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28|回复: 8

[其他] 【专辑】袁丁辩词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0 08: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努力人生 于 2010-2-8 14:17 编辑 0 F% d7 S& S5 }6 G/ o! y% H( P

1 [+ B/ @3 [5 t好像黄执中的辩词汇总复制不了?8 x& X; P1 Y9 a9 g4 h4 b
1 I- I1 [. c' F. m
那有没有袁丁的辩词汇总呢
发表于 2009-7-20 09: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辩 题:钱是万恶之源还是钱不是万恶之源0 F  M7 d# `7 |6 G3 p3 s9 R0 |+ H9 A
袁 丁: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同学有四大问题,可惜一个前提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 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对方同学用的是不是盗版呢?不过盗版也是钱造的恶呀!(笑声、掌声)对方同学,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苦;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万是一切吗?(掌声)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想当年,罗马帝国雄踞一方,征服给帝国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很快,原本纯朴的罗马人就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而帝国终于也在这种腐朽和堕落中分崩离析。(中世纪时,天主教徒也曾一度以洁身自好而骄傲,但是金钱的魔力终于还是突破了道德信仰驻扎的地方。为了钱,教皇约翰22世居然公然为世上的罪行标上了价码。你犯了偷盗的罪吗?没关系,只要三个金币就可以不受惩罚。你犯了抢奸的罪吗?不要怕,五个金币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便你犯了杀人的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七八个金币就可以保证你的灵魂照样上天堂。)《圣经》里说,让有钱的人入上帝的国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然而在利欲熏心的人看来,却是天堂大门朝南开,有德没钱,您就别进来。(掌声)到了近代,社会进步的阳光普照大地,然而金钱罪恶的阴影却依然挥之不去。因为钱,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却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与黑人奴隶;因为钱,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却要强迫东方国家和他签定不平等的条约;还是因为钱,高唱博爱的法国人却偏偏忘了把爱给与终日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的数万童工。事实(时间警示)胜于雄辩。一部西方文明发展史就这样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明了金钱化神奇为腐朽的巨大魔力。无独有偶,在东方,无论是古巴比伦王国,还是阿巴斯王朝,不都是由富甲一方走向了荒淫颓败吗?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个满腹道德文章的读书人,其最高理想却也不外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把人生看作一场金钱的交易了。因而才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当金钱的魔力使人把羞耻之心和报国之志都抛诸脑后的时候,我们还能说钱不是万恶之源吗?(我们已经不用再费解,为什么一个文明古国却会数千年都深受腐败之害。)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着东西方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金钱,究竟有多少罪恶由你而生,究竟有多少盛世由你而亡?谢谢大家。(掌声) 
发表于 2009-7-20 0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m$ }7 v' Y: l8 a) \2 g; s, ?
袁 丁: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同学有四大问题,可惜一个前提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 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对方同学用的是不是盗版呢?不过盗版也是钱造的恶呀!(笑声、掌声)对方同学,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说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是不是说他要经历一切的苦呢?那这个人肯定不是男人,因为男人再苦也没有受过女人生孩子的苦;不过他也肯定不是女人,因为女人再苦,也没有受过男人怕老婆的苦。万是一切吗?(掌声)  7 `4 ?& C- Y% N2 z1 C
   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有明证。  7 ]1 G4 l  w. Y
   想当年,罗马帝国雄踞一方,征服给帝国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很快,原本纯朴的罗马人就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而帝国终于也在这种腐朽和堕落中分崩离析。(中世纪时,天主教徒也曾一度以洁身自好而骄傲,但是金钱的魔力终于还是突破了道德信仰驻扎的地方。为了钱,教皇约翰22世居然公然为世上的罪行标上了价码。你犯了偷盗的罪吗?没关系,只要三个金币就可以不受惩罚。你犯了奸淫的罪吗?不要怕,五个金币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便你犯了杀人的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七八个金币就可以保证你的灵魂照样上天堂。)《圣经》里说,让有钱的人入上帝的国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然而在利欲熏心的人看来,却是天堂大门朝南开,有德没钱,您就别进来。(掌声)  + h  ~, z% q: r# d4 C' W
   到了近代,社会进步的阳光普照大地,然而金钱罪恶的阴影却依然挥之不去。因为钱,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却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与黑人奴隶;因为钱,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却要强迫东方国家和他签定不平等的条约;还是因为钱,高唱博爱的法国人却偏偏忘了把爱给与终日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的数万童工。  
  ^! \, ^8 `) D1 Q7 }   事实(时间警示)胜于雄辩。一部西方文明发展史就这样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明了金钱化神奇为腐朽的巨大魔力。  / z" h7 l/ `0 ]5 i1 P
   无独有偶,在东方,无论是古巴比伦王国,还是阿巴斯王朝,不都是由富甲一方走向了荒淫颓败吗?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一个满腹道德文章的读书人,其最高理想却也不外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已经是赤裸裸地把人生看作一场金钱的交易了。因而才会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当金钱的魔力使人把羞耻之心和报国之志都抛诸脑后的时候,我们还能说钱不是万恶之源吗?(我们已经不用再费解,为什么一个文明古国却会数千年都深受腐败之害。)  
# D+ I1 O( q. y9 B4 X3 t+ V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着东西方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金钱,究竟有多少罪恶由你而生,究竟有多少盛世由你而亡?谢谢大家。(掌声)
发表于 2009-7-20 0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不可以并行  
; P! L  p: a! Q# p  q
3 A' _9 g& b8 q6 X* j2 r袁丁(反方二辩):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都很重要,因而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假如二者可以并行,一举两得该有多好。但是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发展史,但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也带来了生态退化。人类又经历了20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但是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优势,又有哪一个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的确,今天我们也看到,有不少发达国家,他们的环境正在改善,这是否就实现了辩方同学所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并行呢?依然没有。仍有两点:第一有些发达国家现在实际是牺牲部分经济利益来维护环境利益的,比如德国,他森林面积上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境内设立了大面积的天然林保留地,严禁砍伐。这实际上是限制伐木业的发展来维护环境,这叫做环保优先,不叫做二者并行。第二,更多的发达国家是把环境危机给转嫁了,日本不愿意砍伐自己的一棵树木,每年却从周边邻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木筷。这种只要自己柳暗花明,哪管他人山穷水尽的做法,难道就是辩方同学说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二者并行吗?
发表于 2009-7-20 21: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黄执中的辩词汇总复制不了?
2 P5 m2 w! ?2 y: w8 T
) Z7 d( y+ q; [- a1 F那有没有袁丁的辩词汇总呢9 ^* }9 o! `0 c! `
潘帅帅 发表于 2009-7-20 08:34

# ~1 t, t* m9 O# s$ S: @' `( |' x8 m  Z( B2 ]3 L, Y0 `
黄大叔的结辩都被到处转摘了~~~
, V, c& U. v& O
& q1 e& U6 N1 U0 I1 B/ i转摘的人也不注明出自华语辩论网,NND~~~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22: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呃  这个  我就个人收藏而已# h& {# M. k7 Y: D: M) u
发表于 2009-7-22 2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大叔的结辩都被到处转摘了~~~
1 q6 ^5 P( i4 H& \* V' M6 Q
4 v8 I6 m( {! D, C' ]3 g9 ~" L转摘的人也不注明出自华语辩论网,NND~~~
' |: q5 V  R) y$ N* f; k* G! ~努力人生 发表于 2009-7-20 21:13

4 v8 ?/ [- a% K# ~: E努力消消火,整理辛苦,摸摸~~
发表于 2010-4-12 20: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败英雄呢。。 好想看啊。。
发表于 2010-5-17 22: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01 , Processed in 0.0715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