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1|回复: 4

2010蘇州大學辯論節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23: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蘇州大學辯論節有感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這趟蘇州行,收獲不少。

  不得不說,國坤真的是個非常投入的教練!為了蘇大的小朋友,他這回大費周章的將交流賽一分為三:一隊是我跟邱晨,一隊是馬薇薇跟穆揚,一隊是黃磊跟哲耀……然後每隊都配上了兩個蘇大的同學,要我們活生生的打一輪三角循環。

  這哪裡是交流?根本就是找大夥兒幫他帶小孩嘛(大笑)。




--------------------------------------------------------------------------------

  但也因此,讓我發現到了一些大陸小朋友的不同之處:

  一、他們很願意表現。在討論時,即使論點還不成熟,但只要你一發問,他們也就敢講、願意講、而且會認真講──於是學長姐也比較容易從他們的發言中發現缺陷,接著去帶動觀點、激發思考。

  二、他們的配合彈性大。跟我搭檔的小朋友,我希望她一辯不要寫稿,只要試著把觀念講清楚就好──她照做。討論完,我隨口提醒幾位小朋友不能光是聽懂,而是要不斷地練習用自己的方式說給我聽──也照做,而且做的很好。

  三、他們有高度的執行力。在比賽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跟隊友說些「這個點該怎麼怎麼回」或「你等一下可以怎麼怎麼講」之類的建議。但這種建議,通常彼此都不會太認真對待,因為一來場上的情緒緊繃,二來大家原本都有要講的內容,三來每個人習慣的用詞用語各異──所以你的語氣,你的類比,輪隊友上台時,他可能會接不上口。

  但大陸同學在這方面的執行力,卻讓我跟哲耀十分驚訝。套句哲耀的形容,就是他們能夠「像MSN般」的即時表達出你剛剛建議的論點,甚至連我用的例子跟語氣,都大致能忠實反映。

  這種能力,會大幅擴張隊伍的靈活度,在我個人的搭檔經驗中,也只見過政大的楊舒婷有這種本領(厲害的是,大捲不只用申論,她還可以用質詢來達成)。

  當然,相處的時間有限,這幾點特徵未必普遍也未必全面。但對照於兩岸辯論差異,此觀察卻頗相符,故為記。


--------------------------------------------------------------------------------

  另一個收獲,是我打反她打正,這回有機會跟馬薇薇對了場結辯。

  坦白說,我私下常困擾於打「交流賽」時所該有的態度──到底是該很拚命很拚命的決勝負?還是該跟大家一起笑著回味場中的時光?是該以前輩的姿態維持高雅的切磋?還是該風趣幽默的滿足觀眾期待?

  萬一我想逗觀眾樂但對方卻想見老朋友,哪怎麼辦?

  而萬一我想分勝負但對方卻只想小切磋,又怎麼辦?

  沒溝通好,很容易失禮的。


--------------------------------------------------------------------------------

  但有了上回在南京的接觸,這次再遇馬薇薇,我認為我很清楚該怎麼做……身為同樣率性且任性(她應該是率性,但少爺是任性)的熱血辯士,這次,我就是要在自己最喜歡的領域中跟妳分個高下!

  所以申論前,我就打算冒個險,決定拋開那種互道仰慕、相互捧哏或「等一下對方辯友可能會說什麼什麼」之類的緩頰伎倆。

  所以申論時,我一邊講,一邊盯著對手,想的就是:「來啊,如果說到這個地步妳都還覺得不對的話──那就回應給我看吧!」

  所以她申論時,我一邊仔細聽,一邊腦中還不斷盤算著:「如果等一下能反駁,那我會怎麼說?」

  所以她申論完,我一邊鼓掌,一邊心裡還大嘆:「唉,就算再輪我說話,現在也只能去強調這些這些或那個那個,沒有必勝把握了。」


--------------------------------------------------------------------------------

  這種經驗,一生能有幾次?


--------------------------------------------------------------------------------

  因為還要加上隊友的表現,所以論比賽,其實兩隊的勝敗難說。

  但光比個人,少爺無疑是輸了。

  不過,輸了這一著,證明了兩件事:其一,是邱晨揣摩對方論點的能力真的很強,賽前沒更仔細地研究她的建議,是我走了寶。其二,是這個世界很大,所以少爺原來還沒封頂,還是有進步空間!


--------------------------------------------------------------------------------

  這種經驗,一生又能有幾次?


--------------------------------------------------------------------------------

  最後的收獲,來自哲耀的《瓦力二號》。這個構想,激發了我重新去完成《辯論巧連智》的雄心(唉,少爺的雄心未免也太多了)。再加上回來後,聽過了子申所構思的訓練法,深深覺得瓦力的辯題產生器,巧連智的技巧組合包,加上子申的簡易版賽制……這三者若能摻在一起做成瀨尿牛丸,似乎很有搞頭!

  辯論,終於也有能走向紙牌式遊戲的一天嗎?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23: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个少爷是谁,传闻是黄执中的博客
发表于 2010-5-24 1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来自于黄执中博客
发表于 2010-5-24 15: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黄执中大人的blog..
最近天天为了这个翻墙去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8: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可以经常转上来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08:17 , Processed in 0.0699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