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校辩赛半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04室举行。四支经历了小组赛及八强赛历练的辩论强队在今晚为观众奉献了两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一、现代化是否会威胁传统文化的生存
第 一场半决赛于晚六时三十分准时举行。正方理学院的观点为现代化会威胁传统文化的生存;反方影视学院的观点为现代化不会威胁传统文化的生存。开篇理论环节正 方定义了是否威胁的标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存在方式是否发生改变。举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古老的城墙会被拆除,胡同等传统建筑会消失,语言的消失更是 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等观点。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被重新解读,现代化已经威胁传统文化的生存。反方则指出传统文化不仅是外部表现形式,更重 要的是传统文化的本质。现代化可能会改变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是这样的改变不能称为威胁。现代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现代化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 播。
盘问及自由辩环节中,正方指出现代化的核心包括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的解放,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改变使得意识改 变,现在的意识接受不了传统,传统文化因此受到了威胁。而反方则反问难道只有回到远古时代钻木取火才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社会是发展的,不应该拘泥于过 去。正方则阐明今天的辩题为会不会威胁而不是要不要保护,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受到了威胁所以我们需要保护。双方始终围绕着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展开论述, 正方举出现代化使戏曲、织锦等传统文化濒临失传,而反方则强调虽然社会在进步,但传统文化的本质并未改变,中国人一直坚持的“礼义廉耻”就是最好的例证。
总 结陈词时反方强调好的历史文化需要保护,不好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它的缺陷而被弱化,不能因为部分的弱化而说整个传统文化受到威胁;正方指出他们承认现 代化对传统文化有保护作用,但今天的辩题为现代化是否威胁传统文化,正是因为传统文化受到威胁,激发我们的意识去保护。文化的融合中有巨大的冲击力,传统 文化可能因此而消亡。
虽然两队在辩论过程中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双方的交锋并不多,各自为战使得本应精彩的比赛缺少了观众期待的唇枪舌剑的场面。经过评委的慎重考虑,最终判定最佳辩手为正方四辩朱佳莉,获胜方为正方理学院。
二、当今社会,学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第一场辩论刚刚结束,第二场比赛的主角建筑学院及社外学院的辩手们就来到比赛现场,为接下来的激烈比赛做准备。第二场比赛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辩论的魅力。
 正方在开篇理论时阐明学历不仅是一纸文凭,它更是一种学习的经历,包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及在学校通过 学习获得的综合素质。正方接下来从必然性及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学历比能力更重要。同时正方强调学历的认证体系比能力更加客观、公正。反方则强调学历是国 家对学生的系统培养,而能力是完成工作的主观条件。反方指出能力更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评判更准确、全面。重视能力可以呼吁大家在学习和工作 的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倡导了良好的价值体系,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反方提及在日常生活中,砍价、洗衣做饭等均说明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接下来精彩的对辩及攻辩环节中,双方紧紧围绕这何者更重要这一点激烈的对抗。正方始终强调学历的客观公平性,反方强调高学历不一定有高能力,学历只可能是敲门砖,以后的发展主要靠能力。
自 由辩时,双方的思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反方首先指出美国、日本等本重视文凭的国家正在逐渐转变观念,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正方强调学历并不等同于一纸文 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及综合素质均是学历。反方则抓住正方立论中的必然性、必要性进行反驳,他们强调基础的不能说明是更重要的。
双方四辩精彩的总结陈词再次重申了各自的立场,将本场比赛的精彩论点进行了升华。
评委对本场比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正方在辩题不利的条件下依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但评委同时指出双方应把“社会需求”作为“更”的标准,站在社会的高度会使双方的交锋更加激烈。经过评委的仔细考虑,最终判定正方四辩仲崇昊为最佳辩手,获胜方为反方建筑学院。
最终突出重围杀入决赛的理学院与建筑学院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巅峰对决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