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62|回复: 4

2010年明辩盟活动-辩古今中外 展自我风采 ——第八届“名辩盟”国际辩论邀请赛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6: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辩古今中外  展自我风采
——第八届“名辩盟”国际辩论邀请赛开幕式暨第一场辩论赛
2010年12月2日上午第八届“名辩盟”国际辩论邀请赛开幕式在苏州大学本部敬贤堂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中华名辩盟和苏州大学主办,由独墅湖高校区管理办公室、苏州大学学生会和苏州大学东吴辩论社共同协办。这是一场辩论的盛会,来自苏州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澳洲墨尔本大学等十二支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队聚集于此,他们将在这里通过语言的碰撞,进行思想的交锋,绽放智慧的火花。
随着主持人宣布第八届“名辩盟”国际辩论邀请赛正式开始,辩论的钟声敲响。本次辩论赛的评委团由各个代表队的优秀辩手组成,每场辩论赛共设五名评委,由他们投票选出比赛的获胜方。胜者获得积分3分,负者获得积分1分,12支队伍共分成三组,每组将选出积分最高的队伍。各组积分最高的队伍将进行冠军队伍循环赛。
上午三场小组循环赛辩论的主题均为“欲望使人更幸福还是更可悲?”按照分组情况,首先出场的是持正方观点“欲望使人更幸福”的苏州大学和持反方观点“欲望使人更可悲”的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队。正方认为正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欲望才创造了动力,使社会不断进步,而人们从中获取了幸福感。而反方认为欲望排斥理性且难以遏制,常常超出人力所能及,使得人们放弃了眼前的幸福而得不偿失。正方指出理性为人性的组成,不应剥离理性只谈欲望。而反方也针对正方的欲望定义提出质疑,认为欲望不等于理想而混淆概念。双方激烈争辩并自圆其说,气氛逐渐高昂。最终正方苏州大学代表队以获得4票的明显优势赢得第八届“名辩盟”国际辩论邀请赛的首场胜利。随后进行辩论的是四川大学代表队,他们认为“欲望使人更幸福”,与他们抗战的是反方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队,认为“欲望使人更可悲”。正方认为欲望的本质是为了使人幸福,而追逐的手段则由理性控制,人类社会的进步恰能体现欲望的实现,人们的社会进步中得到幸福。反方却用具体的事例表明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许多悲剧,从而证明了其可悲性。评委点评时亦指出正方致力于事理的论述,从宏观上能有自已的论述。而反方则优胜在实例的列举,化抽象为具体。双方各有所长,在激烈的辩论中各抒己见,神采飞扬。最终四川大学以一票之差惜败新加坡国立大学。此辩题的最后一场比赛是正方代表队西安交通大学和反方代表队澳门大学之间的对决。正方坚持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看待欲望所带来的幸福,不能从个体极端事例论证欲望的负面性。而反方则认为欲望使人不知足,不知足则让人忽略已有的幸福,从而使人更可悲。公辩环节双方唇枪舌战,将激烈气氛推向高潮。评委点评时指出双方公辩时急躁的缺陷,也肯定了反方提出的因为知足而幸福,因发展而导致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可悲等新颖观点。最终评委以1:4支持反方观点。
   三轮辩论结束后,中华名辩盟监事长李琦对今天上午的比赛做了总结发言。他肯定了辩手的高水平发挥,认为每一场的比赛辩手们的视野都在不断拔高,极有建设性。同时他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他指出辩手应以最简练的语言做最有效的攻防。他还认为事理比事例更具有说服力,辩手的观点应具有普遍意义,而非个体事例。最后他指出辩论应环环相扣,立足自己的观点,丰富框架结构,要有逻辑性,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李琦监事长的点评给在场的观众和选手带来很大的启发,也为接下来的选手比赛提供了提升和改正的方向。
  浓墨重彩中,点一笔真理的足迹;寒风高天下,辩一曲智慧的奏鸣。上午的辩论赛虽然告一段落,但精彩的赛事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不断上演,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激动人心的头脑风暴!
附:
比赛结果
场次         正方              反方            结果
1          苏州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4:1 苏州大学获胜
2          四川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2:3 新加坡国立大学获胜
3        西安交通大学        澳门大学        1:4 澳门大学获胜






发表于 2012-9-27 13: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古今中外 展自我风采 ——第八届“名辩盟”国际辩论邀 ...
发表于 2013-3-18 1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古今中外 展自我风采 ——第八届“名辩盟”国际辩论邀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06:59 , Processed in 0.0485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