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66|回复: 2

[申请原创] 强将手下一定无弱兵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2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谢主席 评委 各位好!) W, i2 I3 S3 n  p! j0 W5 I
古人云:亲目所见,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听信。对方辩友今天所持的立场看似辩证,但在逻辑、理论、事实等层面都无法自圆其说。在整场比赛中,对方都企图利用“不一定”这三个字将我方立场层层包裹,下面就由我来抽丝剥茧。
0 y, T2 F2 P- Y
8 n1 l/ h1 W/ Z1 B& d' Q1 Q首先指出对方在整场比赛中所犯的七宗罪。
0 L1 a" v# l# _- B% a! B5 D第一,对方先在强将和弱兵的概念上做文章。把本不属于强将的人荣归到强将的行列里,将不属于弱兵的人推入弱兵的火坑。造成的结果就是强弱不分,混淆视听。
* O0 Z* i; o3 ]* h" x# ]% [第二,对方又在“手下”这一词上做手脚。把其误解为简单的范围概念,错把现象当本质。
; C  V6 Z7 ~& o( h* e" z/ Q) j7 e第三,对方辩友在“不一定”的掩护下来回游移,立场飘忽不定,是典型的不可知论者。总是用不一定来描述世界歪曲真理,却一直无法解释怎么“不一定”。对方说我方的“一定”是把事情绝对化,其实是欲加之罪。
/ V8 J8 ], j& ~3 N% N1 A第四,对方绝对静止地看问题,犯了哲学中形而上学的错误,割裂将兵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且否认兵的主观能动性。. h, F, h) a! h( ^. ]
第五  理论运用不当。利用哲学上的内外因原理服务于他方站不住脚的立场,片面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却忽略环境对人的影响。
* F2 l& m# c8 ]5 Y; o; v! Y, Y8 N第六  逻辑混乱。作为一个论题,论证“不一定无弱兵”的逻辑前提应该是“强将手下一定有弱兵”,否则对方的观点就无法成立,但对方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1 c0 b3 m! n5 e! N. Y' a第七  论证不力。对方只说有强将和也有弱兵,却无法论证两者之间的必然关系,只是将责任往强将身上一推了之,敷衍了事。
: v( w! t3 r! w3 o: m0 L+ U
2 g# H# C9 |5 L: {& \, S为了掩饰这七宗罪,对方四位辩友开始了现场直编,但诡辩重重。) w4 c5 Q# h% x( A' x
4 _, F6 M% H/ p. O# Y* ^$ V
而今天我方从一辩到三辩已经从逻辑、理论、事实层面论证了强将手下一定无弱兵,下面我将从价值层面总结我方观点。
! B! h2 y0 W( V( D8 I/ T5 A" [4 Y第一  强将手下一定无弱兵是要让强将勇于担负责任。正所谓:“将者,将也。”既为将,就必有将之风范,将之气势,将之责任。而强将之所以强,也正因为其勇于承担责任,勤于练,善于战,精于验,于是强将率强兵所向披靡,共铸霸业。
' c' A" U9 @) ]8 v第二  强将手下一定无弱兵,能够使强将之兵更有集体荣誉感。独胜莫如群胜,群胜莫如全胜。我方之所以强调“强将手下无弱兵”,正是期望作为一个整体,士兵都以集体为重,为集体而战,不求独胜,不惜群胜,惟求全胜共赢。
' |- b- R3 n3 g: @3 [第三  强将手下一定无弱兵强调将兵团结一心。团结胜于钢,团结似精金。强将手下无弱兵是将兵心有灵犀的默契;是将兵团结协作的凝聚力;是将兵相互扶持的韧劲。+ ~, \7 z0 o* k% m# _! L

- N( \! i- n5 G, u5 e# }1 t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曾在西点军校说道:有三个神圣的名词庄严地提醒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将使你精神振奋,在你似乎丧失勇气时鼓起勇气,几乎绝望时产生希望。它们赋予你坚韧的意志,甘于冒险而不贪图安逸。它们在你心中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以及生命的灵感与欢乐。它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教导你成为真正的军人。它们就是 责任 荣誉 国家!: n! ?! x  I' M7 {+ c8 Q
+ c5 j2 s) n3 y% [# }* n
谢谢各位!
发表于 2010-9-24 14: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請問有什麽尖銳點的問題嗎?正方、、急啊!!!
发表于 2010-11-26 23: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正方二辩,有没有什么犀利的攻击性的问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4 11:16 , Processed in 0.0665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