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95|回复: 5

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星期五比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8 19: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正方利大于弊
有思路
主要是对反方钻牛角尖在文化侵略和扣爱国帽子的时候有什么可以引用的精彩反驳吗

我是四辩
求犀利思路

谢谢
发表于 2010-5-18 21: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侵略,爱国帽子,无聊啊无聊啊。

这个题目读上去可以说是一个事实判断句式。几千年以来,准确地说,汉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易中天先生说,五千年中华文明,最灿烂的当属儒家文化的力量。当然,他也说过,独尊儒术是不可取的,会压制别的思想,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理学之后,儒家文化的思想性几乎不再前进,而在礼教上猛下工夫。像鲁迅先生写吃人的礼教,其实儒家思想在理学时代以前可不是这样。
然而泥沙俱下,难逃干系。新文化运动中,一项关键的动作,就是大力吹捧西方文化,把传统文化彻底消灭,用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取代孔子礼像。其结果,就是几千年以来的文化被打得奄奄一息但还不至于丧命,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时间不过百年,也还形不成气候,于是就形成现在的局面——中国无文化,这是许多批判人士的共识。
走到五四运动之时,大家的观点就是要发展中国文化,但先得把传统给消灭掉。如果这个结局是成功的,我们当然可以说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即使他采取的是摧毁法。然而事实上,这个结局似乎并不成功,所以没有办法做事实判断,因为事实是混沌的。但如果从预期和希望来说,无疑外来文化是好处更大的,原因就在于,历史已经写就,近两百年以来,是西方文明和市场经济向全球扩散的时代,这是这个阶段中相对来说最先进、最实用的东西。作为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古国,如果要保持自身的地位,就一定要学习和融入到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把西方文明的游戏规则仔细研究清楚,从而对自身文化实现改良和再超越。不论东、西方文明何者更优秀,事实已经写成,是西方文明引领这个时代,是更符合时代规律的文化诉求,学习这样一个先进的东西,使中国能够重新进入世界舞台,获得竞争的资格,这是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至于什么文化侵略、爱国,这是笑话,不是辩论。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大争鸣,第一次战国时期,秦和楚不是蛮夷么?第二次南北朝时期,北朝不都是外族么,佛教的兴起又是从哪里传来?第三次新文化运动,前面已有论述。实际上,中华文明如果说到文化,核心就是兼容并蓄,以经世济民为要义,讲求实用,哪管什么自己的别人的,以华夏别蛮夷、借爱国拒绝外界,这叫冥顽。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1: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
发表于 2010-5-22 2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很早的时候曾经辩过,也是四辩,虽然当时不太成熟,不过辩词放这里供你参考一下吧。

苏格拉底曾说:我宁可不说话也不说没有逻辑的话,而对方辩友今天的表现是我明知没有逻辑还要不停地说话。但是,我们仍要感谢对方辩友,因为对方更使我们大家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外来观点,哪怕是像对方辩友那样针锋相对的反面观点,对于我方观点的进一步完善和阐述也是利大于弊的。从而是我方更坚信: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发展利大于弊。
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在今天的辩论中的几点偏颇之处:第一,对方辩友一味将文化的正常交流融合与文化侵略等同起来,将外来文化的影响等同于对民族文化的毁灭性打击。对于对方辩友忧国忧民的情绪我们表示十二万分的钦佩。但对方辩友的忧虑背后时理性思考的欠缺,是对民族文化强盛生命力的无视,是对民族文化命运的过分悲观。第二,对方辩友一直说不反对外来开放、不反对吸收外来文化。但对方辩友一直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要主动去吸收弊大于利的东西,那无异于是服毒自杀啊对方辩友!
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文化发展具有历史性。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文化亦是如此。求同存异,文化的发展本身即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世界上有古希腊学习亚洲文明而强大,文艺复兴吸收罗马文化而繁盛,而中国有汉唐开放而盛,也有明清因闭关锁国而衰。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表明,只有开放地吸收外来文化,民族文化才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对于外来文化去粗取精地吸收时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也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走向。我们追问,在新世纪的地球村里,开放的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呢?联合国文化政策大会上我们这样回答世界: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时发展。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三,外来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时必须的,其弊大于利的结果也是注定的。季羡林先生告诉我们:“没有文化交流,人类社会就无法进步。”外来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文化健康成长的有利促进。当然,外来文化可能激起惊涛骇浪,也可能带来阵痛,但我们相信,经历过风雨洗礼的海燕会更坚强,经过海浪冲击的鹅卵石会更美丽,而经历过外来文化影响的民族文化会更加灿烂辉煌!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顾几个世纪来的世界文化的广泛交流和传播。我们惊叹外来文化带来民族文化怎样的崛起和飞跃,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碰撞中才能突飞猛进。我们并不是相信外来的和尚都会念经,但我们坚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东方必须有一个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在外来文化的指引下,积累新知,收获新生。最后,请允许我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陈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要用它寻找光明!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4: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果然比较适合犀利风格、
这个不太合我、
谢谢,我比赛完了
发表于 2013-5-2 21: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有急用,可以麻烦把你的辨词发我pp邮箱吗?  1641742904@qq.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5 16:17 , Processed in 0.0801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