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9|回复: 1

[02年][全辩][点评]电子科技大学vs西南政法大学(辩论赛学理内容/语言技巧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5 09: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一场关于辩论赛的精彩之辩!双方打得的确是判谁胜都不过分了。电科只胜6分也说明了这一点。
正反方的立论都是常规型的。正方从辩论的目的(真理之辩)、辩论赛的精髓、语言技巧与学理内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入手;反方从辩论赛的本质(语言竞技活动)、特点、宗旨立论。理论体系的表层完整度都是极高的。
攻辩阶段也很平衡。双方的问题系统都设计得很精妙,环环相扣的程度比前面感觉要好得多。反方二辩对于正方二辩的攻辩个人觉得是很好的,对于正二提问中隐藏的“无比较”作了很好的回应,而正方总是说“对方回避我方问题”感觉有点别扭。但是针对正三“形式与内容”关系的防守感觉有些弱,似乎是想把“语言技巧”说成形式与内容兼有,但说得又不是很清楚。正二对对方的攻辩防守很正,不过双方在“真理之辩”问题上的交锋总让人觉得有些打不到点子上。感觉只是在“双方各执真理一个侧面”这一个问题上纠缠。而正三的攻辩也显得有点围着靶子转的感觉。其实反方的意思是强调“语言技巧相对于学理内容是独立的,并不存在必须被动适应的关系”。所谓“何种语言技巧能更好的表现其表述的内容”是由辩手的性格气质或者说辩风决定的,而不是由学理内容决定的。就好像同样是说一个理,西交四剑四个人就是四种不同的语言技巧风格,说不上谁更好,因为每一种都和使用的辩手相得益彰,如果把郭宇宽和路一鸣的辩词(哪怕是同一场的)换过来说谁都会觉得别扭。由此要见并不存在“学理内容决定语言技巧”这种所谓“内容决定形式”的问题。可是攻辩中总觉得隔着一层点不破的纸。
在攻辩小结阶段,我的感觉是正方稍胜半筹,在回扣底线和总结攻辩问题上显得比较严整,而反方这两方面作得也很好,可是语言组织上感觉上稍显零散。
在自由辩阶段的前期,正方在“真理之辩”的层面上展开得比较整齐,略占上风。个人觉得很奇怪的一点是面对正方几乎是常识级的解释,反方却没有明显的进一步进攻(如果事先不想好面对这样的防守如何继续进攻,那么在这一点上个人觉得根本就不应该进攻。毕竟,攻不下来就是守方得高分的时候)。反而在同一层次问了大量问题,结果使正方多次强调自己(未受对方攻击)的立论。不过在后期,反方开始形成了整体感觉。在“形式与内容”关系上与正方周旋,不过可惜的是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反而在“语言之辩”带来的负面效应上面对一再的攻击只是强调“学理内容”的支撑作用和强调“二者都重要,不能只看一个”,防守显得不是很得力。(想不通为什么会没有做深层的准备……)再有就是反方“那我就不明白了”用得稍微多了一点。
总结辩双方都显得很常规,没有多少新感觉了。
纵观整场比赛,电科的感觉非常实在,没有多少技巧性的语言,大部分是朴实的说理。而反方实际上也没有展现多少语言技巧(和当年诗词歌赋满天飞的局面相比实在是不小的进步)。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双方似乎都只是强调“xxx重要在什么地方”,而对“为什么比对方更重要”上阐述得不太够。只有“内容与形式”这一点上二者的比较显得较为直接。个人风格上觉得正三稍显急躁,沉稳不太够,不过从团队整体上说,电科也由于他而显得多了份激情和气势。而反四的仪态语态还不是很自然。(写到这里突然觉得本次大赛上很少看到谈笑自若,能够有“自然而辩”感觉的辩手了。也许是预赛吧。希望在决赛阶段能看到。)

[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08-2-15 13:35 编辑 ]
发表于 2003-7-13 17: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科技大学vs西南政法大学(辩论赛,学理内容和语言技巧哪个更重要)

看了决赛感觉又如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2:00 , Processed in 0.0479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