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6|回复: 10

伤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8 03: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省凯里一中高三
姓名:陆晖
日期:约1993年

作文题目:伤试

很久以前的一天,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想把我们的考试作一番痛痛快快的倾吐,却终于没有将其付诸行动,因为太多的顾虑和矛盾紧紧困扰着我。但从那以后,深深的悲哀不断在我心底沉淀、沉淀!我可以控制住自己任何一种其他的感情,却无法控制住这种悲哀,终于,它像火山一样在我心底喷发了出来!于是我将这岩浆化为墨水,默默涂下这片文字。

阵阵铃声催人断肠。

霎时间,考场内外,惟余“刷刷”,大楼上下,顿失“滔滔”。寂静,静得就像一条冰冻的大河。但在那厚厚的冰层下,一股湍急的暗流,正无声地在激荡、奔腾。。。。。。

监考老师转身去看黑板了,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杀那间,隔组相邻的两位同学闪电般一碰手,轻巧地换了手中的字条,在老师回头前的零点零几秒恢复了原样。那时机的把握、配合的默契简直是天衣无缝,出手的迅疾与准确更令人叹为观止。同一瞬间,异曲同工的行动至少实施了三起,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巧妙,令人不禁有“江山代有人才出”之惊叹。

在监考老师眼里,考场是平静的,学生们都在老老实实地写着、算着,没有丝毫异样。可是,在“地底下”,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各式各样的活动无声地进行着,从来没有间断。一张纸条的交换,就好似春风吹动柳条在波平如镜的水面拂过一下,激起了一圈圈涟漪,轻柔地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诗来形容此情此景的话,那么再没有比“此时无声胜有声”更恰当了。

我的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低下头,手中的笔迅速填满了洁白的卷子。

不要误解我,不要因为我毫不隐晦地写出了这一切,便以为我是个清白无暇的天使。事实上,我在课桌下翻书的动作就像狸猫从火中抓出栗子一样灵巧,有时连我自己也奇怪,我怎么能在那匆匆一瞥间便记清了平时背三四遍犹难以记住的内容。

可是我真的感到悲哀,为了我自己。曾经,我告诉自己:“做人,就应该真诚。”但后来我才明白,真诚,这是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有时候你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你想去做。我是个骄傲的人,但绝不虚荣,我不屑用虚假的高分来修饰自己的羽毛和义角。但为什么,我终于也步入了这条路?一个人走对路的原因只有一种,但走错的原因却太复杂。3究竟是怎么样的内心与外界的双重因数,才使我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监考老师不知为什么匆匆走出了教室,一下子,整个考场就仿佛一头百年沉睡的雄狮猛然惊醒。这个茫茫宇宙间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突然经历了一场小小的能量爆发。化学能迅速转化为各式各样的机械能。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充斥着教室,从四壁和天花板上反射回来,形成一片杂乱的网络。手臂像风中的花枝一样挥动着,满天飞的纸条就像一群白蝴蝶在花间翩然漫舞。

如果把这场面比作音乐,那它一定是交响曲,有深情的呼唤,有兴奋的欢呼,有不满的斥责,也有惬意的叹息。如果比作体育,那它一定是足球,有长传冲吊,有短传渗透,有个人技术的尽情发挥,也有两三人间的默契配合。

突然,监考老师走了进来,所有的声音和动作立即奇迹般地自空气中消失了!就仿佛突然被人一刀切断!一切恢复了原样,无声的暗流仍在永不停息的奔涌,考场里只有笔在纸上写的“刷刷”声,不知是唱着一支什么样的歌。

于是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很久前的一个下午。。。。。。

我默默地把成绩单交给父亲,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这次数学考试我倒霉透了,题目看错,计算出错,数字抄错,有的地方简直错得让人除了发出一声绝望的呻吟外别无他法。于是,我得了一个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分数。

我没有像一些同学那样把成绩单小小地“修正”一下再交给父母,那时候的我,像不屑于考试作弊一样不屑于这样做。

父亲一眼扫过,带着夸张的惊讶把它交给母亲,我闭上双眼,听任命运的最后判决。

母亲慢慢读完了它,没有发火,她只是冷笑着用压抑的愤怒与气恨的嘲讽语调朝我的要害一下一下猛击。从很早起,我和母亲之间就再也没有争吵,冷笑与嘲讽代替了它。我不怕挨骂,骂我挨得多了,可这种冷笑和嘲讽甚至比最锋利的刀子更能刺痛人的心。我拼命想装出什么都没有听见的样子,但母亲太了解我了,她把我所有的缺陷和做过的错事一个一个地拉出来,用这把刀子狠 戳。她的每一刀都那么致命,终于,我的防线崩溃了,我红着眼睛发狂似地逃开,身后留下一连串冷笑。

唉,最能伤害你的人,为什么总是最了解你的人呢?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泪水一波一波地从眼眶里涌出来,沾湿了孤枕。我恨考试,恨母亲,恨一切!可我最恨的,还是我自己!强烈的怨恨在我心口压上了一道又一道重荷。我透不过气来,那窒息使我几乎要发狂!我拼命想让自己笑一笑,笑一笑,想减轻心上不胜负荷的沉重。我的嘴吃力地咧着,我知道自己笑得有多难看,可我要笑!只能笑!我竭尽全力笑着,笑着,笑得嘴角的肌肉都酸了,笑得整颗心都麻了,只有在最深最深的地方,才感到实实在在的疼!

我咬紧牙想,为什么,为什么我要遭受这样的痛苦?难道是因为我说了实话?难道是因为我给了父母丑陋的真实吗?

我想起了那些不得已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求得心灵平静的同学,他们此刻都已安然入睡了,可我却。。。。。。

人呀人,诚实为什么就那么难?

监考老师在讲台上坐下了,讲桌上是几本书,这是有心的同学为转移老师注意力作的巧妙安排,有心的同学的智慧是非凡的,如果监考的是位年轻的男老师,放上的一定是<<足球>><<新教育>>等报刊,如果是女老师,那么她无疑将获得一本<<时装>><<家庭生活>>之类的杂志。

什么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被学生这样关心过呢?

不知从几时起,考试中的种种活动已变得越来越明目张胆,随着形式的发展,传统的抄书、传字条方式已不适应一部分同学的需要,于是,一种高效率的办法---传试卷----应运而生了。

现在,前面第三排的一位同学正准备采取这一方式来向右前方另一位同学表达自己的友谊。只见他五指微扬,一张洁白的试卷几乎在老师眼皮底下轻飘飘地飞出,半空中泛起一片如雾般的轻蒙,柔和地、在划了一道优美的圆弧后,落入了这道友谊桥梁另一端的那位幸运儿手中。真美,这整个过程,都美得那么超凡脱俗。

邪恶的东西往往都有种令人迷醉的美,就好像有毒的蘑菇总是格外鲜艳。

我们吞下了这蘑菇,为了那美,却把毒久久地留在了心里。

记得一次小测验,我翻开了书,被老师制止了,可不久后我又翻了书,老师皱着眉点我的名,我一拍脑门:“哎呀,我忘了!”一位同学作了精辟的补充:“他这是情不自禁。”

我至今仍不明白当时我说的是真话还是开玩笑,也许有时候说真话就是开玩笑。

那一天,母亲在次用她的冷嘲热讽刺伤了我,当怒火与怨愤涨满我的胸膛时,我拼命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冷静!就算要杀人,也先得冷静下来想一想。

决定无可挽回地作出了;既然诚实只能给我带来痛苦,我为什么还要做个诚实的人?既然人们喜欢看虚假的外表,我为什么不满足他们的心意?

可在我心灵的深处,仍有一个声音在叫:“不,不能因为这样一次打击,就放弃自己的原则,你应该给父母一个理解你的机会。”但我立刻驳斥自己:“你错了!他们不是不能理解我,而是根本不想去理解,他们眼里只看得见分数,分数!”

我幻想着也许我被抓住了,通知父母时他们惊奇而痛苦的脸;也许我因此而自暴自弃,考不上大学,当我把一切告诉妈妈时,她痛悔地抱着我大哭。。。。。。。

我几乎被自己幻想的富有戏剧性的场面迷住了!

然而,这毕竟只是幻想,现实,却逼着我一步一步地坠下去。

一个人往下坠很容易,甚至觉得很舒适,很满足,但要再想拔起来的话,就很难、很难了。

考场里小夜曲一样的旋律流畅地奏着,像一条小溪自自然然地流淌,但偶尔也会冒出几个不协调的音符,扰乱这一片于无声中的意境。

在我的右前方,一位女同学正单枪匹马地奋战着,从我这个位置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抽屉外沿有一本课本,一端正搭在她的腿上。这位女同学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高超的个人技艺,几乎陶醉在这片艺术的气氛里。

突然,她身后的同学举起了手,监考老师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一刹那间,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她摆在桌子上的双臂僵硬了!

如果监考老师走过她的身旁,便会很容易发现那本课本,但这时放下手去藏书无疑等于自己暴露目标。

监考老师越走越近了,这一刻,才真是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但就在老师走到她课桌前的一瞬间,她突然抬起右手轻轻地拢了一下鬓边的发丝,同时腰几乎不为人注意地一扭,便把那本要命的书顶进了暗中。

太漂亮了!我情不自禁地暗暗喝采。

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次这种千钧一发的关头,才能有这样应变的急智,不知道要亲身去实践过多少次,才能有这样纯熟、自然的动作。

我突然想起了在这方面我们的同学表现出的种种智慧、创造力和积极性。如果我们能把这种种智慧、创造力和积极性放在平时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中呢?

我们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一次考试刚结束时,监考老师不无自嘲地对我说:“你们考场里的纸条扔得我眼花缭乱。”这是句很可笑的话,可不知为什么,我想了很久,却始终没有笑出来。

我不是在为自己辩解,可我真的想说,我确实不愿意这样去做。我知道,我应该越遇到打击越奋发自强,我也知道,母亲是为了我好,跟她赌气只会害了自己,所有的道理我都懂。

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着许许多多弱点的普通人。当你看见别人拿着高分,受到夸赞的时候,心中难道没有一点妒嫉?当你诚诚恳恳,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件事,却遭到你最亲的人的嘲讽取笑时,心中难道没有一点自暴自弃?何况那松弛的考场纪律对于意志力和约束力都很脆弱的我们,是一种多么大的诱惑。看到别人那样明目张胆地进行种种活动,并获得许许多多的好处,又有几个人能一点不动心呢?

虽然有时你明知这件事是错的,不应该这样做,却偏偏还是要去做,因为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使得你根本没有选择。

人生,为什么总是要有这样多的无奈,这样多的身不由己呢?

终于,结束的铃声敲响了。

但对我们来说,这还远不是大结局。每一次那铃声响后混乱的几分钟拖延,都是我们的“黄金时间”。

小夜曲般的旋律突然变成了不堪入耳的大合唱,遮盖布被一把扯了下来!两三个人公然在讲桌上大肆校正,扒在课桌上猛抄的同学甚至连姿势都顾不上调整。

这无声的进行曲进入了混乱的最后高潮!

望着这一幕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场景,我的心里突然又泛起一股悲哀,只不过这次我终于没有明白,我究竟是在为谁悲哀。。。。。。。。。





[ 本帖最后由 pp95 于 2007-10-13 16:48 编辑 ]
发表于 2004-10-18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伤试

厚积薄发,他做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 0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伤试


这是大家针对少年天才、中学作家,展开热烈讨论的帖子:

少年作家
http://www.bianlun.net/bbs/cgi-bin/topic.cgi?forum=16&topic=344

发表于 2004-11-3 17: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伤试

其实这些见怪不怪!难得有些人这么,,
发表于 2004-11-3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试

下面引用由pp952004/11/02 00:22am 发表的内容:
这是大家针对少年天才、中学作家,展开热烈讨论的帖子:
少年作家
http://www.bianlun.net/bbs/cgi-bin/topic.cgi?forum=16&topic=344

哈哈,这是本人去年发的帖子.
发表于 2004-11-13 1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伤试

也没有什么的~~
发表于 2004-11-13 16: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试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说来也悲伤:(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6: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负责评析:徐仲元,杨仲慧

作文题目“伤试”评析:

陆晖同学洋洋五千言的纪实性散文<<伤试>>是一篇中学生自己写自己生活的可读性较强的习作上品。文章笔调幽默、诙谐、构思巧妙,内容奇中见真。文中的“我”从不同视角对某些高中生考试随意作弊的现象作审视解剖,并表示出深沉的悲哀。这篇文章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纪实感强。尽人皆知,考试是检查、评价学生学业成就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方法,学生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地对待考试,然而客观事实却与此大相径庭。该文之所以给读者很大的震动,原因就在于它真切地揭示出我们中学生考试中各种各样作弊行为的全部底蕴以及他们沉重的精神负荷,从而达到批评、否定错误的目的。作品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

二是构思奇妙。本文不仅意蕴丰厚,而且行文也突破了一般中学生的常用路数。作者悉心观察、善于思考、勇于解剖。篇首即点明写此文的缘由:为我们(包括“我”在内)考试作弊感到悲哀,然后作者精心地描绘一场考试中一个又一个学生作弊的场面,俨然一部单场室内剧的几个精彩镜头,群体和个体的作弊表演“异彩纷呈”。这些镜头的不断闪现引起“我”意识的流动进而细致入微地展示了“我”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剖析了“我”和“我们”考试共同作弊的根源。考试作弊的场面描绘和“我”的心理活动刻画交错闪接、互相穿插,打破了一般的时空顺序和逻辑联系。文章结穴处回到题旨,照应开头形成了文章撞击心灵的特有高度。

三是语文潇洒自如、生动形象。源头活水,汩汩不绝,非常生活化,<<伤试>>无疑是我们中学生文苑的一枝奇葩。作为本文眼睛的标题,不仅醒目警世,而且新奇兼备,作者掌握词语的水平较当,在语言技巧方面达到相当熟练的地步。全篇语言流畅中带有诙谐,幽默中寓有讽刺。语言运用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言为心声,作者有生动活泼的思想,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文中褒词贬用,对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加以批评和否定,可以产生较强的心理效应。旁征博引,套用翻新,熨贴隽永;比喻、夸张,贴切自然。精辟的议论,富有哲理的语句,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积之愈厚,发之愈佳”。

发表于 2007-10-13 22: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评语迟到了三年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2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的。这个评语原本是在一楼的。可是当我对一楼进行编辑时,系统告诉我装不下这么多字。于是我删除了一楼的评语,发在第八楼。
发表于 2007-10-16 23: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啊。
大问题哦,发长帖子的时候要占沙发了的,还不行的话,可能连板凳也要坐上了的。
呵呵~~~~~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8 20:39 , Processed in 0.4475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