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60|回复: 7

[02年][全辩][点评]电子科技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网聊有聊还是无聊)(岚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5 0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场比赛的辩题在我们的校赛中正好辩过,而且由于立场是临时抽出的,所以我也有幸了解过一些获胜的一方在两个立场上的准备情况。虽然没有深入思考,但觉得管院(也就是那场比赛的获胜方)在问题的准备上还是不错的。因此我也更希望听听这两次校队在这个问题上是否能让我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不过,恕我直言,很可惜的是整场看下来,总觉得双方对问题讨论的深度(未必是准备的深度)也没比管院四个大一新生高到哪里去。于是点评前不得不有此一问:是现场打得就这么点呢,还是很多深层次讨论的东东都被剪了呢?
首先还是先看看立论:
正方在对辩题进行解释时不知道是语言组织未能严密还是故意利用这种不严密为反方下了个套,从两个层面来阐释辩题。首先,网聊有聊就是说网上有人进行聊天这种行为。第二,网聊有聊即网聊有价值。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从网聊的开放性、自主性、跨时空性这些网聊的优点展开,并从网络只是工具,网聊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人性向善这三点进行防守。
反方一辩的接球并不恰当,作为一个应该是事先想好的反驳(网聊的跨时空性是正方必出之招),以跨国犯罪类比实在有失公允。毕竟犯罪本身就是不好的,因此说跨国犯罪也不好,但聊天并不能说一定是无聊的,当然也不能类推网聊是无聊的。更何况从第一层的情感反应讲,把网聊和跨国犯罪相类比,实在给人以上纲上线的感觉。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反方从5w原理出发,先指出一项人际交往活动要成为有聊,必须具备真实性、真诚性和正当性。继而从网聊中主体隐匿、人际联系脆弱、信息难以确认三点及其相互组合证明网聊不具备三大属性。并指出正方的立论只能证明网聊在“量”上优势,并不能得出“质”上的提高。在“有聊无聊重在质而非量”这一潜台词与人们的潜意识相一致的基础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个人以为,双方的立论都很常规。反方从绝对量上说稍有不足。因为从辩论上讲,对反方有利的网聊的阴暗面容易被正方说成是个例(除非反方有着足够强的控球后卫,能把战局控制在这些个案上,但如果这样则不免让人觉得反方的色彩太过灰暗,情感太过悲观),毕竟正方也可以举出大量网聊中光明的例子。而在理论层面上,正方则可以用人性向善、技术加管理、网聊中的阴暗面是社会阴暗面在网上的反应等方式加以攻击与防守。而且从立论上看,反方的“主体隐匿、人际联系脆弱、信息难以确认”三点并不是网聊不具备“真实性、真诚性和正当性”三大属性的充分条件,最多只是必要条件。举个例子,在学校bbs上互相帮助的朋友也是主体隐匿的,人际联系也很脆弱(彼此可能除了id外一无所知),而发表的信息真实性(比如性别)也往往不易确认。可是如果说那里的人都无聊,或者那些版面都无聊恐怕就不太容易说通了。而辩题对反方显然是充分性证明,所以反方的立论体系中有着一个逻辑断层。正是这个断层,为正方以网络上的光明面推证网聊未必不具有反方的三大属性埋下的伏笔。当然正方立论也不是足够严密,其核心“有价值就是有聊”本身就可以商榷。这种“有价值”如果付出的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太高是不是还是我们理解的“有价值”呢?如果为了从网聊中获得某些价值而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精力,结果就算达到了目的,可是却因此不得不放弃更多的东西,那么这还是否算是“有价值”,还是否能算“有聊”呢?当然正方一辩辩词和整个辩论中没有体现出来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到,不过个人觉得如果为反方这个可能的进攻点留下一些接口也许会显得更严密一些。
攻辩:
正二的攻击正是针对反方立论的断层,强调以技术+管理的作用。不过从播出的情况看,正方的攻击至少是表面现象似乎是以技术问题来难为反方,然后以对方不懂这些技术为由,说对方的论证是不能让人信服的。是否真有此意我不知道,如果真是,那么这种辩论技巧似乎霸道了一些。如果不是,那么他们问题组织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可能有待改善。
反二掉进了正方那个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设计的陷阱里,反驳正方的立论就是“网上存在聊天所以网聊有聊”,事实上这不过是正方的一层烟幕弹,可能是为了防止反方说网上不存在聊天或者把大量常规理解就是聊天的活动归为不是网上聊天而设置的。正方的核心论点显然是放在价值层面的。可是反二在那层烟幕弹上浪费了至少两轮时间。当他跳开进行第二层攻辩时,不知是时间真到了还是电视中删了,攻辩时间已经没了。
正三的攻辩未能记录下来,所以不敢点评。
反三的攻辩中设计的一组问题本意是要说明“无聊的人去参加网聊,于是使网聊变得无聊”和“网聊会进一步引发无聊感”,可是被正二连连引申归谬,引来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这种方法虽然有侧面回答以求卸力的感觉,但也反应出反方问题语言设计上的不够严密。特别是“无聊的人去参加网聊,于是使网聊变得无聊”和“正是因为网聊有聊,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去参加,在网聊中改善无聊的感觉”这样在己方开辟的战场被对方打出效果的点,反方显得缺乏强有力的后着。
正方的攻辩小结结合攻辩回应立论,中规中距。只不过她以相对论刚提出时有人不懂而认为相对论是错误的,并由此与二辩问题结合质疑对方是在对网聊技术知之甚少的基础上的讨论问题,这不免更进一步加强了我在听正二攻辩时的感觉。
反方的小结对正方总体批驳较多(但也掉进了那个烟幕弹里),当然,由于他的这些批驳多是在总结二辩攻辩的部分里说的,所以“与攻辩结合不紧”的感觉更可能是因为前面反二攻辩的第二层被删而造成的。不过他对三辩攻辩的总结似乎是少了一点。特别是在正二的引申归谬下没有能形成足够的协防。
自由辩:
正方在很多问题上都出现回避,如衡量是否有聊的原则(特别是这一条)以及反方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统计数据(比如“网聊的人每多聊一个小时,空虚感就增加1%”、“网聊世界里的行为规范如何建立和维护”等)等层面进行攻击。其实这其中有些问题正方并不是没有回答,而是拖了一两回合后才回答(也就是说不是不能回答),这一点与对西交那一场中多点都是立即设防相比显得有些不相称。但正方也在很多方面打出了精彩。比如面对“(交流)范围扩大如何提高‘质’?”的问题,正方直接回答“范围扩大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潜台词是正方理解只要有价值就是有聊)。面对“在无聊的人充斥的网聊中,网聊如何能有聊”,正方直言“人性向善,而网聊是心灵的互动……”。特别是正方三辩在反方提出的与那只叫“克克”的猩猩聊天的战场上更是把反方问题语言设计不严密的弱点利用得淋漓尽致!从开始的“如果能够使人与动物交流,那网聊又有了一项新价值”到后来的“进一步激发了我热爱自然和对野生动物人性化的情感,那不更体现了网聊的价值吗?!”实在让人拍案叫绝又忍俊不禁。以一对三,使反方一二三辩连攻竟然未能奏效,最后不得不从这个自己开辟的战场上跳开,实在是本场比赛极精彩的一幕。
观众提问:
反方二辩在回答时体现出了他们把网聊集中在闲聊上的事先准备。而正方四辩在回答第一位观众提问时显得有些空,三辩进行了补防。
结辩:
看来正方的烟幕弹效力实在持久,反四的总结陈词一开始还是打了这一点。全然不顾正二正三在自由辩中两次指出的“我方认为网聊有聊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网上存在聊天,而另一层是网聊有价值”。而对全场的总结则多少让人觉得是事先准备的。比如“他律自律”在自由辩中(当然如果是删了就没的说了)没有提到。但是对己方的总结稍嫌不足(可能是散在反驳中了)。另外结尾时的语气着实让人有一种面对法庭上庄严的国徽时产生的颤栗……
正四也差不多,可能也是对对方的立论猜得比较准,很多反驳也显得是准备过的。而且面对反四的质疑,他的开头没有接球。当然,由于他的语速较快,不但作了大量的反驳,总结自己的体系也显得比较完整。
说实话,和本届大赛中多数比赛一样,这场比赛也显得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并没有提出多少在有关网络的辩题中没有怎么听到,在拿到这个辩题后普通观众难以想到(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点。恐怕很难让观众在听了这场辩论后,能比自己想得到更多的认识。毕竟,观众只有在听辩手辩论时能发现听到了一些自己觉得想不到的东西时才会对辩论产生兴趣,否则辩论就难免让人觉得是辩手在做秀,而辩论也真的要越来越像脱口秀了。

[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08-2-15 13:31 编辑 ]
发表于 2004-2-18 2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科技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网聊有聊还是无聊)(岚星)

我的一点看法。

1)正方要论证的是“网聊这种形式有价值,内容大部分也有价值”缺一不可。
2)反方要论证形式无价值实在太难,我看只要能够充分论证“内容的无价值”在进一部对“形式”的价值进行否定。
3)正方的一个立论前提的“人是善的,所以人应用网络也大多是善的”。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论证“形式”的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不能解释“人的向善,是否就表明人的一切行为就都可以是善的”。从人的角度来论证“工具和形式”的必然好,是不能成立的。可惜反方没有抓住,说明辨证思维还不足。
4)反方的问题和立论不是很好。虽然场面上热闹,但实质的东西抓的不多。问的问题只是在论证网络里有恶的行为,不能对“有聊”作出实质性的攻击。到是2辩抓住了几个问题,但是没有攻倒正方。正方的3辩,语速是快,但是都做了应对,他是自由辩不至于输的关键。
5)张天任气势足,列举了多点问题,能够构成实质性攻击的没有吧。所以正方4辩赢了,他起码很好的结实本方的理论。
 楼主| 发表于 2003-9-18 16: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科技大学vs中国政法大学(网聊有聊还是无聊)(岚星)

    这个是浙江大学2001年校辩论赛辩过的题目,三四名比赛,还有去年全国大专辩论会用的,半决赛题目。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上面那个点评是岚星写的,不是我的。呵呵
发表于 2009-5-10 12: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仔细看每一句
发表于 2009-6-3 09: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梧桐的留言,恩,我也来个先回复再细看。。。
发表于 2009-6-4 17: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精彩的辩题和比赛啊 和和
发表于 2009-6-4 2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喜欢电子科大的三辩,反方明明没说的观点,强加观点强扣帽子。不过那一场政法的二三四发挥也没前几场好。这种比赛能判正方赢确实是评委口味独特,要是我当评委,光凭正方三辩的诡辩式归谬,我就可以判正方输。当然了,可能又有大佬来拍我了
发表于 2009-6-6 0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楼上一下.辩论是综合素质的较量
我是不是很老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00 , Processed in 0.0662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