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68|回复: 10

[逻辑训练] 第一弹:辩题中的矛盾律与排中律(辩论中被忽视的重要逻辑)--马正恺授权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0 1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始进入正文之前,我还是得碎嘴地多说几句:辩论从来不是什么深奥的东西,它永远不过是几个简单逻辑套用来套用去而已(源于语言的瞬时性,太复杂的逻辑人们根本听不懂),所以请读到这篇文章的各位日后再看到那些故做高深的辩论书籍时,千万不要相信里面的鬼话,那只会让你误入歧途。
  可正是这些简单的逻辑,绊倒了无数的辩手与评委,他们妄图自创一些故弄玄虚的理论,不屑简单的逻辑推演,让辩论脱离一般人的范畴,变成一小撮人自HIGH的闹剧,正是因为他们的孜孜努力,成就了一场又一场荒腔走板的比赛与令人绝倒的评判结果。面对江河日下的辩论风评,除了徒呼负负之外,大概也只能尽量普及一些简单的逻辑知识与其实际上的辩论运作,才是目前问题的治根之道。
  抱怨了那么多,总算要进入正题了。所谓的矛盾律和排中律,是逻辑学最简单的定律,同时也是辩手和评委栽最多跟头的地方,怎么说呢?且听我细细讲来。
  先简单介绍一下矛盾律和排中律。所谓的矛盾律,就是大集合其中两个各不相干、互不牵涉的两个子集合,但是除了这两个子集合之外,还有其它的子集合。例如人类是一个大集合,马正恺是其中一个子集合,小白熊(本名林奕君,以其肤色和体型而得名)是另一个子集合,马正恺和小白熊不是连体婴,所以个体上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符合矛盾律,但是除了马正恺和小白熊,世界上还有其它人类的存在。
  而排中律,顾名思义,就是大集合区分成两个各不相干、互不牵涉的子集合,除了这两个子集合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子集合了,夹在中间的子集合被排除了,故曰排中律。还是用人类为例,人类区分成马正恺这个子集合和非马正恺的其它所有人这个子集合,此外再也没有其它人类可以跳脱这两个子集合之外。
  简单的扫盲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重点:如果两个子集合仅适用矛盾律的话,就不可以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区分;除非这两个子集合适用排中律。
  运用到辩论上,我们可以发现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的辩论题目仅仅适用矛盾律而不是排中律,可是比赛内容却依照排中律的步调进行。
  例如我国大学教育应注重品德教育/专业教学这个题目,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兹分述如下:
首先,大学教育这个大集合除了品德教育和专业教学之外,至少还包括哲学教育(或称政治课)、体育、实习教育和团体合作与人际关系教育……等等。可是赛场上的选手总是很有默契地遗忘了其它的可能性,而只针对各自的立场进行攻防,就算反方打倒了正方的立场,证明了大学重视品德教育是不对的,那就能因此证明反方的立场:大学教育应注重专业教学喽!当然不是,还有其它可能性没有解决呢!难道马克思的辨证法不重要吗?难道学生会对于团体配合与纪律的训练不重要吗?难道大学生不该拥有健康的体魄吗?这都需要花费时间解释的。
第二,就算我们退让一步,认为大学教育除了品德教育和专业教学之外,其它几项都无足轻重,所以大体上趋近排中律的话。那么依逻辑进一步推演,从如何抉择这个大集合来进行讨论,品德教育较重要专业教学较重要这个子集合也只符合矛盾律而不符合排中律,另外还应该有两者都重要以及两者都不重要这两项子集合吧!可最常看见的是比赛打着打着双方辩手杀红了眼,除了攻击对方不重要之外,对于自己的立场也忘了加以维护,从逻辑而言,双方攻击对手不重要的作法,的确排除了两者都重要这项可能性,可是除了双方立场之外,还剩下两者都不重要这项可能性没有讨论。只攻击对手而没有自己立论的依据,并不能保证自己的立场就稳定了,须知有可能两者都不重要呢!
从上述两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由于辩题的设定往往依据矛盾律而非排中律,辩论的正反双方仅仅是攻击对手并不足够,对手立场的崩溃并不能代表己方的立场成立,自己仍需要做出足够的解释来支持己方立场。


这篇文章讲述的辩题类型主要是比较型辩题,另外还有我国~~应~~/我国~~不应~~应否型辩题,看来应/不应似乎适用排中律,其实不然,它仍旧是矛盾律的运用,不过这涉及比较细致的分析,所以就摆在下篇文章再为各位讲述吧!


本文热心读者苏格兰网友建议:另外为了防止误导初学者,我觉得有个问题必须要提一下。对于命题的逻辑关系,不能仅仅考虑组成命题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命题形式本身就没有意义了。我国大学教育应注重品德教育/专业教学这样的题目固然可以说是因为两个谓项不涵盖全集造成的,但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这两个命题都是特称肯定命题,因此无法构成矛盾。否则读者可能会误会为,逻辑中存在允许不遵守排中律的推理形式
苏格兰网友的看法本身以及看法的发布与楼主无关
发表于 2009-9-9 17: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phyr 于 2009-9-9 17:03 编辑

苏格兰网友建议:另外为了防止误导初学者,我觉得有个问题必须要提一下。对于命题的逻辑关系,不能仅仅考虑组成命题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命题形式本身就没有意义了。“我国大学教育应注重品德教育/专业教学”这样的题目固然可以说是因为两个谓项不涵盖全集造成的,但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这两个命题都是特称肯定命题,因此无法构成矛盾。否则读者可能会误会为,逻辑中存在允许不遵守排中律的推理形式

对此段存疑。望有人回应。


“我国大学教育应注重品德教育/专业教学”为什么是两个特称肯定命题??

从论证义务而言,任何一方都需要对全部主项的成立性进行论证。
发表于 2009-9-11 0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学习了,以后再慢慢体会!
发表于 2009-9-29 13: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期待继续呀。。。。。学习中。。。。
发表于 2009-10-10 19: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3同学,连转载篇文章都要搞出样机车的事情,把完全不属于原文的段落直接加在后面。倒底是谁在“误导”?

建议以后别人的回应请用两篇文章分别处理,否则影响华语的名声就不好了。
发表于 2009-10-10 1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格兰网友建议:另外为了防止误导初学者,我觉得有个问题必须要提一下。对于命题的逻辑关系,不能仅仅考虑组成命题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命题形式本身就没有意义了。“我国大学教育应注重品德教育/专业教学” ...
zephyr 发表于 2009-9-9 17:00


这段不是马老师写的,估计是楼主自做聪明转载的时候乱加上去的。
发表于 2009-12-6 2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正恺先生显然已经误导了一部分学生,如果我们按照他的观点去思考辩论,我只能说,我们天天玩的辩论根本不是辩论,真正的辩论应该是对人类自己思维的反思与总结,我们中国人喜欢用“情胜于理”的思维去想问题,导致我们自己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不是通过一个逻辑性的选择做出来的,而是感情用事去判断,这样是逻辑吗?马先生怎能这样去教育即将入门的初学者呢?我相信马先生和我都明白一件事就是辩论的本质灵魂是逻辑,而非语言和感情的纠葛,我们应该强调一个辩论的纯洁性的问题,你把感情、价值判断都放进辩论中来,请问,你是来辩论吗?我看非也,这不是辩论,这是博取同情!
发表于 2011-7-5 1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语辩论网 DISCUZ2.5X  BUG检测帖(本回帖内容随机打出,请忽视)
DISCUZ!X2
DISCUZX2
DISCUZ X2.5
DISCUZ 2.5X
辩论

TEST PRI <HR>   辩论测试<>   辩论赛计时器
测试日期:2011年  7月15日
发表于 2013-2-2 19: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3-2-5 21: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排中律这段    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3-2-7 18: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什么是矛盾律和排中律  受益良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4 11:40 , Processed in 0.056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