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弗莱堡的朋友是在18日的晚餐 也就是抵达北京的当天晚上 那次不是自助餐是围宴 所以大家坐在一起刚好10个人桌 网上已有所见 所以认得对手得模样 韩娜芳果然可爱 李卓比想象中的还活泼 冯海宁太高了,太高了 蔡葵出乎意料的健谈 她们的教练和蔼且与队员比较起来沉默得多韩娜芳的华语简单却也质朴, 只是不大愿意与我们交流, 大抵是胆怯的原因, 她所有的话 包括问候都是和李卓私语了很久, 由李卓转述的; 李卓是清华毕业去德国留学的, 很有主见的女孩子, 大有作我姐姐的资质^_^; 于是我只好大胆想以哥哥的身份亲进韩, 希望她能在即将的比赛中不那么紧张, 蔡葵暗笑, 方知韩大我十岁不止, 好年轻的样子哦。 冯海宁干脆沉默, 德国人特有的气质——严谨甚至是死板, 专注甚至是偏执, 不过他还是很帅^_^; 蔡葵是北京人, 一直在谈弗赖堡的美丽景色和他夫人的贤良淑德, 一副回家团聚的幸福感一直洋溢在他的脸上 到26日最后见到他同样也是如此。 一顿饭, 我们成为了十天中最好的朋友。 他们给我们鼓励, 给我们安慰, 给我们支持——不论是三场中的哪一场的上场前,包括第一场!! 19日下午所有队伍彩排 可真正走台的只有我们两个队。 沈冰拣了个“早婚还是晚婚”好的题目玩 我们打早婚 弗赖堡打晚婚 发现4位朋友太率真, 率真的不像是辩论, 我们四个人明显是在“早”与“晚”上玩比较 可是他们却认真到承认“89岁结婚比88岁结婚更好” 明天的正式比赛, 真觉得应该用商量的口吻讨论网络的问题, 其实,我在第一场中也是这么做的 后面的两场, 我的态度和风度明显没有这场好 尽管录播的时候删减了好多 20日中午 我们十个人又是一起午餐, 因为化妆的缘故, 我们又一起出发 前往cctv 蔡葵一直谈着夫人, 及夫人的拿手好菜 韩和李一袭黑衣, 李穿了一双运动鞋 又一个像马薇薇一样不喜欢有跟鞋的女孩子^_^ 比赛进行的好快 我为自己的盘问惭愧 用了太多的憋脚的词汇, 难为了冯海宁, 我用了3种问法问同样一个问题 现在想来也无聊的有些过分 但那个时候我的语态还算好 大家场下说我感觉很亲切 没有刁难的意味 但还是影响了他自由辩论的心情 比赛很快 结束 蔡葵在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是场上鼓掌最真挚也是最热烈的 感动的心情 我至今也无法描绘 相识相知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辩论赛只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流程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