立了科学松鼠会(网址:http://pict.songshuhui.net)。他们要做科学的松鼠,帮大众拨开科学坚硬的果壳,烹制有营养、美味、有趣的科学果仁,让更多人领略科学的奇妙。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致力于推动科学传播的大众化。它运用博客群、线上线下活动,以及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活动等方式,以生动有趣的手段向大众传播科学,同时也为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开发了很好的平台。

  针对科学研究与公众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状,姬十三选取最好玩的问题,用浅显幽默的语言揭示深奥的科学原理,“什么样的脂肪能让你变瘦”“隐身衣的故事”“侧身看见自然的拱门”……这些贴近生活的博文,很快就让作者拥有了众多粉丝。一年后,他们拿下了“德国之声”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博客奖,他们出的文章合集在全国热卖,他们的故事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如今,“松鼠”的工作不仅限于写科普文章,他们管理运营的平台日益完善,他们还不断丰富项目,让科学与设计、文学、甚至影视等领域对接,让科学不断走进生活。



该贴已经同步到 羽日雨4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1:22 , Processed in 0.0511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