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已经说了这个赛制是我和潘榕共同设计的。何况陈词分两次、替补提问严格说是厦大的创意(至少潘榕也是从那里得到的),李琦老师的文章里早就说明了。 其实wh83说的对,这个赛制本就没有什么环节或者思想是我原创的。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说到整体框架和环节安排完全照抄你的赛制,和四人自由辩位改进版有惊人的相似。这个我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你后面就已经举出至少有四处明显不同,涉及陈词、观众提问、攻辩、驳论,这样两个赛制如果一定要说相似,那我看十年来所有的赛制大约长得也都差不多。 一分钟辩驳环节,一开始和潘榕讨论时我也仍然并不赞同加。只不过后来发现如果少一个环节,四人辩位很难设计平衡,而treeing也提出他曾经想到了一些说明这个环节必要性的地方,只是那天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也不妨加上试一试,看试用的效果再定。 至于这个赛制是好是坏,我发在这里本就是让大家讨论的——难不成wh83你的帖子都是不允许讨论的?那我建议你下次发帖时前面加两个字——“通知”。不过希望可别再在没经过组委会同意的情况下就通知一个“XX辩论赛赛制”。=P 至于把反驳放在自由辩和评委提问之间,我的确没有注意到你那篇文章里的说明。不过你这么一说我是觉得很有道理,应该更正。 最后要说明一点,这里发表的只是一个讨论帖,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论文里我会写大量脚注尾注,但如果是和朋友讨论论文里的问题,或者哪怕是做一个PPT去班里演示,我想也没有必要把这些一一列明。正如wh83所言,设计赛制时压根就没人想着去要“冠名权”或者专利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