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真奇怪为什么讨论问题最后非扯到人身攻击上来。:P 要说攻辩,我当然打过。但打过又怎么样?没打过又怎么样?没杀过猪还没吃过猪肉啊?:P 评委筛选制度,我已经说过了这我很赞同。有劳你下次先看清楚了再说好吗?呵呵~~ 央视很明智这句话我当然不反对,不过人家把固定辩位换成自由辩位,你为什么又认为不明智捏?^.+ 人家取消评委亮分,你咋又说不明智捏?人家不换评委,你怎么还认为人家不明智捏?莫非你认为人家都不如你?(这个我也不相信:PP) 说到比周更好的人选,我不是武大的,不好说话。但我很奇怪——如果有人比周玄毅更适合于结辩位置(PS:攻辩式的结辩和新加坡式的结辩我没看出来有什么区别),教练们为什么选了周玄毅而不是他或者她?莫非你又认为赵林老师和其他的教练、领队等人都不如你或者和你说那些消息的武大队员?这个我当然还是不相信。:PP 其实一个队员是不是好,不仅仅与个人水平有关,还和辩位有关。这就像谁都不会让五个奥尼尔同时上场一样。 高校里的高手多得是,这我也相信。只不过低手恐怕更多,咱总不能只让高手上场,刚接触辩论赛的就不玩吧?更何况很多高手到高年级都不再打比赛了,上场的更多还是新辩手。 当然我反对的不是你的赛制难度大,而是你把难度固定在了一个位置,当然这意味着对于高手来说,比赛会精彩。 我考虑的是,如果让辩手自由选择,他会不会也采用同样的布阵呢?如果会,那固定是没有必要的——你固不固定他都会那样做;如果不会,那意味着他认为有一种布阵能够更适合他。人家认为更适合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禁止不允许人家自己用呢? ——————————— 简单说我对自由辩位设置的思考: 如果允许队伍自由选择,但是规定了要视不平衡性扣分,那么对于强手来说,仍然会自己处理平衡性;对于实力不平均的队伍,也可以在打破平衡,从而加强实力和打破平衡被扣分间寻求平衡。这样使得辩论队可以自由地在 不平衡性带来表现的提高从而得分 和 不平衡性导致团队性降低从而扣分 之间选择一个自己觉得合适的点。 如果固定辩位,就等于由组织者来选择这个点了。 固定辩位是 职能—(固定)—>辩位—(选择)—>辩手 自由辩位是 职能—(自由选择)—>辩手 而且对于强队,也可以考虑根据辩题、对手的情况把各环节的考虑平衡性的同时更优化地分配到不同辩手那里。当然这一切都是赛前就准备好的。 和今年国辩相比,可能区别在于具体环节的增减与各环节时间设置上。 我现在只是想到这个有可能是个办法——因为固定辩位必须考虑辩位平衡,但在院系比赛中,可能并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平衡”。我希望能通过自由辩位扩展赛制的兼容性。 同时辩论队排兵布阵也可以成为一个战术——就像乒乓球那样。呵呵~~ ——————— 当然,这个仅仅是一个想法,说出来也就是为了和大家讨论的——并不是通知大家“就是这样了,你们就按照这个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