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蜡烛点灯 [公告]下面进入最精彩的 3、自由辩论 阶段: 由正方开始,双方交替进行,一方发言需先打1获得发言权,然后进行发言,1不得和发言同时打出,发言需一次结束,不得分多段发表,单人次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min,不得抢答,承让请打2,违反规则首次进行警告,两次警告则禁言5分钟。 自由辩论不用打0 [副]-蜡烛点灯 [公告]有请正方。 逝去的狂风
请问如果在未来世界里,我们的科学发达了。可以预知犯罪动机,那么我们会不会因为你没犯罪而有动机而去抓捕“罪犯”呢?那么我们的效果评定在哪?? 反方一辩-痞子
正如您看到一个抢劫团伙正准备实施抢劫,他们有抢劫的动机.您是等到他们抢劫后对社会照成危害这个效果在去实施阻止呢?还是在他们尚未造成危害就把他们的罪恶扼杀到摇篮当中呢? 逝去的狂风
但我们不是说在犯罪现场的问题``` 反三-八无书生
我们今天的辩题是效果是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动机是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对方辩友说的行为还没发生,而我们今天的辩题是在行为发生的前提下来讨论的,请对方辩友不要离题,谢谢。 另外对方一辩在立论中强调说他们主要*效果来判断,言外之意是也需要*动机了,那么您的标准到底是效果还是动机呢?我们知道熊掌和鱼不可得兼,而对方您是时而得熊掌,时而得鱼,这样的理论我们怎么能信服呢? 会唱歌的猪`
对方辩友有一点请您注意,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评价善恶,不是预测善恶~~~~您预测犯罪的时候,犯罪行为还没有发生呢!!要怎么评价一个没有发生,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啊??所以偏离题目的是对方辩友您啊~~~~ 漫天红雨 ”04228--一辩 请问如果在未来世界里,我们的科学发达了。可以预知犯罪动机,那么我们会不会因为你没犯罪而有动机而去抓捕“罪犯”呢?那么我们的效果评定在哪?? “这是自由辩第一次发言,先离题的明明是你们啊,请对方解释,什么是抢劫未遂,为什么抢劫未遂也要受道德谴责? 会唱歌的猪` 对方辩友,抢劫未遂和梦想抢劫是不是一回事啊??请问,如果动机是评价善恶的标准的话,我坐在电脑前打字给您看,这个行为是善还是恶?? 漫天红雨
当然不一回事了,梦想抢劫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我方一辩立论早已强调过了,不过整天梦想抢劫应该也不是什么善事。对方打字为了切磋提高,当然是善事了。倒要再问对方辩友,人的行为是否可以预测?为什么? 会唱歌的猪`
对方辩友您也知道抢劫未遂和梦想抢劫不是一回事,可是您知道为什么吗??二者的区别在哪里??严格的说,梦想抢劫才识真正没有行为只有动机的抢劫呢!!对方辩友您判断我是在做善事,您的依据,不也是因为我在切磋提高吗?? 不过,您是怎么知道我在切磋提高呢??我怎么没有这样的想法,你却先有了??我的动机是如何被你识破的?? 反方一辩-痞子
难道对方辩友没有想提高这个动机您的辩论水平就能提高吗?对方可谓神呼奇神哦~ 再次请教对方辩友了,对方一辩在立论中强调说他们主要*效果来判断,言外之意是也需要*动机了,那么您的标准到底是效果还是动机呢?我们知道熊掌和鱼不可得兼,而对方您是时而得熊掌,时而得鱼,这样的理论我们怎么能信服呢? 逝去的狂风
难道我们善恶就是要鱼和熊的问题吗?我们在事先就说明了动机意识是在人为载体的前提下来说的,是不是我们说明了人的行为艺术的不一致性呢?我们的效果意识因素没有动机的不可预测性来说的,对方不要混淆视听` 反三-八无书生
第一,对方还是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您说主要*效果,那就是有次要了?既然有次要,那就是两个标准了,如果是两个标准了,那么到底是效果还是动机呢? 第二,对方一辩说因为人的动机不确定,所以我们就不能用动机作为标准,那么我就不明白了,随机过程这门课程是研究随机变量的,具有不确定性,难道这我们就不采用随机过程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标准了吗? 以上两个问题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谢谢。 会唱歌的猪`
对方辩友,我没有想通过这个行为来提高我的能力的动机,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有他的价值了啊,正好说明我方观点,效果评价嘛~~~~您好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您不知道我的动机,是怎么通过我的动机来评价我的行为的??想当然吗?? 反方一辩-痞子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有他的价值了啊" 对方辩友这句话是不是告诉大家 对方今天是来营照一个效果来了呢? 对方辩友曾经把董存瑞炸碉堡这个行为视为效果?对方辩友是不是告诉我们我们吃饭睡觉是效果,读书写字是效果,辩论也是为了效果呢? 那我们岂不是为了效果而活啊~ 逝去的狂风
活不活能判断好坏吗?? 那我们的题目在那里?对方不要把题目主旨拉远了`` 漫天红雨
对方一辩的:“我们的效果意识因素没有动机的不可预测性来说的”非常高深,令我思索再三。我们一辩立论早已强调过没有行为的善念不在我们讨论,对方为什么还强加给我方呢?对方是不是在说动机不能被行为体现啊?对方能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要防微杜渐么? 会唱歌的猪` 对方辩友,我们辩题要求我们讨论行为的善恶,而不是人心的善恶~~~行为是前提啊~~~~防微杜渐的时候也许是需要动机,可这时候行为都不存在,它有善恶吗??不是我们一味强加,是对方辩友屡教不改啊~~~ 反三-八无书生
我方也承认行为是前提啊!但是行为就等同与效果吗?行为包括动机和效果,正如包子包括皮和馅,皮是效果,馅是动机,对方辩友难道能把皮就等同于包子吗?煮出来是片汤啊! 另外请问北京的非典研究人员在研究非典病毒时候不幸感染,并且流传到安徽,造成了不好的效果,请问非典研究人员是做恶了吗 会唱歌的猪
既然行为是前提,那么为什么还要反复的提出防微杜渐,预测犯罪之类行为根本没有发生的例子??我刚才提的关于我现在的行为善恶与否的问题,也正是为了说明,行为的动机外人根本无法了解,也就无法评价,只有效果是客观存在的,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 反方一辩-痞子
刚才记得对方辩友提到了行为是前提,看来对方辩友是否还为查明行为的概念吧.这句话正是我要想对方说的'不是我们一味强加,是对方辩友屡教不改啊'请对方早日认清动机才是评价善恶的标准啊~谢谢. [副]-蜡烛点灯
[公告]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对决 和观众的支持,自由辩时间到此结束,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