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1|回复: 16

比赛后的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 09: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遗憾,这是我现在觉得最能代表我心情的词语了,遗憾自己准备的东西没有完全展示给大家,遗憾那么多的问题竟然一个都没有问出去,遗憾我们通过了练习赛已经认识到的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遗憾就这样输了比赛……之所以用了遗憾而没有用后悔、自责之类的词语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尽力了,每个人为了准备这场比赛都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虽然胜负结果是早以预料到的,虽然我并不是很在乎输赢,但这样有遗憾的输让我觉得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痛快。
                                  准备篇
  这场比赛应该是我投入最多的一场了,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辩论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除了和大家一起讨论,还要回来找资料,看辩论技巧方面的书,也看了很多全国辩论赛的录象,我想其他人应该也差不多,晓俊有很多事情做,大家都知道,虽然有几次她没有时间和我们一起讨论,但从她打印的那一打资料就可以看得出来她也是下了工夫的;春晓一直都是我们三个人中间最热情的一个,这次,也仍然保持了以往的热情。但相比之下这次我们四个中间投入最多的应该是黄山了,毕竟我们到了大二,课程多了,惰性多了,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多了,每次在我们有点偷懒的时候,都是黄山在后面督促我们,挨个发信息约我们一起吃饭,跟我们讨价还价地决定是两点半还是三点开始讨论。我方的框架也是他出的,所以也可以想到他花的工夫。
  不过还是要承认我们在资料准备上的一些不足之处,都是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输入一些和辩题相关的信息,来找和我们的题目直接相关的信息,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搜索到的资料的范围很广,但针对性却不足,当我们三个人把从网上找到的东西互相发送,资源共享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的资料面实在是太广了,好象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了,却没有一个问题能深入。这就是我们的那些很多的资料里面其实能用的并不多的原因。后来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我去了一些经济学的网站,专门寻找能帮我解决具体问题的文章,我发现这样的效率比那样笼统的找要高很多。这些都是懒的去图书馆的人的办法,其实我觉得如果去图书馆找学报或者是一些经济学的论文效果也应该不错。
  走神的问题虽然在03级不怎么存在,但在我们02级却是大大的存在,也不知道为什么讨论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把话题就扯开了,扯到了乱七八糟的和辩题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的问题上去了,虽然黄山学会了“回来”的经典手势,可是能用它把我们叫回来讨论辩题的时间似乎并不多。虽然我觉得我们的进度不慢,因为我们每个人回去之后都有认真的思考过一些东西,但当我们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很多时间还是被我们浪费在了聊天上。03级有人来看过我们讨论,不知道有没有感受到我们讨论和你们讨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赛场篇
  从陈词开始说吧,本来我是很想把在一辩稿的时候能够脱稿的,但因为背的不是很熟,加上刚开始可能有一点急,所以把几个概念背完后面的就忘记了,幸好稿子就在手里拿着,忘记了和可以看,但这样就让我的陈词显的不是那么流畅,有几次卡壳。到了后半部分的时候,心里不是那么急了,背起来也比较舒服,后两段都完全是背完的。我想以后我们一辩如果时间精力够的话还是可以尝试一下背稿,就算刚开始背的不是很好,但这样在场上可以一直看着观众、对手,和大家进行眼神交流,也可以把手释放出来做动作。
  攻辩的时候,对方立论,问题我们都有讨论过,而且都是我们讨论的比较低层次的东西,所以答问题并不算难,虽然晓俊进入状态慢了一点,但是后来她说的还是不错的,本来晓俊是问资金不短缺方面的,春晓接着问体制问题,但因为感觉对方资金问题的漏洞比较大,春晓就继续攻了下去,改变了她原本准备的问题,现场感很好,提出的问题现场反映也不错,但在她刚提出体制问题的时候时间就到了,接着我的攻辩小节也跟着现场的问题变了方向,有原本的资金、体制两个方面,变成了攻击对方标准、资金的趋利性、和资金不短缺、体制四个方面,在说到第三点的时候我听到了时间提示,于是就赶紧结尾说体制问题,谁知道,他们给的提示不是剩余30秒,而是10秒(其实他们比赛只前说过的,只是我习惯了以为是30秒),所以,我也是刚提出体制两个字时间就到了。也就是说直到这里,我们都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完整的展示出来。
  本来做完了攻辩小节,我应该比较轻松了,应该比较冷静的对场面控制一下,但因为第一次做了完全没有看稿子,而且说的比较流利的小节,自我感觉有点好,也就不冷静了起来。没有对自由辩论做好把握,我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下午的时候,我还跟大家说,自由辩论我们一定不能跟着对方走,不要他们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他们提出什么我们就讨论什么,要记得在回答对方问题的同时,抛出自己的问题。可是到了场上,或许是感觉对方的立论太简单了,练我们的陪练都不如,太想说服他们了,于是就一直在说他们仅有的资金短缺,利用效率差的问题,完全忘记了对方四辩一开始说的要把自己的观点当作真理来捍卫,明知道不能说服对方还在不挺的说,完全忘记了我们要问问题,要展示我们的观点。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一直在用的两个词语有点搞笑,就是对方要“捍卫”他们的观点,而我们还没有把我们的“展示”出来。我们的问题已经找出来了,就是只攻未“说”,因为对方完全没有能力攻击我方的立场,观点,我们跟本不用守,但问题就出在我们连自己的立论中最重要的部分都没有能完整的说给观众、说给对方听。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为什么辩论了四个辩论了这么久的人会试图去说服对方,为什么我们已经把对方的观点撕破了还要继续跟他们拉扯,为什么我们准备的那么多的在自由辩论里可以问的问题一个都没问出去?我还没有找到之所以我们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在自由辩论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发言时间的把握,对方似乎完全不知道什么是自由辩论,每个人站起来似乎都是在做总结陈词,说话的时间都在二三十秒以上,特别是对方的四辩,竟然把她的四辩陈词中的一个段落拿在了自由辩论里面说。而我们因为怕自己剩余的时间太多,也不好把握,也加长了自己说话的时间,我把在攻辩小结里没说的我国资金不短缺的问题在自由辩论里说了一次,可是没有把同样在攻辩小结里没说的,更加需要说的体制问题在自由辩论里提出来,这就是一直跟着对方走的结果。我觉得我们在对方发言时间太长的时候也加长发言时间是没错的,只是我们在发言的内容上有问题。可很多人和我的意见不同,他们觉得我们就算有一分钟的时间剩余也没关系,可以在那些时间里自说字画我们的体体制问题。
  最后是四辩的总结,黄山在去比赛的车上发现自己在我们的督促之下准备的一分钟的稿子忘记带了,不知道这会不会给他的情绪带来一些影响,还没跟他谈过。我当时并没有在意,因为我觉得对他来说稿子真的不重要。对于他的表现我想他自己也会总结的,我只是想说虽然他的总结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可是内容的概括性不足,总结对方的一些问题都已经是之前已经总结过了的。麦克风也对他发言的现场感有一些影响。
虽然我们客场作战,在八个评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8个)都是对方学校老师,而且都是不懂得辩论的情况下输的,在输了之后对方辩友也对我们大为赞赏。其实大家都看的出,我们四个的能力是在他们四个人之上的,回来之后对方的一位辩手还发信息给我说她真的很佩服我们。虽然得到最佳辩手之后,我站在台上想起了蒋舸输了钱是万恶之源的比赛后说她展示的是一个她长这么大最不情愿展示的微笑,我当时也有同样的感觉。但也正如我们四个在做自我介绍里说的那样,胜负输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双方给所有观众奉献了一场在他们看来还是比较精彩的辩论,我们在准备比赛中得到了快乐,我们和对方辩友成为了朋友,快乐也好,痛苦也罢,我们都是一群享受辩论的孩子。

发表于 2004-5-9 12: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很想知道这是雨露的第几场比赛。。。
 楼主| 发表于 2004-5-10 0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比赛前我们回忆过一次
好象是六、七场的样子吧
发表于 2004-5-25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原来这种事情你们这种高手也会出现呐,我还以为只有我们这种地方部队才会有啊,呵呵,这样就会有信心了!
发表于 2004-5-27 1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辩论时不公正的待遇是经常有的,上个月我们也栽在评委手中了,
现在有些评委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发表于 2004-5-28 17: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若寒在 2004/05/29 04:32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雨露说的那场比赛我也在现场,澄清一下:
第一,我觉得这场比赛及时排除了评委的因素我们也应该输。
第二,我们不是高手。
发表于 2004-6-1 15: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雨露,看到你稿子最后处,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就湿了。可能最近这段时间喝的水多了。你让我想起我的第三场辩论赛,那时刚宣布完正方得胜,虽然之前还有心理准备,但是我仍然感到郁闷。但是我能怎么样?当场哭吗?我只是机械的为正方鼓掌。主席又宣布我为那场比赛的优秀辩手,那时我连站起来向观众示谢也没做。我只是机械的拍手。我方的二辩猛的对我说对不起。我说了句算了,没事。然后我走出比赛现场。班上的人围过来对我说:“玉米,舍长,你是我的偶像。”而我一言不发,用委屈的目光瞅着他们。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大叫了几声:“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心理素质不好为什么要争着上???”可是说完了,我又想到了我方二辩在盘问阶段那紧张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唉,他也很可怜啊,出了那么大的丑。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发泄了。我只是想脱掉脚上的高跟鞋赤脚走回去。可是我不能这么做啊。
   一个星期后的晚上,我去观看复赛,途中遇到评委老师之一。我向她打了声招呼告诉她我去看辩论赛。她说:“看来你对这也比较有兴趣,你上次发挥的很好啊。”
我不知道怎么说,只是苦笑着说:“可是局势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我不知道老师能否听懂我的话,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在说上次的那场比赛中我方三辩和四辩被正方牵着鼻子走的情形。
   胜也萧何,败也萧何。日子还是一样的过。自我安慰。
发表于 2004-6-1 15: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请问各位,如果你的队友在场上都抢着发言,而又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我很头痛,我甚至怀疑有些人是为了出风头才参加辩论赛。
发表于 2004-6-1 1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一支辩论队要成为一支好的辩论队,首先要每个人对其他队友都有绝对的信赖,另外,我想每个人在总结比赛的时候,都应该先找找自己的不足吧。
为了出风头而参加辩论赛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你应该告诉他,怎样做菜能够更好地出风头,引导他走向正确的方向。
每支辩论队都会有一些发言欲望特别强的人,至于怎样与之协调、配合,就要看场下的沟通咯。
最重要的是养成一种观念:辩论队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应了比赛是所有人的功劳,出了问题就是大家都有问题;所以,总结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些什么没有做好。老是只看队友的缺点,并不利于你和你的队伍的发展。
发表于 2004-6-4 19: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其实我也认真想过了,我那次的比赛队伍简直就象乌合之众,大家对彼此都没有什么了解,而且二辩和四辩都是不同专业的,又完全没有比赛经验。尤其二辩心理素质并不过关,相信这是辩手的最大障碍,而且他们两个好象对辩论规则也不是很了解。其实每个人都发了一张辩论赛规则的。只是怎么说了,可能他们太自负了。现在想起来,好象觉得比赛前都太骄傲了。算了,不想说了。只是希望以后可以自由组队,希望自己的专业可以独立成队吧。
   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和那一场的对手成为了朋友,认识了四个志同道合的辩友。他们现在已经打进了冠军决赛,每一场比赛我都和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向他们提意见,虽然他们赢得的荣誉并不属于我。可是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啊。
发表于 2004-6-4 2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看了你的回复我有点失望,仍然没有看见你反省自己的问题。
或许没有贴出来吧。
我似乎不该多管闲事,不过还是想说一句,希望你能认真看看我在九楼说的话。这方面的苦头我吃过太多,现在见到了,就不希望有人重蹈覆辙,呵呵。
一路走好,在辩论的路上!
发表于 2004-6-5 0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有那么一场比赛,可能是我最后的一场辩论赛。我信心很满,因为准备很充足;信心饱满,因为我方实力很强大;信心爆满,因为场上的优劣也很明显……结果,我却很失望。

是评委不公吗?是评委不懂辩论吗?不是的,不会这样……场下的评委中坐着我崇敬的江平老师,怎么可能这样?

从大一时的校冠军,到现在的校亚军,我们法律系不再一直是冠军了,可是为什么我却明明白白的感到法大的辩论在退步?我很茫然……和朋友约好要拿下这个冠军,因为不能一直这个样子,不能一直莫名其妙的输,不能一直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糟蹋辩论,可是……

心有不甘吗?当然。不是不甘心那个丢掉的冠军;而是沉重的想,我的师弟师妹们,你们一定要真心的爱辩论,一定要实在的打辩论,一定要深刻的为辩论。你们会吗?你们一定,一定……

发表于 2004-6-6 12: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水同志,是不是要玉米面壁思过,你才满意?:):)开玩笑拉,其实说的我何尝没有认真思考过呢?我并不认为你在多管闲事,我始终都对我的朋友说指出你不足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你正是其中之一。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这样,该负的责任我不会逃避,不该我负的责任我会看人而定吧。当你和我转换了身份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感同身受。
当然你说的是非常有道理!!!所以决定送你一个玉米(我的最爱),然后坐床上面壁一天。
发表于 2004-6-7 2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玉米在哪里?
发表于 2004-6-8 18: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拿钱到有玉米卖的地方买:)。
发表于 2004-6-9 18: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后的随笔

若寒说的好!
参加了很多辩论赛,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对自己的队友有绝对的信赖!
辩论队是一个团体,每一个辩手都是同样厉害同样重要的,要对自己的对友有信心你才能在场上放开,你才能体会的辩论的快乐.那种快乐不是结果,而是和队友一起奋斗的过程.
真正优秀的辩手是把一支并不出色的队伍带上冠军的领奖台,而不是抱怨自己的队友.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1 04:27 , Processed in 0.0521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