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磊著: 小弟在此借用版位。如有不便请删除 今天早上可是第四届洪天赐杯辩论赛初赛,小弟有些感触,距离文松、诗敏那一届洪天赐杯已有四年了~~看看新秀队对有性无爱是否该受到遣责?三辩可是滔滔不绝,频频向对方设陷,毫不留情,主辩和二辩在自由辩是尚属中等表现,是否有隐藏实力之嫌呢?四辩在结稿时手握一张a4纸实属不雅,也显得你不清楚自己立场的底线主干,表现扣分 接着是中文系联队a对垒不绝队。题目竟然是“我国的教育制度是成功的/失败的”。我倒觉得惊喜,这样极端和倾向一面倒,甚至都没有一个平台可以比较时,这样的题目是否该考虑考虑呢?请恕我直言,这样的题目在双方激情辩论时另我刮目相看。正方想借此谈论“纯纯的教育制度、划分政策和制度、三大标准”,把渗入政治影响的教育制度抽离,只谈教育制度的方针和本质。教育制度是以考试为主干,这填鸭试是无法替代,因为马来西亚的形态和欧美国家没得相比,所用的制度自然不同。从独立后沿用英联邦政府的教育制度长达五十年,这方法已抚育千千万万的人才。如今若说它失败,得找一个方法或制度替代。正方利用这替代法先抹杀对方的失败论。 第二、成效性和适时性的打法似乎较不受欢迎。不绝队频用大专法令、固打制、本地学生无法踏进大学门槛,作为攻势。不绝队也用人才论,究竟我国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具有思考能力及创新性的吗?一语问倒了。在加上对方没加以阐述,“究竟毕业的大学生失业、没法适应社会需求”这样教育制度还成功吗?“对方所为的教育制度显得比较理想。竟以数据的表面来掩盖事实的真相,每年的大学生总数增加,却因固打制影响,成绩优越的学生徘徊海外,不愿回国贡献,请问这就是对方所为的成功?”我倒觉得不绝队似乎有些手下留情,没有狠狠地剖开正方的理论架构。 最令我觉得高兴的确是双方的结辩。不绝队的陈国强,一层一层地把正方理论摊开驳论,加上煽动民情,真诚流露,能言善巧,结稿做得很出色;反观正方的结辩也不赖,最后加以论述三大标准:公正性、适时性、成效性,来把对方理论加以对照,显分析能力较强,似乎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一招排山倒海把对方立场震碎。“请教对方的衡量标准?”“请对方说出一个的制度来替代?”“政策的偏差是执行者的问题,而不是教育制度体现出来的弊处。” 对于评审的点评,我也有少少的意见。彦豪说当教育制度符合世界的标准,难道就是成功了吗?他提出summerhill的例子。这儿,若国家的教育制度连基本条件不符和(世界教育水平标准),难么我们还能大言不惭地说我国的教育制度是成功的吗?不能以偏概全!接着...我的意见似乎会触怒别人吧?若有不对之处,请多多包涵! 这一次找到这么好的评审,真的可喜可贺。庞老师、慧娴、彦豪、凇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