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7|回复: 0

“国球”乒乓球这下真的可能要被逐出奥运会了! 本帖同时发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2 04: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雨花 在2009年6月17日 15:44说 , 当亿万国人还在为世乒赛\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能否囊括全部金牌而兴奋地揣测和自豪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乒乓球将可能被取消奥运会固定项目的资格。
    某年同中国武术协会前主席王先生闲聊,讨论武术一旦进了奥运该如何做。王说,必须限制中国运动员的参赛名额,尤其应该避免那种动辄中国队包揽的局面,那样不利于该项运动的世界推广和发展。武术和乒乓的发祥地不同,不能完全一概而论,但是有一点,如果出现了包揽的情况,那么确实会限制该项运动的发展。乒乓球号称中国的国球,不知道是哪位大爷给这样定义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能在全世界普遍认可的世界性运动项目上称雄,那就别乱扣什么国球的帽子。
    就乒乓球而言,目前世界上的专业运动员数量实在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国。就乒乓运动本身而言,不乏竞技体育所特有的竞技性、游戏性。作为在中国非常普及的群众体育运动之一,强身健体的功能和趣味性并存,值得肯定。但是,随着中国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涌入,在竞技性的强悍度、激烈程度、竞赛观赏性以及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等方面,乒乓球开始逐渐处于下风。就市场开发而言,尽管世界上也有职业俱乐部和联赛,但是被关注程度和市场价值更是不值一提。说白了,作为竞技体育的几个必要元素,即运动员身体素质、对抗性、观赏性和市场价值,乒乓球只是个偏重技巧型的运动,其余的都不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那么为什么乒乓球在中国享有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呢?
    第一,以“乒乓外交”为代表的政治元素渗入乒乓球,**的强力支持是根本,甚至乒坛名将们都步入政坛,如蔡振华、邓亚萍等等;
    第二,以夺取奥运金牌、长国人志气、改善国际形象为核心的奥运战略、举国体制,导致全世界只有中国斥巨资培养大量“专业”运动员,这些人接受国家的培养和训练不但不花钱,还拿着国家的工资和补贴,这种状况只有韩国日本朝鲜等少数国家存在,对于这种没有市场价值的项目,老外们是无法像足球运动员那样靠踢球养活自己的,他们不得不去赚钱来支付乒乓的训练费用,这种条件下,国家行为PK个体行为,中国运动员包揽全部金牌,又有什么意外呢?
    第三,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基础好,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前那种体育生活贫瘠、国人普遍缺乏开放眼界的封闭状况下形成的。如今的电视频道里体育项目无所不在,谁还会死守着所谓国球把自己拘泥于方寸之地蹦来蹦去?
    看到国际奥委会取消乒乓球奥运会固定项目的这个思路,觉得还是不无道理的。奥林匹克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而不是把全世界的运动变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那些在竞技性上、观赏性和市场价值上存在瑕疵的无法为全世界人民所关注的项目,就应该剔除出去。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一直坚持奥运的“瘦身计划”,依我看还有机会被不定期清理出奥运会的项目还有,跳水、体操、跆拳道、柔道、艺术体操、射箭、射击等等。在没有大型运动会的时候,这些项目从来不会进入人们的视野。
   最关键的是,大量削减那些只为了金牌而存在的项目,可以提醒某些国家奥运金牌数量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强健与否,更无关国际形象,多做些增强人民体质的事情,少来那些撑面子的工程,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养运动员和买金牌的。什么时候体育真正成为人民自己的事情,也就不用花国家的钱了。当然国家的钱,不也是人民的?
   尤为重要的是,如果乒乓球是我们中国人无法割舍的项目,那么我们在自己的国度里好好地玩联赛,玩竞技,玩市场,把乒乓变成吾国独有的宝贝,干脆就不买罗格的帐,甚至罗格跪求“乒乓大爷,快来入我们的奥运会吧”,咱都不尿他,那咱们中国多NB啊,那才叫“民族自信心”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0 13:37 , Processed in 0.0650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