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steambear在 2004/05/15 10:52pm 第 1 次编辑]
A组决赛 9月26日,北京。阴有中雨,降水概率80%,偏南风二三级,最小相对湿度70%,最高气温19℃。 正方:中山大学(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主教练:任剑涛 队员:张君、黄磊、马薇薇、薛乐 反方:世新大学(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领队兼教练:游梓翔 队员:梁佑诚、黄靖雯、黄执中、庄智凯 点评嘉宾: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赛果:正方931分,反方930分。正方中山大学胜。优秀辩手:反方3号辩手黄执中。 A组最佳辩手:世新大学黄执中。冠军:中山大学。 立论阶段: 正方张君:首先做了概念的界定,然后在两个方面用了四个点来论证顺境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条件。例如,顺境能更好地让人的身体、心志等得到发展。由于中山的这几点论证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我不再多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山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逆境提供的是面对问题,顺境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条件。还有一点,强化逆境的压力,把逆境说得很可怕,说逆境很可能就把人压死。这两点也是中山攻防的核心。 反方梁佑诚:首先也是概念的界定,然后提出了逻辑底线。世新对逆境和绝境做了区别,说不能把绝境和逆境混为一谈。再后,世新从人生历练,人生阅历的丰富,拓展人的视野,刺激人的浅能几个方面论证逆境更有利于人的发展。世新的“人生需要‘经历’才能成长”成为世新攻防的核心。
盘问阶段: 反方庄智凯问正方马薇薇:从一个猜谜游戏开始,说是人生就像这猜谜,第一轮猜中是顺境,猜不中是逆境,如果我们第一轮就猜中了,就永远不可能知道其他筒子里有什么东西,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我们需要逆境,只有逆境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经历和风景。反方在这一轮的盘问中问题设置得不是很清楚,观众如果不自己思考很难清楚地知道反方究竟是要表达什么意思。相反,马薇薇在这里的回答又是比较出彩。(当然可能有朋友会说她的东西是场下准备的,但是我要说,她表现真的很不错。)不过马薇薇在这轮回答中也出现了一个漏洞,那就是有模糊顺境和逆境定义的嫌疑。照马的意思,很多逆境都可以定义为顺境。这是一个小漏洞,不过很遗憾的是反方在后来的比赛中一直没有抓住这点来打。后面反方还提了一个辩论准备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双方都不是很出彩,我也不再细说,留给朋友们看转播的时候再欣赏。 正方黄磊问反方黄靖文:正方也是从游戏出发,提出了一个类比:方便面能让人活下去,却不是很利于人的身体。同样,逆境就象方便面只能满足生活一样,他只能为我们提出问题,但是它不是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因为逆境不能很好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条件。在这一轮盘问中双方都不是很出彩,我也不再细说。 驳论阶段: 反方黄执中:接着盘问猜谜问题,提出“猜谜可以三个都猜有”,(马当时说的是:我可不可以猜三个都有?)“但是人生却不能什么都要”,因为我们在人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黄之所以要再提这个猜谜问题,是因为马当时的回答很出彩,现场效果很好。)黄同时拿出一个很好的类比——阿甘的巧克力。他说:人生就像吃巧克力,各种巧克力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处于顺境的孩子往往能最快地选到自己想要的巧克力,处于逆境的孩子却要经过很多次选择才能得到他想要的那种味道的巧克力。黄试图通过这个类比来说明:我们一旦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巧克力,我们便不再能有机会去品尝其他巧克力的味道。而我们人生还是需要这样的经历,有这种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味道,我们才能很好地成长。接着,黄反驳正方的立论,提出顺境不一定能有利于身体和心志等的发展。比如,身体上只有得过病才能有抗体;富人的身体不一定比农民好。如果一个老师一直给学生高分,那学生要怎么来成长?孩子的品德问题,如果一个孩子老是打破花瓶,家长却不断原谅,在这样的顺境中孩子的品德会怎样发展? 正方黄磊:指出有些经历会很成问题,比如品尝化学元素很可能会中毒。然后指出反方就是把逆境和绝境模糊了。在此基础上,正方提出逆境只能满足生存,不能有利于发展。这就好象毒品,毒品可以治病,但是毒品对身体却没有好处。这就是逆境带来挫折,顺境却带来了解决挫折的条件。 对辩: 正方薛乐VS反方庄智凯:正方从暴力家庭中孩子心理变态的多这个问题出发;反方则说绝境不是逆境;正方接着说破碎家庭不是绝境。在这个问题中,双方的交锋落在了逆境的定义问题上。在这轮对辩中,值得注意的是反方一再逃避了正方对逆境定义的一再追问。可能反方认为自己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但是我们认为,在正方一再地追问下,反方应该至少再进行一次清楚地解释,或者解释为什么不必再解释。在后来的“西游记的磨难”问题中,双方体现出了很好的应变能力。 正方马薇薇VS反方梁佑诚:正方提出:武松可以打虎,假如是我,我却可能在遇到老虎这个逆境中被老虎吃掉。反方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成功与成长的区别。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进行下去。正方接着继续追问绝境和逆境的根本区别。最后双方的交锋落在对顺和逆的定义上。 提问阶段: 余磊问正方薛乐:对比暴力家庭是逆境,天上掉馅饼的家庭就应该是顺境,这样的顺境怎样来有利于人的发展。正方薛乐:顺境也有不利于我们发展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更好的发展。 王慰卿问反方梁佑诚:什么是逆境什么是绝境?在你们定义中无法承受的逆境就是绝境。反方梁佑诚对绝境和逆境重新进行了界定。 路一鸣问正方黄磊:正方一直说解决困难需要条件,但是解决困难不仅需要条件,还需要能力,还需要经验,我们的能力由什么来得到?我们的经验从哪里来?正方的回答有些偏。 蒋昌建问反方黄执中:无数的英雄烈士创造顺境为了什么?扬振宁为什么要创造顺境?黄的回答很出彩:父母当然是希望子女能过得很好,当然不忍心我们生活在逆境中,但是父母创造的顺境不一定有利于我们的发展。相反我们要很好的成长,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寻找逆境,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父母或者是英雄烈士给我们创造的顺境。 自由辩论(我只记录下几个出彩点): 正方:反方是故意去选择错误的道路去证明道路的错误。 反方:我们都愿意去选择顺境,但是伟人却是在逆境中出来的。 “朋友插两刀”问题。 “孟母搬家为什么?”正方试图说明孟母搬家正是意识到了逆境不利于孟子的发展。反方回得很好:孟母正是经历了这样的逆境才知道搬家。 结辩: 反方黄执中:黄的结辩一如即往地感染力很强,仅仅抓住“只有丰富的经历,我们才能成长”这一论点并针对正方提出的“逆境面对困难,顺境是解决问题”提出:不是自己的成长解决问题,是朋友的帮助解决问题!父母心是父母心,成长是成长,其他所有人的帮助,都不可能是我们自己的成长! 正方薛乐:薛从“逆境可能把人压死”入手,接着再次指出对方的“逆境”定义混乱。后来又再次迎合观众:我们要谈的是老百姓,不是一两个天才伟人。 http://www.smjl.net/2003/a7/a7-04.jpg 正方中山大学队 http://www.smjl.net/2003/a7/a7-05.jpg 反方世新大学队 http://www.smjl.net/2003/a7/a7-14.jpg 最佳辩手黄执中 http://www.smjl.net/2003/a7/a7-02.jpg 主持人沈冰和张泽群 http://www.smjl.net/2003/a7/a7-03.jpg 提问嘉宾 http://www.smjl.net/2003/a7/a7-06.jpg 开场锣鼓 http://www.smjl.net/2003/a7/a7-08.jpg 正方张君在立论。 http://www.smjl.net/2003/a7/a7-09.jpg 反方梁佑诚在立论。 http://www.smjl.net/2003/a7/a7-10.jpg 反方庄智凯在盘问正方马薇薇。 http://www.smjl.net/2003/a7/a7-11.jpg 正方马薇薇在回答反方庄智凯的盘问 http://www.smjl.net/2003/a7/a7-12.jpg 正方黄磊在盘问反方黄靖雯 http://www.smjl.net/2003/a7/a7-12.jpg 反方黄靖雯在回答正方黄磊的盘问。 http://www.smjl.net/2003/a7/a7-14.jpg 反方黄执中在驳论。 http://www.smjl.net/2003/a7/a7-16.jpg 正方黄磊在驳论。 http://www.smjl.net/2003/a7/a7-17.jpg 正方薛乐在与反方庄智凯对辩。 http://www.smjl.net/2003/a7/a7-20.jpg 反方梁佑诚在与正方马薇薇对辩。 http://www.smjl.net/2003/a7/a7-21.jpg 余磊在向正方薛乐提问。 http://www.smjl.net/2003/a7/a7-23.jpg 王慰卿在向反方梁佑诚提问。 http://www.smjl.net/2003/a7/a7-25.jpg 路一鸣在向正方黄磊提问。 http://www.smjl.net/2003/a7/a7-27.jpg 蒋昌建在向反方黄执中提问 http://www.smjl.net/2003/a7/a7-32.jpg 正方黄磊在自由辩论中。 http://www.smjl.net/2003/a7/a7-36.jpg 评判团退场评决时,沈冰在主持有奖问答活动 http://www.smjl.net/2003/a7/a7-37.jpg 沈冰在现场采访一个问题的答案——胡渐彪。 http://www.smjl.net/2003/a7/a7-38.jpg 杨振宁先生在做现场点评。 http://www.smjl.net/2003/a7/a7-43.jpg 两位主持人现场采访A组最佳辩手世新大学队黄执中 http://www.smjl.net/2003/a7/a7-44.jpg 世新大学队黄执中接过A组最佳辩手奖杯 http://www.smjl.net/2003/a7/a7-45.jpg 正方中山大学队以931:930战胜反方世新大学队,夺得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 http://www.smjl.net/2003/a7/a7-46.jpg 世新大学队游梓翔教练接过A组亚军奖杯。 http://www.smjl.net/2003/a7/a7-47.jpg 中山大学队任剑涛教练接过A组冠军奖杯。 http://www.smjl.net/2003/a7/a7-48.jpg 弗莱堡大学队的四位选手在演唱歌曲 http://www.smjl.net/2003/a7/a7-52.jpg 景风玲、王平与各队辩手共同表演小品。 http://www.smjl.net/2003/a7/a7-55.jpg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队王莹、谢尔盖表演配乐诗朗诵“雨巷”。 http://www.smjl.net/2003/a7/a7-58.jpg 田震在演唱歌曲。 http://www.smjl.net/2003/a7/a7-61.jpg 伴随着歌曲“今夜无眠”,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落下帷幕 http://www.smjl.net/2003/a7/a7-62.jpg 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中山大学队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