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18|回复: 19

[实战技巧] [原创]某队的讨论过程(公开删节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6 04: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适用于天资平平但勤劳肯干的队伍~
【 序 】
   我忠实地复述我们讨论的过程。这个模式是我们几年来摸索出来的,对其他人是否试用就不得而知了。我们自己觉得这样讨论下来,比较有效率,而且可以有所收获,打出对得起观众的比赛。希望这碎烦的自言自语可以对耐心读完本文的人多少有点帮助。毕竟四个人磨合了几年,生活中也是无话不谈的密友,默契得有时候令人发指。文中有些地方外人也许读不懂,只能先说抱歉了。
   队中几个辩手的辩位很固定,但从始至终都大家在一起准备所有的环节。每个人的稿子都经过集体审核,场上战术安排也是集体商定的。看起来像是一起密谋祸害别人,其实每次讨论的内讧都比场上的对抗要激烈得多。拍桌子、扔瓶子、摔门……都是常事。o(╬ ̄皿 ̄)=○# ( ̄#)3 ̄) 没有观众,没有评委,我们的思想在裸奔。(呃,裸奔不太和谐,但这个词蹦出来之后,我找不到更准确的表达。精神紧张、心跳加速、不务正业、误打误撞……两种状态还是有些共同点的~)
   拿到辩题后,第一时间通知全队。人齐了就可以开始裸奔,哦不,开始讨论了。
      
                          【这个辩题是什么意思?】

   套用新生一辩经典陈词—“开宗明义,让我们先明确几个定义……”,定义却不是那么好明确的。汉语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的循环解读曾无数次的让我们抓狂。○(#‵︿′#)○ 在“求是杯”辩题普遍附有解读之前,“下定义”是太常见的一种伎俩了,讨巧省力。对论证己方立论有利的定义使对手几无立锥之地。如果对手不服,纠缠起来也不能展开其立论。这种比赛对辩手、观众和评委都是一种折磨。甚至是对大家IQ的侮辱~岂止是驴唇不对马嘴,是驴指鹿为马,还要逼马承认自己是驴。人一争强好胜,难免有时候就会自作聪明。想赢比赛,想多一分胜算,想在时间精力不够用的时侯偷个懒。可是这样真的不好玩。输在定义上很郁闷,赢在定义上也不光彩。比赛可以输,人绝不能丢。
     除了一些不大常用的词儿,大家心中的的定义就是我们的定义,根本无需把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在引经据典的罗嗦一遍。对手要念字典,随他去;要玩定义强奸民意,扁,杀无赦,燃脐鞭尸。前几次也许打不过……多打几次就好了。┐(─__─)┌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许木木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好好打比赛也是一样。面对怎样的情况我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八卦抬杠逗哏捧哏都先撂下不理,这个辩题真正发人深省的要害在哪里?一个好的辩题所提出来的问题,通常是我们大家的脑子里都曾出现的。只不过通常是雁过寒潭,风疏密竹,就那么无声无息的湮没在忙碌的生活中。打辩论赛的好处就是你不得不抓住那个闪念,“左看又看上看下看”。而比赛紧张的时间安排又逼得你小宇宙爆发、查克拉猛涨、卐解……用最高的效率去了解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集合团队的力量将自己的思维伸到最远处,发现另一片天地。
   任何问题都有其背景,扎根于现实才能打好比赛。表现出来就是你可以有大量的事例、数据,而不是空洞的逻辑连接词,让人哈欠连连。你是做足了功课,如同选总统般的来讲自己的道理,而不是为了二课堂分之类……真的入戏了,辩手还颇有几分书呆子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己蒙出来的道理也许就在前人的书本中找得到完整详尽的论述。打过的辩题,一辈子都会敏感,不自觉的关注。

                         【正反双方的矛盾在哪里?】

   一个合格的辩题正反双方一定有一个矛盾点,也就是双方不同的基础假设。(具体参见岚星著《辩论通论》真理多元等内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黑白善恶美丑是非对错,都有着各自的道理。双方从无穷远处逼近极值,只不过一个从正开始,一个从负开始。或者像一个拱,相对着逐渐上升,最后交接在拱顶石的两端。一场漂亮的比赛充满了张力,正反双方盘旋上升,纵横开阖。时而太极推手,暗藏玄机;时而短兵相接,火星四溅。总是不嗔不怒,笑里藏刀。
   而漂亮的根本就在于双方选择了针锋相对的基础假设。有时候某一方的基础假设也许不容于主流,多想些表达方式,总能讲清楚。别一开始就怕了政府、团委、辅导员之类的……输了评委,能赢观众也值了。就算从辩题乍一看是二八开的胜算,其实场上能展现出来的也就一成而已,打起来还是五五开。更何况“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观众评委都会不自觉地偏向辩题的弱势方。所以,直接了当的去寻那个究竟就是了。科学也不过是还没有被证伪的假设。别一开始就怕了荆棘之路-那是通向光荣之途。

                     【小五号,0磅最小行间距,小页边距】

   这是我们打印资料的标准配置,省纸、省钱。因为即使只打一份,一场比赛的打出来的资料也要一、二十块(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0.15一页?)。各人传阅一遍,勾勾画画,上墙上扳,最后再剪剪贴贴。
   打这些资料有用吗?好像没必要,因为最后能用的不过九牛一毛。但就是这种笨办法,让我们得以运筹帷幄。我们所了解的资料从广度、深度上总会超出对手。尤其是不会一看到支持己方的论点或反驳对方的论点就满足地停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在黄雀后边。很多东西都是准备出来的。也许找的资料越多,越是对比赛失望,越是支持对方的论点。\("▔□▔)/同时你也更清楚的看清辩题的来龙去脉,能找到控制比赛的方法。所谓场上反应,更像是自虐到精神分裂后的发泄。ψ(╰_╯)σ 你知道他知道的,你知道他不知道的,他不知道你知道—于是,让你痛苦一周的东西可以在一小时内扔给对方消化了。扔什么,看心情了~ 出于自卫的本能,对方总是拒绝接受,那正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观众懂、评委懂、对方不懂,或者懂也只能装不懂~╮( ̄▽ ̄")╭
         怎么查资料就不罗嗦了。cnki搜近10年的就够,数据图表等务必用最新的、最权威的。google通常比baidu靠谱些,而且屏蔽的内容更少。blog、bbs的内容慎用,尤其是FQ的言论,有煽动性却少道理。除了网络,一定到图书馆泡一下,抱几斤书回来。

                       【你是不是想说……?】

   你所想的内容,甚至是还没想清楚的内容从另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习惯了就好。据说几个人的脑电波在小空间里可以互相激荡~还不至于到第二基地心理史学家那种沟通不用说话的程度,但我们讨论时“你是不是想说……”这句话倒着实用得很多很多。我们常形容那种感觉是某个论点在头上飘啊飘,你知道它就在那里,就是说不清那到底是什么,差一点点抓不到…… ○( ̄﹏ ̄)○ 比精壮母蚊子还难抓……
“你是不是想说……?”<( ̄ c ̄)y
“不是……”      (>﹏<)
“那是……?”╭(─?─)╮
“也不是……“╰( ≧﹏≦)╯
”是不是……?“(╯▔皿▔)╯
”有点像……“o(一︿一+)o
◎#¥%$@&)%$#@※¥¥◎※#……※¥#◎%@%%^#@!$%……◎※……※¥×¥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b( ̄▽ ̄)d
     学会反驳之前,先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一个人想一个问题,很容易就山穷水尽,这时候,其他人从其他方向推一下,也许就柳暗花明 。这样熟悉、推进彼此思维的过程就像是一起练习传球、盘带、过人、射门, 默契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练得久了,你不用观察就可以一个球塞过去,而他肯定已经跑到了位,也许球门前还有另一个队友等着头球摆渡,另一个守着门柱等补射。到了真正上场的时候,就是行云流水般的防守反击。
   拈花一笑,如是我闻。

                【 “你是哪方的?!”“我们是哪方?”】

   很乌龙的对话是吧?(~o ̄▔▽ ̄▔)~o能达到如此忘我的境界,通常是各种观点在脑子里已经塞到混乱,短时间内不断的转换立场,忽正忽反,终于左右互搏击到已经无法识别自己说话时是站在哪一方。或是扮演对方角色太过投入,杀到队友一时难以招架,犯了众怒。后者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爱Ta如此英勇,恨Ta的状态干嘛不在己方……┐(─__─)┌
        这种看似混乱的状态其实很好。首先要真正放下为赢而战,我们打比赛从来不是结果导向。即使输,也不是什么坏事。各种输法都输过一轮,剩下的比赛也就只能赢了。
        更何况这种混乱发散最后还是会理清楚、收回来的~前提是一定要上场比赛的同学们自己走这个过程。在我们年少无知的岁月里,也曾经吸收过前辈清晰无比、逻辑严谨、布局巧妙……连乾坤地理图都画好了的立论,but,也就是所谓的但是,像是被人拽抻的木偶一样,根本无法施展。也有那种所谓的“超级大海棉”型选手,吸多少,哪怕不懂,到场上也都能给打出来……泡在“辩坛”五年,过手过目的半百人中这样的仅有一个半,就别指望了。
        一定要一起打比赛的人一起这样乱过!拢共仨阶段:
一、必胜!b( ̄▽ ̄)d
辩题还行~解读是老大写的,再问问清楚~不就现状描述,比较标准加论据嘛,铁立论了~
-从我方出发,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士气总要先起来~
二、完了,没法打了,死定了……○( ̄﹏ ̄)○
能立的都能给破喽……人家数据、资料有利的多……价值观都是人家的更容易接受……立论又被学长们给砍没啦!
-抛开胜负的深入讨论,这个时候千万要挺住!挺住!挺住!
三、就这样吧,应该能赢。╰( ̄▽ ̄)╭
双方的观点相左是基于这样两个基础假设……,支撑及反驳的理论、数据大致包括……双方的逻辑链各有这样几条……逻辑链上的攻守点及战术配合……对我方有利的战场划分(复习一下上文“就算从辩题乍一看是二八开的胜算,其实场上能展现出来的也就一成而已,打起来还是五五开。”)……最合适的论据、笑话……开场介绍……裤子拉链、领带……
-真的准备好了,想输也难。就算输了,也有收获。

                     【到场上你敢这么说?!】

   每当我,当然也有其他人福至心灵的发现某条”真理“并简明扼要的以队友可以理解的方式倒出来的时候,总有人(常常是队长大人)在无法反驳的时候对我吼:”到场上你敢这么说?!“
   答:”不敢。“(ㄏ︹乁~)~~
     某些时候,某些有道理的话,以某种方式说出来,并不能达到取信于人的效果。
   打比赛的时候,有道理的话,以处理过的方式说出来,可以达到取信于人的效果。
   此条涉及到的情况包括:政治敏感话题、非主流价值观、深奥难懂的理论、甚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处理的手法包括:冷热笑话、擦边球、精妙的比喻等。
   能说则说,说了起反作用,还不如不说,忍忍吧~这是一项团体运动,如果有什么不是全体认同的,请暂时收起。

                          【事理人情】

  “不要和人性做斗争”。
   没有逻辑是不行的,只有逻辑也是不行的。
   正确的,未必是对的。

   听你的立论,信你的逻辑,服你的比赛的观众都是理智与感情俱在的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经验。他们带着求是、批判的精神来看比赛。
   能认同,就不要否定;能煽动,就不要宣讲;能启发,就不要灌输……尽可能的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说人话!像白居易念给老婆婆,像奥巴马在拉票,像好老师上课~总之,别像个”辩手“就行~
   “辩论赛无非是事理人情。”07年的比赛教会了我们这一点。也是师傅领进门后,我们为数不多的修行。
            
                         【重写吧!】
      
   老笑话了~一辩吭哧憋堵地划拉完一辩稿。
   二辩看了,略沉思,表扬“写的不错”,出门吹风,平复心情。
   三辩看了,略沉思,表扬“写的不错”,出门吹风,平复心情。
   四辩看了,略沉思,表扬“写的不错”,出门吹风,平复心情。
   几分钟后,三人走入室内,无限伤感的说:“重写吧……”

   一辩稿在讨论过程中会不断的修订,几易其稿。很累,但真的要重写几次。才能把最需要塞的东西塞的好看、顺畅。把现场反应用剩下的例子用上。给攻辩埋下伏笔。甚至,一辩稿也可以是攻击型~(至少看起来是)
   其他的也一样,攻辩问题准备到最后,最适合战场布局的未必是一直演练的。小节更是要有几个版本适应场上不同的情况。(有人85%的小节内容都是准备好的!!!看起来却像是现场反应……哼!)结辩,唉,好多年没见过货真价实的裸结了……
   别怕重写,总共才几个字啊~
   秘籍:用纸、笔,手写,行距留大! delete不会保留思维过程。

                         【相信你。】

   没有猪一样的对手,不求神一样的队友。
   上场比赛,总是相信其他三个人比相信自己多一些。上场前茶饭不思跑厕所,上场后腿软手抖声音颤。尤其是当声名在外,又额外多了几分压力。
     这个时候,一杯水,一声问候,拉手踩脚碰膝盖之类的都多少能让队友安心,可以试试~某人干这种事的时候温柔到肉麻~(恶~~~~~)
    相信你的队友,你的队友也相信你,即使害怕,藏好了,大家一起出去吓别人~ (╬▔皿▔)凸  
            
                          【光头鸡】

   比赛完了,总会有那么几点星光。大盘鸡太油了,还是去光头鸡吧。实在累了,就先睡。有力气,就补补作业。赢了,还有下一场。输了,还要帮赢了的队。都输了?还有下一年。
   
                                                                                                                                             
                              
                                                          【后记】

   其实这篇文章拖的有够久,很多东西都已经说过不只一遍了,也都身体力行的往下传达了。又到了比赛的季节,而我,终于不在了。那注定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各人都会有各人的得到和失去。我写下我得到的部分,顺便怀念失去的种种。
      
   跳出胜负-跳出正反-跳出比赛-跳出辩论,还有爱人友人、学业事业,别太执着于这生命中小小的一部分。
   口舌之辩-逻辑之辩-情理之辩-快乐之辩,希望你们能快乐。

“终于我们不再为了生命狂欢为爱情狂乱
然而青春彼岸盛夏正要一天一天一天的灿烂
谁说不能让我此生唯一自传如同诗一般
无论多远未来读来依然一字一句一篇都灿烂 ”
-五月天《后青春期的诗》
发表于 2010-4-21 19: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有所感,心有所同
发表于 2010-4-22 0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聂神君性格宽厚脾气好 只是《辩论通论》仍是野狐禅 尤其是初学者是不可以“参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MaPowerness


    不昧因果
发表于 2010-5-7 1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发表于 2010-5-18 23: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看完吾辈都想去跟别人大辩三百回合!
发表于 2010-9-24 19: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龄因数
发表于 2010-10-9 2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MaPowerness


    辩论通论不合适看 我是新手 那请教一下 看些什么 学些什么好呢?
发表于 2010-10-16 23: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受益匪浅啊!哈哈
发表于 2010-10-18 21: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让我想到了,我那时第一次讨论的给力场景
发表于 2010-11-1 14: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青春年少,也经常这样讨论辩题。
发表于 2010-11-8 00: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气场很要紧。
发表于 2010-11-17 13: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完毕。。
发表于 2011-9-28 23: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语言也很幽默啊!适合我这样的新手!
发表于 2011-10-1 01: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 这帖子为什么没有精华 来个有权限的给加一下。
发表于 2011-10-5 2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不是想说……?】

这点非常不错啊。人很容易理解偏差。表达偏差。各种偏差。而自己都不知道,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去辩论了。
发表于 2014-3-30 11:1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帮助,谢谢
发表于 2014-7-17 06: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文章
发表于 2014-9-16 10: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讨论才是辩论中最能看到火花的时候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4 07:54 , Processed in 0.0526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