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原石 于 2009-10-29 22:31 编辑
07年全中辩半决赛
正方:吉隆坡循人中学
学习是快乐的
正一:叶迎婷
正二:周伟文
正三:周芷盈
正四:潘振康
反方:沙巴亚庇建国中学
学习是痛苦的
反一:陈伟莹
反二:郭嘉怡
反三:王山潜
反四:王钰菱
主持人:今日我们交战双方,正方将积极告诉我们学习是快乐的,而反方代表的立场是学习是痛苦的。好,现在我郑重宣布这场辩论赛正式开始。首先我们先由正方主辩为大家开篇立论,时间为四分钟,有请。
正一(叶迎婷):谢谢大会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大家晚上好。结合辞海辞源及现在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实践和研究去掌握技能和求取知识的动态过程。我们去学习,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知识,达到自我增值和成长,满足我们的欲望和兴趣。所谓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其实打从我们一出世,到我们离开人世为止,我们都不断地在学习。所以,中小学十二年的教育,只不过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素质教育提倡我们终生学习,就是要我们赶上时代的变化,更要我们去探求做人的道理,为我们人生增添价值。快乐,是我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满足,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在今天的辩题之上,快乐其实就是满足好奇心和满足求知欲的一个体现。而痛苦,则是因为身体和精神受到折磨,而感到极度的难受。各位,站在今天的辩题上,我们要客观地,从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当中的收获,来讨论学习究竟快乐还是痛苦。我方也了解,学习有的时候会面对困难,让我们觉得很无助,但是,付出能让我们获得更大的快乐,那一点点地付出又如何算得上是痛苦呢?痛苦,能打垮我们的信心,摧毁我们的意志,让我们痛不欲生。对方辩友,学习有那么恐怖吗?所以,我们当然也很尊重在座各位对学习的主观感受。所以,我方今天六位辩论员,就是要在这里,通过这场比赛,和大家一起挖掘学习中的快乐,并且鼓励大家,活到老,学到老。
首先,学习如何快了呢。
第一, 学习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一个对辩论一窍不通的学生,看过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后,就对辩论有了学习的欲望。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在辩论场上一展辩才。那股学习的欲望就推动他们去学习,甚至能为自己的比赛熬夜,牺牲睡眠和玩乐的时间。可能别人觉得他很痛苦,但是在他自己的眼里,根本就没有痛苦两个字,因为想学的欲望,和一步一步懂得辩论的过程,已经让他非常地兴奋和快乐。到最后,学习更让他站在辩论舞台上一展辩才。各位,整个过程有痛苦吗?所以,当学习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再不断激起我们的求知欲,鞭策我们追求更丰富的时候,学习不是直接地带给我们快乐了吗?
第二, 实现梦想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时间警示)
我方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理想,所以我方要告诉大家,无论是怎么样的理想,我们每位持续地获取新的知识,获取宝贵的经验,我们才能往我们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迈进。当梦想终于捧在我们手中的时候,那种满足和快乐不正是学习带给我们的吗?
第三, 快乐也是可以学习的
很多人觉得同年最快乐,因为天真无邪,什么都不懂,没有那么多烦恼,但是各位,人总会长大,我们会遇到我们认为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人,很多悲观的朋友,总是会执著于一些事情,总是往悲观和黑暗的方面去想。可是大家知不知道,其实快乐也是可以学习的呢?我们要学习情绪的管理,我们要学习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更要学习良好的世界观,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快乐。当我们从(时间到)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去看待的时候,学习不是快乐的吗?谢谢。(掌声)
主持人:好,希望大家也非常响应正方主辩所提到的活到老学到老。好,接下来我们看下反方的主辩如何开篇理论,时间依然为四分钟,请。
反一(陈伟莹):大家好,今天我方辩题是,学习是痛苦的,对方口口声声告诉我们,整个学习就是一个过程,可是却举出种种例子,论证了让我们愉快的其实是学习的结果,想请问对方,您如何区分学习的过程以及达到目标后的结果呢?学有所成是快乐,学无所成是什么呢?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而痛苦是指身体或精神上感到难受。学习是痛苦的,意思就是说,人们通过某种媒介,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不管是身体上,或是精神上,不管是程度大,还是程度小的不舒适。学习是痛苦的,我方将从学习的本质,学习过程的艰难,学习主体被知识异化,以及学习型社会对学习者严苛要求的四个方面来论证我方论点。
第一, 从学习的本质上来看
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要对某一事物或技能,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了解,从了解到掌握,从掌握到纯熟。这一连串的认知过程,都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提醒,强化学习者的思维来完成。这样一来,学习又怎么能不痛苦呢?因为它要求的,就是学习者离开他所习惯的,舒适的认知方式或行为模式,而强制地去接受新知识、事物或技能,再将之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第二, 从学习的历程上来看,学习也是充满着痛苦的
学习的道路,是充满辛酸、煎熬、失落与挫折地。学习不能一挫而就,不能抄捷径。它要求的,就是踏踏实实地苦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说的就是这道理。
第三, 从学习主体被知识异化的层面上来看
台湾的…(人名,听不清)教授曾经说过,知识是经验的扩展,任何客观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主观的体验、印证、观察或思验,这种知识,永远不可能成为人的一部分。环顾今天的社会,过时的教育理念依然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如故,沉重的考试压力依然存在,繁琐的知识内容依然保留,教育的改革,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脚步,让所有教育理念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而我们今天的学生,就变得无法自动、自觉、积极地吸收知识,反而是被强硬地塞进脑袋里,请问学习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
第四, 从学习型社会对学习者要求严苛进展来看
学习型社会,要求现代人拥有终生学习的观念,科技的发展,(时间警示)资讯的爆炸,让许多人都患有资讯缺乏恐慌症,生怕自己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讯,而资讯与知识渐渐地模糊,让学习变得更为艰难,人们的脑袋必须无时无刻都塞满许许多多的资讯,占据了原有的学习空间,而现代社会,是个生理寿命延长,知识寿命缩短的社会。即使是专业知识,在五年内也会失去价值。人们长期处于这种被知识包围,又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压力当中学习,学习能不痛苦吗?所以,我们应该要勇敢面对,把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可贵之处。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学习是痛苦的。谢谢。(掌声)
主持人:谢谢正方主辩(主持人说错。。。),正方主辩陈词时七情上脸,不知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她的痛苦呢。(笑声)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轮到正房的第一助辩为自己的立场巩固。首先,有三分钟的发言,请。
正二(周伟文):谢谢主席,痛苦可能我都还感受不到,不过我就感受到一点点的疑惑了。对方主辩一站起来就告诉我们说学习的结果能够让我们快乐,因为我们得到了东西,其实对方同学有个很奇怪的理念,要我们去划分这过程以及结果。我们不明白了,今天这辩题有要我们去论证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差别吗?如果真地需要划分的话,我方认为这是无法切割的,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从过程中找到收获,从收获中再继续学习的一个过程嘛,又怎么去区分这个过程跟结果呢?待会儿请对方的一助跟我们划分一下。
接下来对方的点就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竟然会是痛苦的,原来啊他学习的本质是告诉我们,要离开这些原本舒适的环境,迈向这些比较不舒适的,所以学习叫做痛苦。请问了,学习就把我们原本舒适的无知导引我们走向对方所谓不舒适的有知识、有能力、有技能的社会,对方同学,这种情况还叫痛苦吗?对方同学等下要交待一下。把不舒适引到舒适的根本就是学习的结果,对方同学怎么可以本末倒置,将两个反过来谈呢?
第二,对方同学告诉我们学校的教育制度,社会的压力把我们压迫得很痛苦。所以对方同学大家看到了吗?被压迫很痛苦,大家想一想,今天一个爱玩的小孩,你逼他去玩,他会快乐吗?根本就不会啊,所以在被逼做任何事情的情况底下都是痛苦的,对方同学怎么可以以被压迫的教育制度来告诉我们学习是痛苦的呢?
我方主辩刚才已经在正面的角度来证明了学习怎么是快乐的。接下来,我将从反面角度来进一步论证我方立场。
第一点, 学习需要付出,但需要付出不一定痛苦。
对方主辩刚刚一直在抱怨说考试很辛苦,读书很辛苦,但我问各位,读多几本,真地有叫大家痛不欲生吗?比起埃塞尔比亚的孩子,连想学习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请问了,怎样才叫痛苦,怎样才叫不痛苦,对方同学今天要交待。对方同学今天告诉我们痛苦是什么,就只是考试考不好,功课压力很大这样的痛苦而已。请问了,向较起来,究竟何者痛苦,何者,只是一种面对不了的心理障碍,对方同学你要解释哦。
第二点, 不学习才是真正的痛苦
如果学习就是真正的痛苦的话,那么是不是表示,不要学习,我们就可以不会痛苦的呢?事实刚好完全相反,中国每年有千千万万的儿童争取着学习的机会,请问了,他们是不是要去自寻痛苦呢?显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学习,才是带领他们从痛苦,走向快乐的唯一途径,因为贫穷而不去学习,中国的人民会越来越痛苦,人民也会越来越无知,不学习,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啊。站在科技尖端,不去学习电脑,就是痛苦。站在人与人之间互动越来越频密的这个世界,不去学习(时间到),才叫痛苦,这是我方的观点,谢谢。(掌声)
主持人:正方还是告诉我们,学习就是要从这个过程和收获来着手。我们来看看反方又如何为自己的立场作出阐述呢?时间依然为三分钟,请。
反二(郭嘉怡):谢谢主持人,大家好,首先,让我来反驳对方的言论。第一,对方告诉我们,既然学习是痛苦,就不要学习,我方实在不敢苟同。今天,我们看到小孩在学习走路的时候,他跌得遍体鳞伤,孩子身痛,父母心痛,这很痛苦啊,难道小孩子就不要学习走路了吗?
第二,对方又告诉我们,我们学习是快乐的,那是因为我们不断学习,所以体现学习是快乐。对方你告诉我们,是兴趣引起我们学习的动机,对啊,今天我们很有兴趣学习辩论,可是对方又知道,在我还未开始这辩论的领域之中,我是很痛苦,我要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了解,从了解到掌握,从掌握到纯熟,这一连串的过程都使我非常地痛苦啊。尽管学习是人生的一部分,尽管学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人若要适应今天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学会学习。因此,尽管学习再痛苦,我们也要在学习道路上孜孜不倦,为人类开拓新知,为文明创造新起点。正因为学习是痛苦的,就能凸现了,那些在学习道路上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人的可贵。成功,不可能从天而降,也不可能随手可得。它只会眷顾那些,可以忍受学习的痛苦,超越学习的痛苦的人,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学习是痛苦的。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运动员的身上,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的成功,不是以长时间的苦练换来的。中国跳水名将田亮,就经过无数次的演练,才能把跳水动作做得如此无懈可击。我国羽坛新秀古健杰,更是从小就苦练羽毛球,练到(时间警示)脚底都长满了茧,难道对方还要告诉我们,长满了脚…长满了茧是很痛苦的吗?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固然风光明媚,可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又有谁能够否认,他们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艰苦的练习换来的呢。
再来,考进中国北京大学,来自全国各省份的高材生们,在分享他们如何进入北大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坚持与梦想的重要性。学习道路上,再怎么大的痛苦,他们都坚持下来了。面对挫折时,再怎么想放弃的时候,他们都靠着梦想,支撑过去了。所以,承认学习是痛苦的并没有什么要紧,要紧的是你无法战胜学习的痛苦,超越学习的痛苦。所以,承认学习是痛苦的并不要紧。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学习是痛苦的。谢谢各位。(掌声)
主持人:谢谢反方同学,的确,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要我们肯努力,必定能看到曙光。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盘问环节,是由双方二助进行盘问问题,首先是由正方二助开始向反方各位辩手各一道问题。发文时间为十五秒,而回答时间有三十秒,请问有任何疑问吗?好,在还未发文问题前必须先指名盘问对象。好,我们首先先由正方第二助辩开始,请。
正三(周芷盈):谢谢主席大家好,先请教对方的一助,你的稿件中提了很多例子,那些人学习很痛苦。那如果学习是痛苦的话,为什么他们还要自找麻烦,自动寻找痛苦呢?
反二(郭嘉怡):所以我们才说他们要坚持不懈,他们这种努力的,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我方才说,承认学习是痛苦并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学习这些运动员,他们努力,他们坚持不懈,好让我们学习个好榜样,所以我方才说学习是痛苦的。谢谢。
正三(周芷盈):如果学习是痛苦的话,他们应该不会想自己要痛苦吧。再来请教对方主辩好了,如果学习又是很痛苦的话,那是不是完全没有学习机会的儿童最快乐呢?
反一(陈伟莹):首先,让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看看小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他会哭。因为他跌倒了,他痛他苦他哭,可是,就因为他这么痛苦,他不再学习了吗?不,他依然坚持,他依然学习,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就算遇到痛苦,我们还是要勇敢地走下去。所以,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辩题,我们并不是要说,学习是痛苦的,所以我们一起逃避吧,不是,而是我们要勇敢面对啊。(掌声)
正三(周芷盈):如果学习是痛苦的话,照理来讲对方应该论证不学习,应该没有那么痛苦吧。再来请教对方二助好了,主持人一开场就告诉大家学海无涯,政府又提倡终生学习,难道是想我们永远痛苦,他们不是很过分吗?
反三(王山潜):所以我们看到我们亲爱的政府提倡终生学习,因为唯有我们在学习成功了过后,我们才会感受到它的快乐。政府并不是那么地残忍,那么的恶毒,要把我们推入痛苦的深渊。它是想让我们知道,不经一番寒彻苦,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我们知道,必须坚持这个痛苦的过程,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才能达到自己最光鲜亮丽的一面。所以学习虽然痛苦,但可怕的并不是它,而是你如果捱不过这番痛苦,(时间到)那才是最可怕的,谢谢。(掌声)
正三(周芷盈):原来政府还是要我们坚持痛苦啊,最后请教结辩好了。大家都知道人生中会遇到挫折嘛,那如果学习是痛苦的话,那遇到挫折以后还要不要学习勇敢地站起来呢?
反四(王钰菱):首先,针对对方所以出的挫折,当面临挫折的时候,我们会怎样呢?我们会沮丧,当我们沮丧的时候,我们怎样呢?我们心情十分地痛苦,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没有快乐的,我们是痛苦的。针对对方刚才所提出的没有学习的儿童,我们看到是埃塞尔比亚的儿童,他们要学习如何去求生,如何去存亡,请问这过程不痛苦吗?是痛苦的啊,对方辩友。(掌声)
正三(周芷盈):谢谢对方四位辩手。
主持人:谢谢对方第二助辩,接下来我们看看反方第二助辩又发出如何刁难的问题来对付正方呢。好,请反方同学。
反三(王山潜):好,我先请问反方结辩,如果学习是快乐的,为何许多人想戒烟、想戒毒,他们都戒不掉呢?为何他们不可以快快乐乐地学会如何戒烟、戒毒,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呢?(时间到)
正四(潘振康):谢谢,首先必须要告诉一下大家对方辩友今天的论证方式是非常简单的,对方辩友首先告诉大家,在学习的结果出现的时候,成功,那就是快乐;失败,那就是痛苦。那请问在座各位,学习的历程当中,学习戒烟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学习怎么带领别人跟我们一起戒烟,怎么去引领别人跟我们一起知道吸烟的不好处在哪里。结果跟过程,在学习过程当中根本就是重叠出现,那对方辩友又怎么能把结果跟过程分开来谈呢?(时间到)就算你把他分开来谈,你也论证了学习结果是快乐的,谢谢大家。(掌声)
反三(王山潜):就是因为分开来谈,所以它才是痛苦的,再请问对方二辩三辩,学习如果这么快乐,为何现今的教育界会出现许多教育问题,我们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难道不是为了减轻我们深深学习的可怜教育负担吗?(时间到)
正三(周芷盈):说得明白一点,对方其实是要告诉大家,现今教育制度有填鸭式教育,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大家想清楚,这到底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呢?还是学习本身的问题呢?再想远一点,西方国家实行了人本主义,他们学生也可以学习得很快乐,那是不是教育制度很好的话,学生又会学习得很快乐呢?所以总结对方问的这道问题,对方也只是告诉大家,学习以外还有很多东西让别人痛苦,但是这不是学习本身让人痛苦。对方小结待会儿要告诉大家,(时间到)为什么不看学习的本质呢,谢谢。(掌声)
反三(王山潜):对方请问你确定外国的学校有那么快乐吗。在请问对方二辩,武侠小说里面,有大侠为了练就绝世武功,他们会苦练苦练再苦练。请问为什么是苦练重复一而再再而三的动作,而不是乐练呢?(时间到,笑声)
正二(周伟文):对方同学,如果你要这些惊世的大侠他不要去苦练武功的话,我敢跟你写包单,他肯定不会快乐。对方同学,他肯去练武功,因为他从武功里面找到他自己想要的价值,找到自己想要的价值,去提升自己。请问了,这不会是一个快乐的体现吗?不管他是像步惊云一样在瀑布下练武功,还是像…(听不清名字)登上山去练武功的话。他都是不断去寻找自己要的方向,给自己一个定位。对方同学,给自己在生命中的一个定位,为什么(时间到)不会是快乐,你要解释哦。(掌声)
反三(王山潜):然而对方辩友为何谈步惊云,就是不谈独孤呢?(笑声)在请问对方一辩,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不是一种学习方式,请问这是不是一种痛苦的学习方式。
正一(叶迎婷):对方说的死记硬背应该是针对我们中小学生在教育制度底下我们学习有多么痛苦吧。但是各位,人生有七十年,人生最少都有七十年,那十多年我们死记硬背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对方辩友,为了我们未来也是痛苦吗?再来还有剩下的几十年,我们不用死记硬背,可以学我们要学的,对方辩友这也是痛苦吗?各位,对方辩友说,就是因为学习痛苦所以鼓励大家继续学习,(时间到)我方鼓励大家是,千万不要觉得学习是痛苦的,谢谢。(掌声)
反三(王山潜):谢谢。
主持人:谢谢反方第二助辩,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盘问小结环节,首先是由正方二助作出盘问小结,时间为两分钟,请。
正三(周芷盈):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一助的稿件中提了很多例子告诉大家游泳健将羽球健将,他们学习过程是很痛苦的,可是如果学习的本质原本就是很痛苦的话,他们还要继续坚持学习,这些人不是很复杂吗?所以我方今天告诉大家,学习过程当中遇到了挑战,对方所提出的痛苦跟障碍,其实反而是另外一种学习。学习如何让自己再寻求突破,学习过程当中那种动力,才是今天学习快乐的原因。
第二道问题,如果对方论证学习是痛苦的话,那么不学习的儿童,那么印尼没有学习华文教育的儿童应该是最快乐的吧。这点我方不敢苟同,更何况中国每年有上千万的学生在很努力争取自己的学习机会,难道他们是很努力地在争取让自己痛苦吗?扪心自问和他们相比,我们能学华语,又会讲华文,这难道又是痛不欲生,苦不甘言的情况吗?对方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再来第三道问题,学习的(时间警示)结果会带来快乐,但今天的辩题要我们讨论学习,并没有规定只讨论学习的过程不讨论学习的结果。所以我们发现,学习带领整个人类社会进步,难道带领人社会进步又是痛苦的吗?学习让我们一步一步接近地接近理想,这才是最快乐的体现。
最后一道问题,如果大家跟对方辩友一样认为学习是痛苦的话,那么失败后就没有人再愿意学习,因为那只是苦上加苦的过程。各位,我放今天站在台上就告诉大家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才能带领大家走出痛苦。台下有十二支输了比赛的队伍,失败了很难受,但是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他们继续难受下去吗?绝对不是,为了走出悲伤,怎样学习看待失败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因为只有乐观地看待人生,快乐人生才能掌握在手心,明年的全国赛我们要再来学习,这就是我方的观点,谢谢。(掌声)
主持人:谢谢正方第二助辩,接下来我们到反方第二助辩作出盘问小结,时间为两分钟,请。
反三(王山潜):对方告诉我们,埃塞尔比亚还有印度学校的学生,他们因为不能学习华文应该感到快乐,这我方否认。他们要学习如何在不能说华文的情况下生存下去,请问这难道不痛苦吗?显然地对方辩友已经在自打嘴巴了。
针对第一道问题,我问对方辩友学习如果那么快乐,为何我们不快乐地学习戒烟戒赌还有我们的戒球呢?所以对方辩友可能不知道,我这三道问题都是针对终生学习而提出来的。第一道问题就是针对学习如何忘记,我们个人很难忘记自己的坏习惯,因为我们看到,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要学习让自己不再吸烟,我们要学习如何让自己不再戒毒(三潜大哥的严重口误,哈哈),不再赌博。我们要学习这种种的坏习惯让我们忘掉他,我们看到有些人为了减肥非常辛苦,因为减肥非常辛苦,学习如何减肥难道不辛苦吗?
我们第二道问题就问对方辩友,(时间警示)为何现今教育界这么多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的就是,对方辩友已经承认了现今教育模式的学习是痛苦的。那么再反问回对方辩友,以前的教育模式不痛苦吗?十年寒窗苦读就证明了以前人也认为以前的教育也是痛苦的。可是他们坚持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到,不经云中雨,怎么见彩虹。
所以我们针对第三道问题,武侠小说为何说苦练不说乐练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苦练要重复一而再再而三的动作是很痛苦的。
针对第四道问题,死记硬背的方式真地那么快乐吗?为何许多律师还有医生,他们在考文凭的时候,他们都在那边自叹,为何他们不快乐了,为了一道又一道的法律条文他们不快快乐乐地背下而生不如死呢?因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痛苦的。今天十二队已经输了的队伍,他们必须学习如何跟我们学习,所以他们要突破自己的难关,学习如何忘掉这种失落的阴影。(时间到)所以输了不要紧,请明年再来,谢谢。
主持人:好接下来轮到大家都期待的自由辩论环节了,在自由辩论时下,希望大家都能向双方辩手学习辩论,但是不要因为太痛苦而离席哦。(笑声)好,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下自由辩论的赛事。首先,双方各有五分钟的时间,必须交替发言,先由正方开始。但是,当一方发言完毕过后,另一方的时间将开始计算。好,请正方开始。
正四(潘振康):埃塞尔比亚的儿童很痛苦,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他们应该怎样脱离痛苦。
反四(王钰菱):所以我们知道为什么他们痛苦呢,因为他们要学习如何求生,学习如何存亡,这恰好论证我方的立场。倒是想请问对方,请问学习的本质是快乐,还是痛苦呢?
正二(周伟文):对方同学你还没有回答,他们究竟要怎样脱离痛苦,不过我方又有另外一个问题了。不学习去找东西的话,他们要怎样快乐得起来呢?
反一(陈伟莹):首先,对方的主辩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对方的二助告诉我们,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过程以及结果。你们两位到底谁对谁错,你们立场在哪里呢?
正三(周芷盈):这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啊,那埃塞尔比亚的学生…埃塞尔比亚的小孩到底要不要学习如何找吃啊。
反四(王钰菱):所以他们要学习如何去找吃,请问他们能成功,一定能够找到吃吗?不能够。所以在学习找吃的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是痛苦,他们心里也很难受啊对方辩友。
正一(叶迎婷):所以是不是只有学习才能引领他们脱离苦海,走向快乐呢,对方辩友可不可以解释一下呢。
反三(王山潜):所以对方说明了只有学习才能脱离苦海,所以脱离苦海了就不是在学习了嘛。我们看到埃塞尔比亚找吃的时候,他们挨饿难道不痛苦吗?
正四(潘振康):所以今天我们要脱离苦海,要的是学习,因为学习能够为我们带来快乐,脱离苦海就是今天我方的立场。再来请教对方辩友,为什么印尼的华裔穷极一生都要追求去学习话语的权利呢,他们是在自找苦吃吗?
反二(郭嘉怡):所以我们看到我们要坚持不懈嘛。再来请对方回答我们学习的本质到底是快乐还是痛苦的呢?
正一(叶迎婷):当然是快乐啊,坚持不懈也是今天我方倡导的。请对方辩友回答,学习如果那么痛苦的话,对方辩友学习用华语讲话有没有很痛苦呢?
反三(王山潜):我记得当我小时候我学华语的确很痛苦,可是我现在可以应用华语应用得自如,所以对方是不是要我论证我学华语的时候,是很痛苦的呢。
正三(周芷盈):这就是学习带给对方同学能在这里滔滔不绝用华语讲话,难道这整个过程又会是痛苦,对方现在很痛苦吗?
反四(王钰菱):对方不要给我方扣帽子。针对对方提出学习的本质是快乐的,我想请问了,我实在是很怀疑,如果本质真地是快乐的话,那现在的教育模式应该提倡的是更快乐学习,而不是快乐学习,而不是快乐学习啊。
正四(潘振康):对,所以今天外国已经实行了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学习是快乐的对吗?
反一(陈伟莹):说到外国,我们看到什么呢。我们看到哈佛大学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裸奔,裸奔,对方你觉得这就是学习就是快乐的体现吗?
正二(周伟文):所以我们才推崇向哈佛的学生学习嘛,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学习面对压力不是吗?(笑声,掌声)
反三(王山潜):好,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要学习如何裸奔,裸奔就是快乐的体现吗?
正二(周伟文):对方同学,学习不知要怎样学裸奔,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去面对压力,请问了,不学习如何面对压力怎么快乐呢?
反四(王钰菱):那请问对方在学习面对压力之中,你要克服的是心理障碍,请问你要去学习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阴影这个过程,你痛苦还是快乐的呢?
正三(周芷盈):这个挑战反而就变成另外一种学习,我们通过学习再学习,学习得更多还不是更快乐吗?
反二(郭嘉怡):如果学习宽恕真地是这么快乐,为什么我们世界还是不能迈向大同世界呢?
正一(叶迎婷):那请问对方辩友,素质教育如果提倡终生学习的话,是不是提倡终生痛苦呢?
反三(王山潜):对方辩友,我在小结时候已经答了终生学习,对方辩友已经暗中承认我方论点,请不要再提终生学习。
正四(潘振康):所以对方先告诉大家的是学习的结果是很快乐,那终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的体现,那为什么您方现在又告诉大家说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很快乐的呢?
反一(陈伟莹):首先对芳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是快乐的,是外来的刺激影响了它,那我想请问对方,今天你要如何撇开外在刺激不谈,论证学习是快乐的呢?你所说的是一个世外桃源吗?
正二(周伟文):首先对方谈到…(听不清)学习的本质,那我方只知道学习的本质是个自我增值的过程,自我增值怎么痛苦?
反四(王钰菱):我们怎能不谈学习的本质呢?今天我们要论证到底是快乐还是痛苦,必须根据我方所提出的四个标准,也就是本质、历程等等来看。对方不看这些只是一昧地告诉我们例子,这样的立场能成立吗?
正三(周芷盈):好那么我们谈学习的本质了,对方站在台上学习辩论开心吗?
反三(王山潜):对方很过分,我们挨过这么多辛酸,你们没有看到(笑声),只看到我们在台上,请问对方立场成立吗?(掌声,欢呼)
正二(周伟文):对方辩友你要知道,我方没有挨过这么多辛酸,我方只知道没有挨过这些辛酸,我就不喜欢辩论了,既然站在台上也是一种学习啊。请你告诉我站在这个台上很痛苦。
反三(王山潜):所以对方辩友也承认了自己挨过他辛酸的学习过程所以学习是不是痛苦的呢?(掌声)
正四(潘振康):所以回味我以前的历程,跟六位辩论员一起来到全国赛来到今天的半决赛。我方绝对相信那个学习过程是我一辈子都觉得最快乐的日子了。(掌声)
反四(王钰菱):所以按照对方的逻辑概念,是不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方的学习过程是包含快乐也包含痛苦,请问这样模拟两可的立场能成立吗?(掌声)
正三(周芷盈):没有啊,我方只谈那是快乐啊,就连熬夜也是很快乐的。如果学习是痛苦的话,对方从沙巴坐飞机来关丹寻找痛苦吗?(掌声)
反二(郭嘉怡):对方说的还是主观,我们客观来看待。我们熬夜,我们眼皮圈很大,难道这很快乐吗?
正一(叶迎婷):各位,我们要得到一些快乐一些结果,我们一定要有一些付出。对方辩友,这一点点的付出,你就说是痛苦,那埃塞尔比亚的学生叫什么呢?
反一(陈伟莹):我们并没有讲过我们不要付出,所以,我们承认学习是痛苦的,可是我们不应该逃避。再来想请问对方,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和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深怕自己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学习不痛苦吗?
正四(潘振康):对,这就是今天我方倡导的价值观,面对学习也不要退缩。那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学习那么痛苦,为什么还是要正视这个学习呢?这个价值观是为什么会形成的呢?那是您方今天的举证责任所在。
反三(王山潜):所以我方今天就说了嘛,学习过程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挨不过它。我们看到许多运动员都经过苦练过后,才在台上发光发热。请问他们苦练难道就被他人否认不痛苦了吗?
正二(周伟文):所以今天我们双方都有一个共识,就大家都认为学习是很重要的,可是可以请对方同学告诉我们一下,学习究竟怎么重要。
反四(王钰菱):对方今天没有办法回答我方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要学习遗忘仇恨,请问你要遗忘仇恨,你要对自己的敌人学会宽恕,这样的过程,你痛苦吗?你煎熬吗?对方。
正一(叶迎婷):我方只知道学了这些东西我们才会快乐,继续追问,请对方告诉我学习如何重要,第二次问咯。
反三(王山潜):对方当然只知道学习完毕才快乐,因为他知道学习过程中就是痛苦,所以谢谢对方承认我方论点。
正四(潘振康):那请你告诉大家,一个学习,学习放下仇恨几时才能够来到一个尽头,学习放下仇恨的结果,是什么?那是对方今天的举证责任。
反二(郭嘉怡):所以来不到一个尽头,因为这过程根本就很痛苦,所以达不到尽头啊。
正三(周芷盈):人生就是学习嘛,难道对方一辈子都很痛苦吗?
反三(王山潜):所以我们人生除了学习还有其他的消遣,为何要消遣,就是因为学习是痛苦的,所以我们要消遣啊。(笑声,掌声)
正二(周伟文):所以你认为人生下来是为了消遣还是为了学习呢?
反四(王钰菱):人生当然是为了学习,可是我们需要消遣来减低我们学习的痛苦啊对方。(掌声)
正四(潘振康):对方辩友,今天我在学习辩论,已经是我课余时间的一种消遣了,所以我是很快乐的对吗?(掌声)
反三(王山潜):所以对方辩友牺牲时间,劳累体力,难道这身体上的痛苦不是痛苦吗?
正二(周伟文):对方同学,这只是一些短暂的付出而已,可是这些短暂的付出过后,我得到的是永恒的友谊,我得到的是永远的回忆。对方同学,短暂对永恒,何者更快乐?
反四(王钰菱):对方站在台上这一刻,开心吗请问?
正二(周伟文):当然开心啊。
反四(王钰菱):所以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请问这论证了什么呢?(时间警示,掌声)
正三(周芷盈):我方也在台上学习啊,对方是不是想论证我在台上学习,也是很快乐的呢?
反三(王山潜):我今天要学习我如何才能战胜对方,我的立场很痛苦,请问这是不是论证我方立场了呢?(掌声)
正一(叶迎婷):对方辩友,就是遇到您方这么厉害的对手,我方才越变(辩?)越爽,因为学习本来就快乐啊。(掌声,欢呼)
反三(王山潜):……(被掌声盖过),请问这是不是论证我方立场了呢?
正四(潘振康):对方辩友,没有,反而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以前是一个非常硬的汉子,我非常固执。现在站在这里我学习到,要怎么面对四位辩论员,要必须温柔大方一点,这就是我学习到最好的地方。(掌声)
反一(陈伟莹):让我告诉大家一个..(两个字的,听不清)例子吧,我以前是个很肥的女生,所以我了解到,学习减肥,其实是很痛苦的,所以学习是痛苦的。(笑声,掌声)
正三(周芷盈):所以我方才告诉大家减肥也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你要学习你才懂得当中的乐趣嘛,就好像辩论也是同样的道理啊。
反四(王钰菱):所以面临挑战,我们面临的是什么?我们面临我们的阻碍,我们会沮丧,当我们挑战不成功,我们沮丧。可是当我们挑战成功了,必须要经过痛苦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达到快乐的结果,是这样的吗?
正三(周芷盈):所以对方快乐学习是完全不用挑战就可以快乐了吗?
反二(郭嘉怡):所以我们还是要战胜这个挑战,可是这个挑战是痛苦的。就打个比方,我很瘦,我常吃,我去增肥,可是我增肥不到,很痛苦啊对方辩友。(笑声,掌声)
正二(周伟文):对方同学你认为啊,你今天本来很瘦,明天突然间爆肥了,这样的过程你会快乐吗?
反三(王山潜):所以对方论证的就是说,不劳而获的学习才快乐嘛。
正二(周伟文):不是啊,我们说要的是过程,要的是过程体验,才能让我们从这个减肥或者是增肥的过程当中找到快乐啊。
反四(王钰菱):我们双方越扯越远,对方辩友回来吧。(笑声)如果真地学习是快乐的,韩国人学习忘掉日本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请问为什么他们学不了呢?因为这过程他们是煎熬的,他们是痛苦的,他们忘不了,学习是痛苦的。
正一(叶迎婷):应该是对方谈到去减肥瘦身,是对方谈得越来越远吧。对方辩友,学习能让我们增添知识,增添知识又是痛苦吗?对方辩友请论证哦。
反二(郭嘉怡):减肥瘦身难道就不是一种学习了吗?(时间到)谢谢。
正二(周伟文):回答对方仇恨的例子了,如果不学习去把仇恨放下的话,请问了,仇恨要到几时才能结束呢?难道抱着仇恨,很快乐吗?
正三(周芷盈):学习宽宏这种快乐的体现,才是快乐人生真正的价值啊。
正四(潘振康):人生没有一样东西是不能够学习的,所以我方提倡大家在人生当中不管面对挫折也好,面对成功也好,继续学习下去,这就是学习给我们快乐最高体现所在,也就是快乐最高的价值所在。
正一(叶迎婷):所以不管过程多么地困难,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学习是痛苦,因为学习本来就快乐,能带给我们更靠近梦想啊。
正三(周芷盈):对方的论调是很奇怪的,他告诉大家学习是痛苦的(时间到),可是却鼓励大家继续学习,谢谢。(掌声)
反四(王钰菱):…(被切掉),理应是把快乐的本质激发出来,而不是激发出我们痛苦的本质啊。所以,对方的理论不成立,我方恰恰论证了学习是快..是痛苦的,对不起。
二,对方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因为学习自我增值,满足好奇心,达到满足。针对对方满足这两个字眼,满足使人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不再学习,所以对方是不是告诉我们,就是因为我们不再学习,我们满足了,我们才快乐呢?
三,对方也告诉我们,学习能够实现梦想,所以快乐,我方并不认同。一位跳水选手,认为持胜是通过自己的水平。首先他必须每天周而复始地练习练习,苦练苦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是痛苦的,但是最后他成为体坛里面最闪亮的那颗星,他终于实现他的梦想,请问,他是因为他痛苦的训练过程,使到他感到快乐呢?还是他站在舞台上那一刻,受到大家的肯定,使他感到快乐呢?
四,对方说,是不是不学习,我们才会快乐呢?说到不学习的儿童,我们看到埃塞尔比亚的儿童,他们没有得学习,可是他们的学习地点在哪里?他们要学习如何去找食物,他们学习如何求生,如何存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辛酸,他们的煎熬,对方辩友你们知道吗?对方辩友不知道,可是我们十分明白,也十分了解啊。
五,对方说有兴趣学习,所以不痛苦,那么兴趣只是单纯引发学习的动机,不能印鉴学习就是快乐的。打个比方,今天我有兴趣学习骑脚踏车,可是我跌倒了,我受伤了,伤痕累累,头破血流。这个过程中,我确实是很痛苦,尽管我有兴趣。所以,难道我有兴趣,我就不痛苦了吗?对方的理论又被打翻了。
接着,让我来总结我方观点,我方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因为,一,在学习的过程上,我们要掌握一种知识或技能,就如同在茫茫的大海里不停地搜索,这种孤立无援,彷徨无助的感受是痛苦的。当学习遇到了瓶颈,我们要如何去寻求突破,爆开智慧的火花,这种进退两难的过程,也是让我们痛苦的。世界乒乓球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邓亚萍就表示,小时候在接受训练时,由于她和我一样,人小腿短,所以无法达到规定的速度。因此,她坚持比别人多跑十多圈,腿上还要绑着沙包来跑,就因为她这样,身上多处伤病,而且关节还脱臼(时间警示),试问,这样的情况她不痛苦吗?
二,要学习突破专业的领域水平,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反复地训练,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如同我们的成龙大哥他小时候的痛苦经历。他告诉我们,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他必须练习压腿,扎马等等痛苦的经验。他早上学习,晚上练功,请问他这样得情况下他还要熬夜,他的身心、身体和心灵难道都不痛苦吗?
三,身处在爆炸的资讯时代,人们学习的速度跟不上资讯发展的脚步,要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怕被淘汰,所以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这种不安的情绪,我们不停地鞭策自己,这过程中,我们不痛苦吗?过时的教材,应试考试的结果,重视循例的社会形态,(时间到)使我们今天采用的填鸭式教育。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今天的教育模式体现出学习是痛苦的。谢谢。
正四(潘振康):谢谢主席大家好,延伸对方结辩刚刚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现今教育制度体现出,把学习的本质改变成为痛苦。是制度为我们学生带来痛苦,并不是学习的本质为我们带来痛苦,这是对方辩友整个理论概念最核心的错误所在,对方辩友今天脱离了学习两个字来论证立场,反倒告诉大家非常多的外在因素说,是那种外在因素,让我们体现出学习原来是非常痛苦的。学习去绑着沙包,关节脱臼是很痛苦,但是是学习跑步带来痛苦吗?
我方绝对相信一个热爱田径的人,关节脱臼那一刻是很痛苦,但是他是绝对享受那种过程。所以中国女飞人他们都是每天周而复始地重复她们练习,但是从来没有怨言,为什么?因为她们享受过程,她们觉得学习绝对是快乐的。所以我方今天才会在这里大方地告诉大家说,其实学习是可以很快乐的。
对方辩友其实今天自己也辩得非常地开心,他方在场上学习如何辩论,如何跟对手交锋,其实他方也非常开心我方是看得出,只是碍在这个辩题之上,他方必须告诉大家学习是怎么痛苦,所以对方辩友才不便透露出其实他们是很快乐的。没有关系,我们再回归对方所谓的架构问题。
对方刚才的一助就告诉大家刚才一个重点,梦想是人生的推动力,而要如何达到梦想呢。就在于我们必须要学习。在我们达到梦想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慢慢累计我们想要的东西,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实力,一步一步地靠近自己的梦想。这种心灵上的愉悦,就是快乐能够带给我们的。所以今天我们双方的共识其实是达成,只要学习的结果,那一刻,它是成功的话,我们必然能够带来心灵上面的愉悦。񗹤
那问题又出现了,对方辩友今天告诉大家说,学习上过程跟结果应该分开,那首先对方承认了过程的结果是很重要,问题就在于学习嘛。人生从一出世到现在我们都不断地在学习,从我们开始踏出第一步开始,甚至到我们最后进入黄泉那一步进入最后为止,我们不断地在学习。纵使我方今天在学习辩论的过程当中,要学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辩论的高手。但其间,我们更学会要怎么跟六位辩论员一起沟通,要怎么讨论一个架构,要怎么把一个概念确立起来,表达出来。所以我方才会告诉大家说,在达到目标之前,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的收获,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方会告诉大家说,学习的过程是结果和过程互相重叠起来,而过程跟结果不能分开来谈的原因所在。
而对方辩友今天就已经告诉大家非常非常多的例子,她说痛苦是原自于制度的体现,这个刚才已经说过,所以对方辩友今天最大的概念就在于他没有办法抓紧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外在的因素告诉大家说,那是一个痛苦的体现。这也就是对方辩友最后一个概念的论证错误所在,(时间警示)我方最后一次重申。
所以学习是人生过程当中不可以或缺的成长推动力,学习是必要的。我方尊重在座各位对于学习的主观感受,但终不能代表说我们不能…我们能够不客观地看待今天的辩题。所以,我方鼓励大家必须放下对学习的成见,撇开所有的外在因素不谈,单纯讨论能够满足我们好奇心,满足我们求知欲的学习,到底能不能为我们带来心灵上面的愉悦,更在于他能不能为我们带来人生中更高的价值所在。我方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面对学习面对困境我们学会突破。这也是一种学习的体现,也是我们大家应该有的一个价值。通过学习,我们从失败当中站起来。通过学习,我们从错误当中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错。这种在失败中的学习也未尝不是一种成长,既然他也是一种成长,为什么成长能够很快乐,这种成长不能够归类为快乐呢?所以我方告诉大家说(时间到),学习最基本还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生活价值,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