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59|回复: 16

转载自刘京京日志:世博辩论赛晋级赛第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1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人说,教育电视台对世博辩论赛的定位主要是一台电视节目,而不是一次辩论盛会。到了现场,发现此言不虚。舞台设计得很像娱乐节目,观众手拿充气棒,辩手穿着带有特殊标记的T恤衫。


  不时还有女观众举起“北京京尚名家”的牌子,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赞助比赛的地产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所化妆专业的学校。这学校居然组织了一大帮女学生来看辩论比赛,蛮有“品味”的。


  第一天有两场比赛,先是黑龙江大学对澳门大学,再是湖南大学对北京大学。


  首场比赛的辩题是:塑造城市形象更应该靠政府的努力(正方)还是市民的努力(反方)。从某个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双方都放弃了立论高度的比赛。正方黑龙江大学认为,对于城市形象的发掘、定位和宣传,要靠政府,因为政府有强大的协调、公关能力,而几乎在立论中忽略了政府市民之间的比较;反方澳门大学的主要观点则是:政府塑造城市形象,无论是资金来源(税收)、方案制定(要专家论证)还是具体执行,都主要靠市民,其中执行强调的较多,理由是政府的公关、执行往往外包给企业(市民)来做。
  可以说,双方的力量都集中在事实层面的陈述上,因此整个比赛也就变成了“比比谁做的更多”。但可惜,究竟怎么判断更多,却主要依靠双方辩手的个人素质与表达,而不是有什么清晰的标准。
  正方比较有力的一击是将反方的观点推极归谬:按照反方的说法,只要有“人”参与了塑造城市形象的执行,就说明主要靠市民努力,那又有哪件事情不是主要靠市民努力呢,这样说是否太霸道?此外,正方也抓住了市民意见分散、难统一的特点,大谈“民主集中制”的好处。
  反方则在总结陈词阶段终于开始涉及价值层面,提出如果倡导“主要靠政府”的价值观,会导致形象塑造成功政府抢攻、形象塑造失败市民抱怨的结果,不利于市民、政府的和谐;倡导“主要靠市民”则更能激发主人翁精神。
  总体而言,双方的水平在伯仲之间,谁胜都说得过去。结果主要取决于评委的口味了。结果澳门大学胜。
  第二场比赛在质量上远胜于第一场。无论是“大城市让人更幸福”的湖南大学,还是“中小城市让人更幸福”的北京大学,在立论上都力图构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结构,也都紧扣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比较。双方四辩的对辩,在彬彬有礼中针锋相对,表达也很流畅,确有赏心悦耳的感觉。
  湖南大学立论中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是:“人”并非某一个个人,因为个人的幸福观往往有很大差异,“人”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功能多元化的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各式各样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更幸福。但可惜,这一点虽然在做陈述时好说,但在攻辩、自由辩环节湖南大学却未能用适当的手段把它包装好。因此,在短兵相接中,当北京大学抛出“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房价)”和“大城市交通拥挤、路途长”的具体例证时,湖南大学的防守反击就显得有些势弱了。因此,在前半场,北京大学略胜湖南大学。
  比赛进入后半场,北京大学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进攻手段较为单一,主要就是房价和交通的成本高——而未能进一步撕开对方的防守。湖南大学却在总结陈词时终于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要想享受到幸福,就必须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人生躲不开的,只要那些幸福够值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记得,我们以前打“负翁的生活是幸福还是痛苦”时,用的也是这一招。但可惜,湖南大学的时间有些晚了。
  其实,双方还有一些可打而没有打的领域。
  例如,反方无论是在立论还是在短兵相接的环节,所列举分析的,主要是那些名气够大、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例如双方都想争到自己论域内的义乌)。但现实是,如果仅局限在中国,(因为双方主要谈的也是中国的城市),还有大批经济条件比农村好的有限、公共服务高度缺失、文化教育比较闭塞的小城市,在中西部地区尤甚,这些城市恐怕我们连名字都叫不出几个。生活在这些小城市是否更幸福呢?或者说,反方其实论述的,似乎是那些 “中小城市中的佼佼者”让人更幸福吧。这个正方有没有进攻的余地呢?我觉得有,至少比较真于某某城市属于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有意义多了。此外,大城市虽然一般来说生活成本高,但真要想省钱,也不是没有办法,挣大钱、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多,也给了我们迁往其他更好大城市、更多出国旅游的选择权。与此相比,中小城市的限制就更多了。
  当然,正方也有未被追击的地方。例如,大城市中社会群体的分层更为复杂,最高阶层与最低阶层的差距更大,带来的利益冲突、文化隔阂也更强,这是否与幸福相关?而我们有时候之所以不愿离开大城市,只是我们没有体验中小城市的生活,再加上大城市宣传自己好的力度大(媒体的特性),不确定性让我们不敢离开,这是人性的弱点;或者,如黄执中所说,大城市还有我们需要为之拼搏的东西,例如理想。
  有嘉宾认为,双方谈经济、谈客观的东西太多,而对于“幸福”这个主观感受的挖掘不够。我同意。不过,我可以理解双方辩手。大陆中小学所一直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我们的客观唯物主义要比其他的主义都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以及当前社会对于经济发展的迷恋,对辩手的分析框架当然颇有影响,走由“客观、经济”到“主观、感受”的分析路径,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强调客观的数字,对辩手而言,也更容易,只要下功夫找资料就行了;而谈主观感受,却面临幸福标准难统一的风险,难以驾驭现场局势。只不过,如果再多想一步,谁说幸福的感受就找不到一点共性?谁说找不到统一的标准,就不能从主观感受去打了呢?
  结果,北京大学取得胜利,我想,这主要是前半场的功劳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0-7-8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京京我总感觉他很厉害
发表于 2010-7-8 19: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傲骨狂气


    难道不厉害么
发表于 2010-7-9 0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江大学对澳门大学那场显然是黑龙江大学获胜,澳门大学是彻头彻尾的强盗逻辑而且说胡话。要是这样的比赛都能看成是“伯仲之间”,“国辩最佳”的鉴赏水平真是让人嗤之以鼻。
发表于 2010-7-9 0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连彻头彻尾的强盗逻辑而且说胡话的队伍都打不过,黑大真牛
发表于 2010-7-9 09: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淡定淡定~~辩手都很努力,结果嘛,还是依评委口味了
发表于 2010-7-9 17: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京尚名家


    澳大的逻辑是霸道,黑大的逻辑和澳大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套路,评委点评的时候都说了,在逻辑层面上,黑大和澳大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就得出“黑大明显获胜”结论;说胡话是指什么?其实这场比赛不好看,打得不好,是评委一致的认为,刘京京说的“伯仲之间”是一样烂的意思。但事后据说评委认为澳大的有些内容还是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大陆队伍多不具备的优势。而黑大的队员正如传统的大陆队伍的模式一样,赛前准备很充分,自由辩论站位顺序事先都安排好,4321的很整齐,口齿很伶俐,段子、辩稿背得很溜,说实话,辩手个人素质确实黑大胜一筹,但这样的风格太大陆,评委也看多了,反而内容上如果有些亮点的澳大在评委看来更可取。这本来就是依靠评委的口味。在赛后和澳大队员交流,澳大小队员自己都说,刘京京认为这场如果他是评委,他会判黑大胜。


ps: 讨论比赛意见观点不一致很正常,评委口味不同,结果不同也很正常,何必要做人身攻击。这样恐怕更让人“嗤之以鼻”~
发表于 2010-7-10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输了比赛后人身攻击的辩手上辈子是折翼的天使~摊手
发表于 2010-7-10 0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护翼……
发表于 2010-7-10 22: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大的比赛总是争议不断啊,貌似海峡的时候也是。
发表于 2010-7-12 16: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比赛视频网址么?发来共享学习借鉴一下吧^^
发表于 2011-7-9 0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尚名家 发表于 2010-7-9 00:51
黑龙江大学对澳门大学那场显然是黑龙江大学获胜,澳门大学是彻头彻尾的强盗逻辑而且说胡话。要是这样的比赛 ...

如果你嗤之以鼻的话,欢迎你来澳门大学与我们学长交流,我们真的想看看您的鉴赏水平究竟有多么地高深莫测
发表于 2011-7-9 0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驿梨花 发表于 2011-7-9 02:01
如果你嗤之以鼻的话,欢迎你来澳门大学与我们学长交流,我们真的想看看您的鉴赏水平究竟有多么地高深莫测

怎么这个帖子又被挖掘出来了?我记得这事儿还把被指责吹黑哨的大剑宗本人惊动了上来辩白了,然后有京沪汉三个立场截然不同的老辩手一起叫他别费劲掩饰了。去找找那个帖子。
发表于 2012-8-16 23: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辩论
支持政策性辩论
发表于 2013-3-11 00: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界赐予而是依靠内在的感受;而微笑就能反馈幸福。如果你不喜欢微笑,那就先试着给自己微笑。孤独一个人时,试着吹口哨或哼一曲,慢慢地就觉得快乐了,慢慢地就有了幸福的感觉。试着幸福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20:18 , Processed in 0.0738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