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91|回复: 1

[申请原创] 原创 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与积累知识那个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6: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校大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大学生,人格是人类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性格气质等特征的总和而塑造人格是指对人格的培养和完善,积累知识是指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把握以及建立全面广阔的知识体系结构。。  b$ z. U3 h6 g8 W; a
我方今天并不否认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且积累知识不等同于学习知识。而在此基础上我方认为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还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标准就是塑造人格更有利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服务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长远发展( G. M) X# S/ h( a- G4 H3 @  p
1、        从大学生个人发展来看,更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由青年期向成年期过渡时期,而这一过渡时期属于身心变化身心发展期,自我意识也将由分化矛盾冲突逐渐走向统一,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性格突破儿童模型,向成人模型过渡,大学阶段人格问题比其它阶段更值得关注和探索。它正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它对人格的定形起关键性作用。所以大学阶段是塑造人格的黄金时期!
$ h3 K) \) M$ n! Z- _2、        从大学教育特殊性来看,在校大学生更注重塑造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完成大学学业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性人才。大学教育的特征是专业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在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中提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大学学习的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良好的行为倾向、科学的认知方式、丰富的知识结构、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清晰的人生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通过“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使我们人格中的心理特质、心理认知和心理倾向达到有机整合,从而使我们的人格得到不断的健全。人格对知识的判断,选择和运用起指引性作用;而要达到大学学习的目标,就要把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内化,全面塑造和发展人格中的特质、认知和倾向三个单元,使之达到有机结合。
& o) q8 p  N5 i3 L3、        从社会发展来看,在校大学生更注重塑造人格更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在“以人为本”教育的今天,教育的核心集中于人的精神成长,精神的本质属性即为人格。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教育能够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解放。”作为一种解放的教育,必然包括人格教育。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下,“私已主义”、“拜金主义”强烈冲击下,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学生的我们更应注重人格的塑造,这既是追求个体生命完整的需要,也是服务祖国人民的需要,更是21世纪大学生的需要。从而让大学生更好的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需要。/ z1 T) y4 }$ x0 s' x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2 o/ h" f# r( f: g
发表于 2010-11-26 23: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很厉害·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02 , Processed in 0.0752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