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47|回复: 6

正方:大学生择业应该以个人需求为先;反方:大学生择业以社会需求为先;我是反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 17: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0-5-3 20:47 编辑

我们后天辩论,正方是:大学生择业应该以个人需求为先
反方是:大学生择业以社会需求为先
我们是反方,请各位高手给点意见!谢谢!!
发表于 2010-5-3 2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短消息中提及的三点主线,我个人认为框架还是很好的。对此,我只想做一点点修饰:

对于第一点,我们可以说成“在选择定位时”。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光考虑自己想要什么,按照楼主的想法,那个根本无法在双向选择中被社会选择;我们只有针对社会的需要,在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对于第二点,我们可以说成“在就业工作时”。我们工作,需要工作岗位为我们提供发展的平台,也需要工作单位为我们提供养家糊口的工资。那么,社会凭什么给我们这些?还不就是基于我们给社会带来了财富吗?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对于第三点,我们可以说成“在成就事业时”。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成功时,并不是按照她/他自己是不是满意来评价的。如果是那样,连侵华日军都算是成功楷模了,因为他们“成功”地在南京杀掉......人。所以说,我们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评判的。那些名垂千古之人,大多是推进了社会某一方面的变革和进步。

综合以上三点,不论是在“选择定位”、“就业工作”还是在最终“事业成就”之时,都应当以社会需要为先。

之所以这么建议,是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性辩题。而比较性辩题往往需要搭建比较标准。简单说来,就是要让几个分论点能够相互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论证框架,而不宜零散。


至于楼主询问,有没有具体的例子。我想,上述三点中应该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例子。针对第一点,例如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就要求懂政治、讲政治,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政治、也不爱讲政治,却偏要凑热闹去考公务员,这就是没有注重社会需要、仅仅考虑个人需要的错误,结果也难免在笔试环节就被淘汰。针对第二点,例如外企的高工资,不是每个人想去拿就可以拿得到的,我们必须要符合外企的用人条件,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只有满足了这个社会需求,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个人需求。针对第三点,我们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必须为社会做出社会所需求的贡献,例如在教师岗位,就要让自己的学生学到知识和本领,只有如此,才会被人们认定为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以上,匆匆回答楼主的两个问题,不知是否符合楼主的要求,仅供楼主参考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9: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的答复,很详细!希望版主能在攻辩和自由辩论给点建议,谢谢!
发表于 2010-5-4 10: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高手,也好久没有思考了,过来做一下大脑体操,希望能给你一点帮助
如果是攻辩,我的考虑是这样的:攻辩的问题设计大概是三个,围绕你的理论三点,首先可以询问对方大学生就业到底是为了什么,也就是你们双方的冲突点,成功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个人的感受还是社会的认可,理论上来说是两者的结合,但是哪一个更多一些。
三层问答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是大学生择业到底是为了什么,回答方向一般是两个,
A.一个是就是就业,延伸下来就是那么就业是为了什么,成功,人生发展,或者实现价值,或者糊口温饱,那这些目的是由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决定的,还是个人价值决定的,也就是说是你对社会有多大用来影响的还是你自己感觉好的才能达到这些目的,结果不言而喻,可能是你对社会有多少用,那你对社会的有用性可能是社会决定的,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
B。二是满足个人的主观需求,这个比较麻烦,那延伸下去就是个人的需求如生存、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来决定,但是一个大学生的择业和人一生的职业规划并不完全相同或者说相等,因为人的终生发展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但是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不断地在个人价值方面奋斗了很多年,他们充实自己的实力,通过社会的各种资源实现了他们很多的个人价值,但是他们对社会的价值,也就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在正式就业之前,也就是在择业阶段并没有实现,换句话说,他们也想统一,但是个人价值过多,社会价值过少,无法统一协调,所以他们的初期择业,在他们真正职业人生的早期主要是将他们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提升上来,使他们的两个价值能够统一。可以根据这个思路追问下去,三个问题的初步想法是这样的,首先还是择业的根本目的,如果是满足个人需求,那么你的个人需求从何而来,从什么地方满足;拿出本质,个人需求的满足实际上是你利用社会资源的满足,那么为什么社会资源会满足你的需求,实际上还是因为你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所以社会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基础和起点,所以初期择业,这是我对大学生择业的一种理解,应该满足社会需求,并以它为主为先,才能实现个人要求。
自由辩论,从两或三个角度足够了:
1。个人需求的满足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础,所以在实现的顺序上来说,满足社会需求为先。也就是定位的问题
2。满足社会需求能够推动你初期的人生发展从社会得到更多、更合理的资源,这也就是就业的目的。
3。从人生发展来说,刚踏入职业社会的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应该为未来两个价值统一服务,这样才能使得两个价值最大化,而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极少,有用性体现不足,所以择业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先
另外,先可以从主要的角度来说,同时适当以时间序列的角度考虑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3: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还说不是高手,太谦虚了。。。
如果在自由辩论时用西部大开发需要人才和近年来出现的公务员扎堆现象,我们该怎样提问逻辑性比较高?
匿名  发表于 2010-12-3 15:34:33
正好在打这个辩题,给你提供一些正方思想。刚才那位高手说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基础,那么是不是我要想实现个人需要,必须先实现社会需要?这就成了一个很明显的缺失比较了。反过来说,我去满足社会需要肯定是因为社会先让我满足了,那我可以说个人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基础。如果社会没让我满足我的需要,我就不会去满足社会了,而会去报复社会。
而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取得了足够多的社会价值这句话,我也不是很认同,既然我们已经取得了足够多的个人价值,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考研?考博?为什么找工作还是很不容易?大学这样让我们缺乏很多社会价值是不是大学的失败?
最后说一下,辩题的主体是大学生,个人需要是一个决定因素,社会需要有很多种体现,具体到哪个地方还是要通过个人需要去决定,哪里能让我人尽其用且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就选择哪里。
发表于 2012-12-30 1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 113.142.17.x 发表于 2010-12-3 15:34
正好在打这个辩题,给你提供一些正方思想。刚才那位高手说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基础,那么是不是我要想实现 ...

您好,能不能给我提供点儿大学生毕业就业应以个人需求为导向的资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02:26 , Processed in 0.0672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