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8|回复: 10

[原创]当学校缺少发展辩论土壤的时候新手总要依赖师兄师姐的时候,操心又是为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4 16: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今天这个年代.自己的学校缺乏发展辩论的土壤.做为一个队长为了自己的队伍搞辩论真的不容易.也许以下的文章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想在坐的各位.知道当一班执着辩论的人.在没有支持.只靠热情.新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做为我们相对学校内老一辈的辩手是如何帮新人做准备的.全文为下发上场辩手最后的资料,比赛是在3天后进行.但到现在辩手们都没有形成默契.本次比赛为4v4的全女阵容对辩.当上场只是读搞.当为了完成学校任务而打辩论,最为一个热爱辩论的人又是何等的悲哀.以下文章为本人半夜搞出来的.为了体现出最最最真实的一面.我没有对文章的一些错字做出修改.观点立的也比较乱.(新手.)还请在坐多多指教吧.对于各位高手不要见笑……流程是按照自己学校的.和大家打的不同的话请原谅.

本场比赛的题目
正:校园文化应由学校建设
反:校园文化应由学生建设

我方观点是:校园文化应由学生建设

原文:
(全部给我抄成小纸片.(因为是可以带稿的).不管哪一辩我这写的你都要记住,晚上写的..不通自己改通一下.按自己的习惯说出意思.)
你们啊//不知道怎么说啊//昨天交给我稿.怎么连我给你们准备的资料里面的很多很基本的你们都没用啊.我都没眼看了.都给我处理了.你们写的东西怎么和人辩啊.你们可要给我都读流利啦.我星期三中午12点你们吃了饭来/2118要检查)
|
赵嘉一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台湾学者....说过:"学生在学校里面构建了文化的价值行为体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教授也说过: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而学生是承传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载体.
所以啊对于对方辩友今天简单的给我们大家拿字典来读,给我方辩题限环境,讲特殊,套概念很显然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我方是不能够苟同的.同时单单的讲定义的话是很难给我们今天的辩论题给予一个多角度,深层次,有内涵的分析.
我们来看看今天的题目.其本质讨论的就是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怎么才能建设好?到底谁能最能建设好?该建设成什么样?这一类问题.这些都必须通过我们必通过辩论来解决的.
经过对题目的分析.我方认为今天要与对方辩友讨论的本质在于.在我们当今创新教育的时代里.我们应该为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认识的,发展的,校园文化的价值观要通过谁.
  
我方认为学校文化的建设的责任必需由学生来承担.理由有三
第1.学生是校园文化的最终消费者.影响者.发展者.建设者.
学生对校园文化认识的高低,精力投入的大小,关注的程度,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校教人育人的成功与否。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学生有组织的,有目的.有思想的开展活动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可能搞好的。
同时.在一代一代学生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惊奇的发现在高等院校里面.学生的思想自由程度越高该学校的校园文化水平越高.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学生思想高度与学校文化水平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经过教育界的分析,这是因为只有真正的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自己的文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属于学生.所以对于对方辩友简单的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文化这么样的逻辑是不科学的.
第2.学生投入了什么?这个是对方辩友一直在回避的.因为您们告诉大家.学校投资了很多物质啊..但是我方就有个疑问啦.对于一种文化而言,得确需要物质投入,但是您方无法解释为什么物质能一下变成了文化我们知道校园文化这是精神范畴的东西啊?现实告诉我学生之所以是校园文化的最终建设者.是因为任何一个宣传校园文化的活动都必须学生投入相当的精力,这精力不是说一两个人..一小部分人.或学校能生产出来的,我们的学校提供设备啊场地啊,这些都充其量给我们的大学生活搭建一个舞台啊..最终舞台上表演什么,表演的怎么样.最终取决于我们的学生这些演员啊.
3.现实是残酷的,今天要讨论这个辩论题目终究要回归于我们学校的现状.校园文化是一个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文化.学生也是校园文化最终的消费者.影响者.发展者.建设者.为什么今天我们学校的有很大一步分活动没人参加呢?是学校的出发点不好呢?还是单纯的组织者组织不好呢?其实这些只有真正贴近我们的需求.贴近时代的发展.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改变我们为了搞活动为了应付检查为了应付任务的错误思想.我们才能发展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也只有真正树立一个良好的学生学习知识文化价值观,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古语有云:求人不如求己.当我们还单纯的等待一个没落的校园文化带给我们"希望"的时候.请大家好好反思一下.现在开始我们是否应该为拥有自己真正,能学习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校园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超出三分钟,可按实际需要叫你坤师兄帮你修改,我明天要去考证.你们不再不好好准备啦)

攻辩环节:
李菁2辩问题起来一定要说...友请对方//辩)注意你们的礼仪啊///

(1)请问教育资源是如何转化成教育文化的?
(2)教育文化是否就是校园文化?如果是的话.请解释两者关系(补:教育文化和校园文化是两回事>>.错)
                           如果不是的话,请解释两者区别
(3)请您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校园资源如何转化成校园文化资源(补:你们必须给校园文化资源下一个定义


吴笳潆3辩问题:不用紧张的.第一次上场尽量放松
(1)当您觉的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健康或这本来没有体系您会怎么做?
(2)面对多种的校园文化,请您给我们做一个解决?例如今天我喜欢游泳,对方同学你喜欢打球.你认为谁的兴趣更适合做为文化发展/(补回答技巧:您喜欢打球可以去游泳俱乐部..我喜欢打球我可以去兵帮球,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学校的这些俱乐部部都是由学生自己组建的,可见我们的校园文化是可以融合广大学生兴趣的校园文化,同时我们之所有有这样的校园文化是我们的学生一代有一代的积累出来和建设出来的
(3)对于校园文化的创新您方是如何理解的.您方认为校园文化应该由谁来创造.

怎么回答别人的问题你们就自己看着办吧


赵嘉一辩小结:
谢谢主席.经过与对方辩友的短兵相接.我方对正反存有几点疑问
(1)根据我方提出的创新意识有由来,与其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对方辩论友无法解释.今天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过学校为校园文化提供必要的支援,但请对方明白提供与建设是同一个概念吗>比如今天批发商提供我原料给我制造面包.请问我们能说是批发商制造了面包吗?不能否定我的劳动吧/面包可是我做的耶/.
(2)对学生有兴趣性的选择不同的兴趣.同时影响了在校园文化中不同文化的占有比例您方无法进行明确解释.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有目的的参与或进行某种活动.是受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学习条件.生理因素等多方面构成的.所以单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倡导的.很显然为什么不同人数比例.您方无法解释.
(3)还是要回到我们今天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去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这是因为学生的原因啊.如果一个活动欠缺实际性,就会严重的脱离学生的需求自然没有学生参加了..所以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是不以学校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最后,请对方辩友在自由辩论阶段能于我们开门见山解决以上问题.


自由辩论环节(请注意423132314321234……的顺序)千万注意时间///只需要适当简单的反驳,没必要在任何一个点上和对方纠缠.

王宁第一问:
a不用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实践出真知?请问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我们实践什么出真知?
b 对方设问的情况下:会问你什么叫建设>你去查下字典(现代)..最后补这句:我们之说所以说学生是最终的建设者在攻辩环节2辩已经解释的很清楚.对于学校的投入的物质和帮助我们是肯定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学生建设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的动摇.
第二问:对于学生影响校园文化的潜在能力您方是如何看待的.
第三问:您方提高学生对于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不是主导.请向大家证明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积累到知识创新对于校园文化的巨大贡献您方是如何解释.

赵嘉第一问:请对方辩论解释一下在校园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创新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问:当我们发现校园文化不适应我们的需求.请问如果我们做为一个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不及时的主动的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其后果对方辩论有想过吗?
   第三问:您方认为校园文化给予了您什么?

李菁和吴笳潆你们就看这办吧
//遇到回答不上的/////就说自己的看法啦//比如说在顺序要有哪个人不会回答..就回说的站起来…比如此而已4231  到了3的时候,3不会回答.回回答的起来回到.接着继续按顺序下去..就是1回答.例如.2帮3回答了..仍然是1接着说..切记不要抢..到谁谁不会的话..就把手无指手放在台面示意.会的在站起来//切记避免冷场>

王宁问题预搞:不理人家说什么..如果说问的问题你觉得和我帮你准备的下文有关系的你就站起来读..如果第一个有关系就第一个读.地二个有关系的你就第二问题问了才读.

谢谢这位观众的提问;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过学校能为我们的学生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材料啊.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设者.只有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运用我们的创新思维.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我们坚信在知识的荒漠上我们校园文化的种子会在我们的用智慧做土壤.用汗水灌溉下.成长发芽.当我们倾尽全力的时候.我相信会更多的人会因我而感动.更多的人会加入学生建设属于自己校园文化的行列.一个贴近我们的校园文化将不是梦>谢谢.


4辩稿:
谢谢主席.
其实经过了今晚的辩论比赛.我们发现了一样东西.当校园文化这个主题以辩论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做为一个比赛的参与者我们就是培正辩论文化的建设者.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合理的使用了学校给我们的资源.今天这个辩场是属于我们学生的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虽然对方辩友今天给我们做了很多也许没有的假设.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今天做到.很多事情在没有老师的时候做到了.或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前没有的我们做到了.学生的力量我们是不能忽视.面对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是好的是坏的.是需要我们定义的.如何发展校园文化.如何承传优良传统.发展寄往精神.这不是只能学校做的事情,建设文化不是学校的特权.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自己最清楚是否最适合自己.就像属于学生的校园文化只有学生最有资格建设.只要不是学生建设的校园文化.无论它是何等的贴近学生,.终究会与学生有距离.今天我方同时也强调了一个问题就.也是希望在座能反思的一个问题.没有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能叫做校园文化吗/答案大家是清楚的,不能.我们说脱离群众的是错误的.同要脱离了学生的校园文化我们是必需改正的啊.今天.对方辩友给了我们一个看来很合理的逻辑.他们告诉大家.说学校管理很重要啊..为什么重要呢.说学校不管的话..会乱啊.但是怎么乱啊/.他们只是告诉大家一个是没有目的性一个没有组织性啊..但他们并没告诉大家那是他们的假设啊,现在我们看到什么.有时候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开展的更好啊/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有的老师的水平是有限的..我们有一句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啊.如果说搞一个活动能请到专家的老师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发现很多事情是事与愿违啊.有的老师不懂装懂啊//为了面子/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活动不搞也就算了,,一搞效果反而更差.所以我们更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最后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还是请对方辩论放下对自己.对学生的成见.与我们一起建设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吧.谢谢

你们要算好时间..练下每一个环节..太长的话..叫你坤师兄改..每人吧自己的部分抄成小纸.尽量的脱稿..

现在时间4月11日am2点22分/////郁闷啊//我还要复习啊//好好珍惜啊//不要对不起我啊


最后..还真搞不清是我比赛还是四个女生比赛啦...唉.....心痛啊....


[/watermark]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6-27 14: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当学校缺少发展辩论土壤的时候新手总要依赖师兄师姐的时候,操心又是为何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学术前沿,辩论理论探讨转移过来的!

发表于 2006-8-3 23: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当学校缺少发展辩论土壤的时候新手总要依赖师兄师姐的时候,操心又是为何

顶一下

是不是应该放放手啊?

发表于 2006-8-9 11: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当学校缺少发展辩论土壤的时候新手总要依赖师兄师姐的时候,操心又是为何

我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觉得培养他们兴趣很重要~然后,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来~``
发表于 2006-8-14 0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当学校缺少发展辩论土壤的时候新手总要依赖师兄师姐的时候,操心又是为何

   新生一开始是需要学长进行引导的,尤其是辩论的理念和一些思维方式。当然新生打比赛总会有不完美的地方,谁又是一开始就是出色的辩手,只有在不断的比赛中获得经验和财富,不断的纠正自己的错误,改进自己的辩论方法。作为学长则应该是引导取代原来的代劳会更有效果的提高新生的能力,指出一些错误,让他们自己修改。在现在这样辩论环境不优的情况下,身为前辈就更有一种责任把辩论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新生能够产生对辩论的热情,从辩论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发表于 2007-3-12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当学校缺少发展辩论土壤的时候新手总要依赖师兄师姐的时候,操心又是为何

新手也想要如此,奈何学校要的却只是赢比赛
发表于 2007-3-18 21: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当学校缺少发展辩论土壤的时候新手总要依赖师兄师姐的时候,操心又是为何

体验过一次辩论的快乐后,应该会积极很多吧。。。。

 多大几个有趣的辩题,新手在没有土壤的条件下成长,兴趣是第一

发表于 2007-10-27 18: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学习。。。还是要放手哦
发表于 2007-12-15 17: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还是让人有自主发挥空间的好
发表于 2009-1-15 16: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师兄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啊!”) P8 o, i, G# l
新人更需要成长的空间啊!
发表于 2009-5-11 16: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辩论还要定顺序啊???没必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2:21 , Processed in 0.0708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