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8|回复: 3

历史辩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3 10: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辩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

淄博实验中学 谢加沛 毕晓黎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实践中,我们结合新教材及高一年级学生特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历史辩论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通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总体设计


高一中国近现代史新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新增加了活动课内容。结合对新教材精神的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着眼于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历史知识的作法,我们组织的历史辩论活动的总体设计是1)推出系列辩题;(2)撰写辩文,开展课堂讨论;(3)组织历史辩论赛;(4)评选优秀辩词、颁奖并结集成册。


二、辩题的选定


历史辩题不仅要有一般辩题的可争辩性,还必须符合历史的原理规律。同样,论证辩题的材料也应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分析和确凿的史实。历史新教材采用了许多最新史学观点,还介绍了若干史学界存有争论的问题,这就给历史辨论提供了可能性。经过认真研究,我们确定了几个辩题,如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洋务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单纯的旧式的农民运动等。在选定辩题后,我们向学生推出了有关这些题目的书籍和史学论文,作为参考。在指导学生撰写辩词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指导学生去搜集、整理、运用、归纳史料,要求学生必须用详实的历史事实去论证历史的观点。如对辩题“太平天国是否单纯的旧式农民运动”,我们首先帮助学生搞清楚什么是旧式农民运动,然后将所提供的参考史料,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让学生从中选择,进行归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参考书目到图书馆、互联网上进一步查阅书籍,搜集相关史料,研究辩论程序和技巧,整理辩词。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史料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辩论比赛


辩论比赛,我们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堂讨论。主要做法是,结合学生所写辩词,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围绕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或随声相和,互为补充;或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各不相让。学生的学习激情,仿佛在这一刻爆发出来。第二阶段,辩论比赛。每班组成代表队,进行辩论。唇枪舌战的辩论场,实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创新与实践的园地。在赛程中我们注意随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是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评委打分制,及时公开比赛结果,通过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舞台。除辩手外,辩论赛的主席、计时员,甚至评委都由学生担任。在评判中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不过分夸大;注意了集体表彰与个人表扬相结合的原则,如分设团队奖和最佳辩手奖等。


四、评选优秀辩词


辩词是学生在辩论赛中独立思考,搜集整理史料并按一定逻辑顺序说明论证史学观点等的重要成果,但是辩论中的固定陈辞是限时发言的,自由辩论则大部分是临场发挥的口语形式。我们要求学生在辩论赛的基础上吸收正反双方观点,重新整理辩词,形成一篇较有深度的史学论文。辩词的撰写不局限于参赛选手范围,面向全体学生,撰写辩词的过程又锻炼了学生的论述成文能力。我们为获奖学生颁发了奖品,并将优秀辩词结集成册,使学生获得了普遍的成功体验。


五、实施效果


历史辩论赛虽然耗时较长,工作颇多,但是学生的参与热情之高涨,准备材料之丰富全面,辩论场面之热烈,都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可谓事半功倍,收获颇丰。


第一,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辩论赛中,学生为论证观点,撰写辩词,以极高的热情或到图书馆或借用互联网,搜集、查阅资料,不仅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史料的能力,而且,学生仿佛一下子接触了历史博大丰富、魅力无穷的一面,无不为之吸引,绝非课上单纯的知识传授可比。学生的兴趣还来自于动手实践成功的体验,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辩论赛场新奇激动的经历、辩手之间的相互配合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机会,拓宽了其知识面。


第二,极大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史论结合能力。在撰写辩词、历史辩论中,证明自己观点的最好办法,就是恰当、准确的运用史实,而史论结合正是历史学科能力中最高的一层。史论的结合绝不是简单堆积,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如辛亥革命要证明它是失败的,不仅要列举史实,且应以论带史,分别论证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否完成,从而得出结论。


第三,锻炼了学生思维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历史辩论中,固定陈辞和自由辩论都有时间限制,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反应敏捷,用准确的语言,抓住对方的要害进行攻击和反驳。而要做到准备充分,就必须在立足自己观点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预测对方会怎样论证,并运用发散思维,充分考虑论据去严密逻辑,论证自己观点。这就极大地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第四,有利于对学生合作意识、个性的培养。其一,辩论赛培养了队员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队员之间有分有合,各展所长,互相合作,交流碰撞。如一辩摆出论点,二辩进一步阐述,三辩总结陈述,若只重个人表现,不顾集体配合是无法取胜的。其二,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辩论双方既要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还要相互尊重,不得有人身攻击性语言,即论辩要有风度。其三,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辩论中学生临场不惊,胜不骄、败不馁,经受了考验,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好锻炼。


总之,历史辨论赛注重通过转换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从中真正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创造了学习的乐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

(摘自:《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2期)

发表于 2007-11-2 21: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奥哦·····顶!!!!
发表于 2007-11-2 2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高中曾经辩论过拿破仑的功过问题·····
发表于 2007-11-3 12: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手。来参观一下,
吸收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01 , Processed in 0.0731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