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6|回复: 15

请教各位前辈关于利弊的辩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7 00: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的辩题,怎么样才能真正的比较出来谁大于谁呢?很多问题无法量化的时候,要比较就很困难了。还是请教各位前辈这种辩题的立论应该如何出发。
发表于 2011-2-17 0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都有利弊好坏,根本不可能量化,单纯的数量比较自然无用。这里的比较,是一种核心利弊的考量,是基于事实清扫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譬如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大学生创业会带来锻炼、金钱以及社会经验等利大家都知道,大学生创业会有风险、会影响学习、可能失败血本无归等弊大家也都清楚。这些利弊都是双方互相都应该坦然承认的,因此此时利弊比较需要讨论的就是:用一定的代价来获取历练,到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否值得,而不是斤斤计较于我有四条利你有三条弊什么的。
发表于 2011-2-17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恋梧桐 发表于 2011-2-17 08:28
凡事都有利弊好坏,根本不可能量化,单纯的数量比较自然无用。这里的比较,是一种核心利弊的考量,是基于事 ...

那我是不是可以具体一下这样理解:
利弊比较的问题,实质比较的是这样子牺牲是否值得的问题。
所以正方要解释清楚短时间内弊端带来的牺牲是可以承受的,同时远视角下其拥有巨大的未来预期。但是这样解释会很像“赌博”,所以我觉得还要加上第三点,美化这种“赌博”,将其美化为“奋斗”、“创新”、“挑战自我”之类,称赞奋斗本身,而不是具体讨论的问题。
反之反方只要回答任意一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这种牺牲承担不起,第二这种预期实际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或者没有保障能实现。
这些都是在自由辩论攻辩以及结辩环节应该讨论的问题,至于开篇陈词,似乎还是要围绕具体的利弊讨论,说清楚讲明白到底有什么利弊。
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发表于 2011-2-17 13: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没错啊,辩论赛是一个系统贯彻的论证过程,开篇陈词就该把背景和共识铺陈开来,然后接下来的环节具体交锋。不过,反方的“只要”没那么容易的,是否承担得起以及是否能实现这往往就是比赛双方的火力聚焦所在。当然了,辩题确实会有一些倾向性的,可行性高的东西对正方有利一些,可行性低的对反方有利一些,但差不多双方都是这个打法。
发表于 2011-2-17 22: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化的思考比较容易考虑一些
就如楼上说的“大学生创业”
从学业、精力、在校生的经验、能力、学生在校的任务、创业本身的难度等方面,弊端大于利端
从人生历练、经验获取等方面,相对而言利端就大些了

就是说要具体化一下,大学生创业,对于大学生本身的方方面面,是起积极影响多还是消极影响多,这个稍微好判断些,例如:从学习成绩来看,总的趋势是弊端更大的

然后结合立场分析之
发表于 2011-2-18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也没错,但要多做一层前提铺设,也就是“我所谈的(诸如成绩)方面是大学生的核心职责”,接下来再就这个具体化的方面进行分析。
发表于 2011-2-18 1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觉得如果强加限定一个方面讨论的话,例如说成绩,比赛很可能变成“成绩到底重不重要、是不是第一重要之争”,大大的偏离的原题,所以队伍中一定要有一位可以控场的辩手,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辩手要拉回来打。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成绩是学生第一职责”这一观点说的多了当然是偏题,说的少了论证不得力。关键问题是,这个命题本身值得讨论,所以选择这个单一方面来讲利弊没那么容易,场上技巧就太重要的。
我能想象的是,如果反方强调“成绩是第一职责”,我是正方那我的思路就是绕开成绩讨论,不跟你当面唱反调——对于准备充分的正方来说,这样子的临场选择没有难度。但是反方就很不利了,因为你不是不能证明,而是不能有力证明。我不知道这样子说是不是清楚,正方的战术就是让你自己说自己的,我不跟你讨论,让你没办法有力证明,最后因为这个第一职责的命题本身值得争议,评委很容易就偏向正方的立论了。所以我觉得这样打太场上技巧性,如果技巧有自信,倒是省力的办法。

我们学校打利弊的问题,一直都是这样的思路,“利可被替代,而弊不可被避免”,就是说创业带来的阅历上的长进、金钱之类,大学生通过其他方法也能获得,比如实习兼职志愿者服务等等名头。而创业带来的时间精力的损失、巨大的风险却是不能被避免的。从而来说明弊大于利。相反正方就试图说明“弊可被控制,而利不可被替代”,就是时间精力的损失并不是完全由创业带来的,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减少这种损失。而创业带来的阅历增加,无论是从效率还是深刻性上都是实习之类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学校这种论证的比较多,不知道如何。
感觉讲的太多了,只是想得到一个讨论利弊问题的抽象标准。突然联想到邓爷爷的三个有利于,如果有一个得到共识的标准的话,那么讨论什么就目标清晰了。当然这只是对工作有利,对辩论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8 2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商大小木鱼 的帖子

只打一个方面确实“离题”,不过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确实可以把“影响”所涉及到的范围分为几大块,一块一块的“各个击破”,确定哪种影响在那个范畴是对本方有利的,哪个范畴是不利的,同时,这是划分战场的一个依据。
而利可被替代,而弊不可被避免,这种思路,貌似有所不妥,因为基本上,完全不可替代和完全不可避免的事情似乎没有那么多,而且“可以避免”本身包含了“处理”的过程。就好像“把姚明的腿砍掉再去跟潘长江比身高还比不赢潘长江一样”,处理,可以避免某一方面的发生,确实是这样,但是一旦这样处理,就成了“处理过的某事情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了,是不是有偏题之嫌?虽然这个偏题“很隐蔽”。不知楼上有何指教?
发表于 2011-2-18 21: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觉得设立比较标准是最重要的,一个合理的角度是最重要的。利和弊的问题除非有重量级的数据或实例佐证,打到后面容易变成拼操作,拼推战场而不是拼论证了。
发表于 2011-2-19 1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lz啊,你可以建设一个函数,看他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做个微分,就有结果了……
发表于 2011-2-19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eexiaoqi 的帖子

有道理的,细细想来确实有换题嫌疑,不发现的确很隐蔽。如果被对方指出偷换概念的话,评委还是会认可有换题。但是从这个例子里几乎也可以看出,打一个题目,偷换概念你既要防他,还要用他,用好是技巧,用不好就是诡辩。从哲学的角度讲,就是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是辩题和规则几乎决定了辩手必需为绝对真理而战,那么偷换概念和片面化辩题(其实也是一种偷换概念)是我们想避免也避免不了的东西。看来以后要放下偷换概念的包袱,正确的去认识偷换概念与辩论的缘分。
谢谢啊,呵呵。
还有那个10楼的想法相当欢乐啊,期待有人能在比赛中拿出题板,当众解方程。
发表于 2011-3-5 08: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惟恋梧桐 的帖子

其实就讲不值得而言,这个也很难说服人。因为黄大叔的“历练嘛,历练嘛”,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而且打辩题之前大家都有一个倾向。怎么样去说明,多历练不合适呢,去体验失败也是一件好事阿,不是嚒、
发表于 2011-3-5 09: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班那图 发表于 2011-3-5 08:30
回复 惟恋梧桐 的帖子

其实就讲不值得而言,这个也很难说服人。因为黄大叔的“历练嘛,历练嘛”,实在是太 ...


毕竟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值得人生历练的,不然大学生传销什么也利大于弊了。其实黄执中那场比赛的意思是大学生创业对于整个人生的意义是远大光明的,成功了自然是最好的(注意有这一点),失败了也是人生历练,因故利大于弊。如果有一些东西明显的得不偿失,对于短期成长和人生发展都没什么意义,也几乎不可能成功的,那么反方也就可以放心的说一句“不值得”了。当然了,就像前面小木鱼的回复说的那样,这其实是比技巧比操作而不是比论点了。
发表于 2011-3-6 12: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阿班那图 的帖子

我昨天又看了那场比赛的视频,其实正方前面并没有围绕着历练来打,只是四辩那么总结而已。原因就是这个理由本身经不起推敲,只能放在正四渲染,而且黄执中也是渲染了一下后,马上扯开了话题,把大家的思考从这个问题上移开,不破坏那种被渲染的心情。这个真的是技巧性的东西。我不敢学,怕走火入魔。
发表于 2011-3-6 22: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商大小木鱼 的帖子

他最后主要放在鼓励年轻人去犯错去尝试上面,这个是很难挑出错儿里的。而他的点并不在分析创业的利弊上面,这应该算是偏题了吧。然后,大多数人都比他的整体感觉和风度吸引过去了。的确,太早抛出来会有质疑。辩论进行时是一场比赛,有时候真觉得感性更能打动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7 10:49 , Processed in 0.0531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