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7|回复: 1

救救西政----西政已死,有事烧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9 17: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搬寝室的事情似乎以有了定论,学校不理会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对声音,一意孤行的推进着搬寝室计划的进行。据说不仅动用了各级辅导员、学生干部,并且联系了东山派出所和渝北公安局,要动用国家机器的力量,看来学校多少也知道他们所面对的可能是什么。

     最初提出搬寝室的人似已无从可考,不过坊间流传是去年教学评估期间某位专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刺激了学校领导的神经,说211大学都是学院化管理。今年,211已经确定的离西政远去了,但是这句话却开始彰显其力量。或许学校领导把没有进入211工程的原因怪到了西政的寝室分布头上。但是就目前网上流传的搬寝后各学院分布图来看,新的寝室分布根本与学院化管理无关。四个非法学专业的学院占据北园,各个法学院将男女生拆散,分别装入东、西、南三园,而更为诡异的是南园变男园西园变女园,以至于有了和尚园尼姑园的说法。如此分法达不到学院化管理的目的,并且拉大了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间的距离——无论是寝室距离,还是心理距离。(不过有高人指出,西政此举实际上征求了风水专家的意见,因为西政从沙坪坝搬至渝北少了歌乐山的灵气,并且下方隧道的挖掘打断了西政的龙脉,导致了西政近年来的衰落,需要通过寝室调整接续已断绝的气数,而各个学院的奇特布局恰恰是暗合五行八卦理论。)

     最近政法大学颇多事,先有中国政法学生弑师,高层调动,再有西政的杰出校友从大法官成为了阶下囚。本来就是中国法学的死生之地、存亡之秋,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尚属不易,非得要自己把自己折腾到精尽人亡才肯善罢甘休。有外校同学质疑说不就是搬寝室嘛,多大个事,何必如此反对。然而其他学校的寝室调整大多在新老校区或者高低年级之间进行,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该校每年都要搬寝室,是大四学生走了以后腾出空间让低年级学生搬过来。可是西政此次搬寝室与其他学校不同,是在没有人离开的情况下,打乱原有格局,学校内部调整,说白了就是A搬到B、B搬到C、C搬到D、D再搬到A,如此不得不让人质疑是有人最近最近荷尔蒙分泌失调加穷极无聊过家家玩。只是那人一拍脑袋想出这么个"绝妙"的主意,遭殃的却是每一个学生。听说学校内部最初对于搬寝室也有争论,一些体制内的有正义理性与良知的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搬寝室后原来的水、电、气、网络端口如何解决,掌握有原寝室的钥匙又如何解决,寝室搬迁中出线的物品丢失、运力不足等等问题又如何解决。当然,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回答,学校高层秉持着一种“面包会有的,寝室也会有的”态度,偏执的、执着的、执拗的、执迷不悔的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2008 年的中国“多难”是毫无疑问的,虽然兴不兴的了邦还有待考察,但是多发的群体性事件无疑是除了汶川地震之外影响较大的一类。且不说3月份藏独、4月份抵制家乐福、6月的贵州瓮安这些具有全国影响的,单单是重庆,在最近的一个月内已经发生了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区县教师“软罢课”等,政府的态度由先前的不论事实、一味压制,到现在的以疏导为主,倾听当事人的声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来平息民愤。虽然并未有相管的制度化保障,大多为一时的权宜之计,但此中的进步却也是明眼人能够看出的。而在诸如东莞企业倒闭,民工讨薪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是政府的首要目的。可是西政此次搬迁寝室,劳民伤财,一天之内在渝北校区不大的校园内,超过一万五千人违反遗愿的集体行动,极易爆发新的群体性事件,而如果真的出现,政府要出面平息暴民的愤怒,现有领导的官位自然需要好好掂量掂量。很明显,在这一点上,学校的头头们是欠考虑的。并且此次事件与当年的护校运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护校运动是学校与学生一心,且不论这一心到底对与不对,总之是有其正当性基础的。但是此次事件如果失控,却毫无正当性可言。如果忽视学生中酝酿的这一危机,以为凭着各级组织架构和暴力机器的帮助自然可以化解,那么结局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大学精神本来追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同时大学的校园也应当是民主的试验田。可是这回西政的“寝室门”中,既无民主,又无自由。从方案的提出,讨论,到最终的排版,搬寝室的根本利益相关者——学生却根本无法参与其中,这一切过程都是在学校的行政人员内部进行的。这是其不民主的体现。当然不民主也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开明君主专制也能造就王朝的盛世,可是校方甚至于连“开明”二字都做不到。罔顾事实,任意决策,支配学生的自由,将学生视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我们在强调78级的辉煌的同时总是要强调他们所传承的西政精神,西政精神到底是什么?它不过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的精神气质的总和而已。不论当时的西政有着怎样的精神,今天,如果在这样一个校园里我们屈服与强势的权力,那么只能彰显着西政精神的衰微。而如果每一个未来的法律人或者是政法大学的莘莘学子,心甘情愿的看着民主与自由在大学校园里又一次被抛弃,那么只能印证着大学精神的死亡。

     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很不幸的是,真的猛士总是罕见的,而这恰恰又是个犬儒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恐惧着鲜血。我无意苛责身边的任何人,因为我就是其中的一员。面对着强大的权力和机器,我的内心也忍不住的颤抖;面对着前途与利益,我也会低下自己那本就不甚高贵的头颅,因为,这不过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又一次屈服。让我们一同见证大学在这里死亡,或许,它根本没有在这片土壤上存活过。
发表于 2010-3-19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精神本来追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同时大学的校园也应当是民主的试验田。

这其实是很理论化的一个说法.问题是跟现实差别非常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24 , Processed in 0.0569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