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8|回复: 5

我的四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9 15: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楔子

   相信很多人都是从93年的那届辩论会开始认识辩论喜欢辩论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因为蒋昌建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他来寻找光明”,我就立下决心,有一天也要像他那样挥洒辩坛一番。
   可惜我没有超能力,所以没有机会再大的决心也只能是空想,直到高中毕业,我也没能过一把瘾,唯一能做的就是捧着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辩词把自己想象成场上的一员。没有想到的是,在后来的四年里,辩论居然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大一

   就在我刚进入大学不久,机会终于还是出现了,班里的宣传委员挟高中校赛最佳辩手的余威要在我们班里搞个辩论赛,这种正中下怀的事我哪能不支持,在我们几个七手八脚的一通忙活下面,班级辩论赛热热闹闹的开张了,班里可谓全民皆兵,45个人里出了20个辩手,还首创了前所未有的赛制——5人制,这让当时来当评委的辩论社的前辈们大跌眼镜,也因此对我这个最佳辩手有了点印象,邀我参加了辩论社传统的新生辩论赛。一连三场比赛,三个最佳辩手加上三场完胜,让我很是出了点风头,也不禁有点飘飘然,常在宿舍内作寂寞高手状,为了这个没少吃拳头。
   出风头的结果是惨痛的,期末考试挂了两科,险些就被作退学处理,痛定思痛,决定把心思集中到功课上去,于是就开始了每天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循环生活,老老实实的过了一年,一晃就度过了我的新生生涯。

                                   大二

   本以为我的辩论之梦就是这样的昙花一现,可是机会又一次的出现了,而且这次机会才是我辩论生涯的真正开始。
   一天下午经过食堂,看到了一张关于选拔辩手参加与南开大学辩论队比赛的海报,本来不想去(主要是觉得自己实力够不上),可能够与一流大学辩论队比赛的诱惑实在太大,斟酌再三,结果还是去了。很幸运的,我被选为上场队员,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全心的投入,为了有生以来第一场正规的辩论赛,也为了一个缠绕很久的梦想。
   记得当时我们队里的宗旨是:不求生的伟大,但愿死的光荣。南开是全国名校,更是天津高校的泰山北斗,像我们这样的小学校,能和他们过招已是很大荣幸,根本就没敢想赢了怎么样(不过后来就不这么想了)。
   比赛是在民航学院举行的,是他们学校读书节的一部分,河工大对阵南开一队,我们的对手是南开二队。比赛的场地是民航学院的大礼堂,人很多,还有摄像。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大场面,上台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结果却是冷静的过了头,整个自由辩论几乎没有站起来过,好在对手很弱,自由辩论的时候我们的一辩、二辩就足够打发了,最后时间还多出一分多钟,结果是我们大胜,唯一不爽的是对手太弱,根本就不能代表南开,我们和强队过招的愿望也就没有实现。
   虽然没打上正规军,但辩论社还是利用这个机会在学校里宣传了一番,也由此在2000年组织了全校辩论赛。现在回想起来,2000年那次比赛可说是我们学校组织的至今水平最高,比赛最激烈的一届全院赛。一来参赛队多达14只(后来建立了二级学院,每次比赛就只有6个队参加了),二来高手尽出,当时在校内辩论界有点名气的几乎都披挂上场,那样的盛况,后来是再也没有过的。
   我作为我们系队的队长兼教练兼领队,在一点运气的帮助下,一路过关斩将,杀入了决赛,决赛的对手是食品系,实力并不强,可以算是那届比赛的一匹黑马,面对这样的对手,我的信心空前高涨,比赛前一度宣称要是输了就带领队员从教学楼楼顶跳下去。结果上天却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决赛中我们在优势的情况下却由于我的一个失误,反胜为败,不但输了比赛,连我以为是囊中之物的最佳辩手也旁落他人。
    当然,我没有去跳楼,只是和队友还有先前被淘汰的辩论社的朋友们去喝了一通闷酒。输了比赛,生活还是要继续。
   不过在后来,我一直以为那场比赛是我经历的最宝贵的比赛,不但因为那是我唯一的一次失利,更因为通过那场比赛,我重新审视了自己,重新理解了辩论,知道辩论赛要的不是幽默耍宝和个人英雄,而是思维的火花和团队精神。

                                      大三

   时间一晃就到了大三,我担任了辩论社的副社长,也度过了四年里最充实的一学期。在那个半年里,有两件事让我难忘,一是组织全院辩论争霸赛,二是参加天津市“交通安全杯”辩论赛。
   组织全院辩论争霸赛,可以说是我们学校辩论史上的一个创举,一来他突破了以前以班、系、院组队比赛的形式,面向全校,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既可以是宿舍同学,老乡好友组队参加,也可以单独报名,由辩论社为其搭配组队;二来他鼓励活泼的比赛方式,每队都可以为自己起一个个性化的名字,比赛中也支持使用道具甚至是表演,三来他以冠名权的形式争取了商家赞助,在相对雄厚的资金保证下,宣传做到了学校的每个角落。
   当时报名参加的同学有300多名,可忙坏了我们几个组织者,在两天的时间里按组队和个人两种形式面试300多人,可考官却只有5个,工作量可想而知。最后选出了64人,组成了16只各具特点的辩论队。四轮15场比赛整整打了一个月,在学校里掀起了一阵辩论热潮,也涌现了不少优秀辩手,可我们几个却是疲惫不堪,联系场地、邀请评委、宣传海报、布置赛场、培训辩手,我们个个都成了全能战士,我一人就扮演过教练、评委、主席、点评、搬运工n个角色,晚上忙完回宿舍的时候还得一路张贴明天比赛的海报。
    当决赛落幕的时候,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回到宿舍狠狠睡了两天,可第三天一早,一个消息又让我放松的神经紧绷了起来,学校要我参加第二届天津市“交通安全”杯辩论赛。
   当时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是激动,一来因为要面对的将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比赛(参加全国比赛对我而言实在是不现实的),二来每场1000元的获胜奖金也足以让我这个穷学生大流口水(后来的冠军奖金是10000元,可惜我们每个就到手了500,其他的全给学校没收去了)。
   参赛名单一确定,接下来就是抽签了,可我们却抽了个下下签,首轮对阵的就是南开。我们只能安慰自己“躲的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要拿好成绩,早晚得碰上南开,晚碰不如早碰”。我们四个狠狠的准备了10天,可到了场上却傻了眼,对手居然是根本不懂辩论的新手。当时的感觉有点像西交对新南威尔士那场,我们很多的套路根本用不上,因为对手根本不会照辩论的习惯思路来进我们的套,所幸我们还算镇定,比赛有惊无险的拿了下来。
大胜南开以后,我们四个思想上都放松了很多,结果在第二轮对民航的比赛里险些翻船,靠着师兄震摄全场的总结称词,我们才以一分险胜。接着,我们又战胜了师大杨村校区,和财院携手进入决赛。
   半决赛距离决赛足有半个月,可这段时间我们却无法利用,先是四级考试,两名队员要专心备考,这对于没有教练和陪练的我们来说就等于辩论队的暂时解散。等到考完四级离决赛也只有6天了,可我们四个当中又有三个要参加一大堆的期末考试,我们只能白天复习功课,晚上准备比赛。而我在比赛前的五天里却有六门考试,能做的只有在晚上讨论结束后再通宵看书。直到比赛前一天的晚上,我们才确定了底线,11点熄灯前我们才确定了最后的辩词。
   比赛是在下午举行的,而上午的时候我们还有两个队员在考试,我只能和师兄两个人准备起了攻辩和自由辩论。在我们赶到电视台化完妆以后,两个女辩手才刚刚开始背起辩词,而我还得抓紧时间和她们统一自由辩论的思路。就这样,我们匆匆忙忙的上了场,糊里糊涂的打起了比赛,比赛并不精彩,我们发挥的也不好,所幸最后还是我们赢了。
   当我举起奖杯的时候,我却没有多大的喜悦,或许是因为自己发挥的并不理想,或许是因为过度的疲劳,或许是因为比赛的结束也意味着辩论队的解散,而我,或许已经习惯了辩论队朝夕相处的生活,或许已经爱上了辩论队的每个队员。
   大三的上半学期就这么轰轰烈烈的画上了句号,直到今天,那段日子仍然是我记忆中最闪亮的画面,画面中的每个人都还是那么的鲜亮,林诚、秦巧媛、仲婷婷,还有我们的领队——垂钓者。
   下学期刚开始,我就辞去了辩论社副社长的职位,开始过一种睡觉、读书、喝酒、玩游戏的闲散的生活,对于我的本性来说,这应该是最适合我的生活方式。期间,也打了两场比赛,被朋友们戏称是我的第一和第二次告别赛,一场是在河工和财院的表演赛,一场是我们全校辩论赛的决赛。
   还记得在那次全校决赛时,当主席介绍到我的时候,全场是一片嘘声,当然这只是朋友们的一个玩笑,以此来抗议我的以大欺小,可我却在那一刻产生了一个想法“也许,我真的该告别辩论了”。比赛很顺利的赢了,我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全校冠军,可望着台下那些昔日的教练和队友,我又一次的沉默了。

                                    大四

   上半年是实习期,我选择了在老家实习,也想借这个机会远离辩论。可是一种感觉却不停的在我心里滋长着,我想比赛。幸好在那个时候华语辩论网创立了,而且创办者还是来自很熟悉的河工大,于是满腔的热情找到了发泄,整天就在辩论网上发贴灌水,一度还是辩论网上的灌水之王(后来实在是灌不过蓝星、j13a,一辩卫康,在混到了千贴俱乐部之后只好隐退了)。
   2001年11月的时候,我回到了天津,主要是和吴小双还有其他一些学校的同学商议成立天津高校辩协和举办天津高校辩论联赛的事,顺便又作为教练带我们院辩论队蝉联了全校比赛的冠军,虽然那时候我打比赛的愿望很强烈,可还是推掉了全院决赛,那时我想,还有最后半年,我还有比赛的机会。
  都说大学的最后半年是伤感的半年,可这样的伤感居然也传染到我辩论的生活中,先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筹办的辩协和联赛夭折,后来又因为找工作的关系,我在比赛的前一天,放弃了我的第三次,也是计划中最后一次告别赛。
  直到我坐上回家的列车,望着站台上和车厢里无数哭泣的同学,我发现,辩论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过客,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尾声
   离开学校已经一年了,我也开始习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在我生活里,辩论曾经的痕迹也被时间一点一点的洗去,从听说师弟师妹们由于个人矛盾放弃比赛,使得我们学校在第三届“交通安全杯”首轮就被淘汰时的痛心,到师弟师妹们在校赛三连冠后打电话向我报喜时的喜悦,直到如今偶尔登陆辩论网,看着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讨论辩论,而自己只是静静的当一个看客的那种淡然,我知道,我终于把辩论从我的生活里移植到了回忆中,在那四年里,他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可在以后的许多年里,他将永远成为我回忆里的四年。

 楼主| 发表于 2003-7-19 15: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四年

偶文笔不太好,本来也不想献丑的,可看最近很多朋友捧场,作为曾经的斑竹,我也只好厚着脸皮写上一篇,既是对自己曾经的四年的回忆,也是对各位捧场朋友的答谢,希望其他兄弟姐妹继续捧场。
发表于 2003-7-19 16: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四年

哈哈哈
好样的阿鱼

往事历历在目

值得回味

不知你的考试准备如何了

语音辩论室有时间多关注

这次很有点象华语论坛的创建

发表于 2003-7-20 13: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四年

经历也罢,游戏也罢,感伤总是难免。
沧海桑田,经事体味,真乃情真意切。
师大哥,别来无恙
或许不记得我了,曾记否你去工大参加第四届辩论赛时的那个主席
我好像还介绍过你
那日一别,好久不见,有机会定要见见
 楼主| 发表于 2003-7-20 14: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四年

呵呵,当然记得。
工大的辩论氛围真的比商院好很多,虽然只接触过几次,却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真希望有机会大家再聚聚。
发表于 2003-7-20 2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四年

生命之中该有时终归会有,但回忆总是美好的.鱼呀,好好走吧!有空我回去苏州看你的.还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1 16:47 , Processed in 0.0519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