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作为领队和四辩参加了2008年福建省闽南理工学院首届辩论赛事初赛第4场.
可是我们反方,竟然以1分之差,输给了电子系1队.所谓电子系最强的队伍.
辩题是
正方观点: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
在比赛里正方几乎一字不漏照抄了中大辩吧http://tieba.baidu.com/f?kz=197798361的正方辩词(立论和总结)
以下是全场实录,我想请大家来评判一下所谓一分之差的比赛.
| 正方立论: (带着16k大的稿件对着念几乎全部抄来的东西)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要论证的是网络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正方猜测反方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面对去年的冠军队伍医学院,首先请允许我班门弄斧,越俎代庖,来猜测一下对方的立论.
第一,对方辩友可能会无视发展二字,把今天的辩题变成"网络对文学的影响",而举出大量的极具感染力的例子,告诉我们现在网络的问题是如何如何的严重.
第二,就算对方辩友谈到网络的发展,可能也会把它解释为单纯的技术型的发展,而忽略发展中更为重要的制度和规范的完善.
第三,把因为过分商业化给人所带来的浮躁,媚俗以及浅薄等现象归咎于网络的发展.
第四,把网络文学的通俗故意曲解为庸俗,低俗甚至恶俗.对方辩友还可能脱离人类在文学中的能动作用,告诉我们非网络文学追求真善美,而网络文学追求假恶丑.
以上是我方的猜测,若不幸言中,还请对方辩友自圆其说.
首先,让我们 来明确两概念:
其一,是网络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而不是网络对文学利大于弊.发展二字其在哲学上的定义就是事物由弱变强,由劣到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阶段出现的网络对文学的弊端,并不等同于网络发展对文学的弊端
其二,网络的发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其中不仅包括技术的进步,更包括了人类对其的规范和控制,因为不体现人类意志的单纯技术进步是毫无意义的,更无法称其为发展.而今天我们比较利弊的标准就是文学在网络发展的条件下是衰败了还是发展了 学以致用,下面,我方将用传播学的理论,从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作者,作品,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的角度一一进行论述.
第一,对文学创造者来说,网络的发展不仅使他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查阅资料,寄送文稿,与编辑读者沟通交流,更给他们提供了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作品发表平台和评论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当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太过于稚嫩,但即使稚嫩如《小学生作文选》,不也曾是多少大文学家们的成长摇篮吗 为文学的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吗
第二,对文学作品来说,网络的自由性和兼容性使其从高高在上逐渐回归民间,平民化,大众化,人性化趋势明显.不过,它的这些特点也带来了垃圾文学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但这不更说明网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吗
第三,对文学传播渠道来说,网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超链接,多媒体等带来的渠道的多样化,即时通讯,快速传播带来的传播快捷化,超越地域限制带来的影响广泛化,电子传输带来的价格低廉化,可谓是多快好省.
第四,对文学受众来说,即能足不出户阅读到海量信息,亦可迅速从中摘选出有用的,还可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感想,或者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作者,甚至加入到创作的行列中去.
第五,对文学传播效果来说,从最初的BBS到现在的博客,从断断续续不成篇章到挥洒自如自成体系,我们已惊奇地发现网络在朝着更适应文学创作规律的方向发展,其传播效果日渐彰显.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网络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反方立论深入社会,浅出文学,而且,脱稿全背诵)
|
谢谢主席,大家好!
谢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
可是对方辩友,你们是否注意到:
当对方辩友陈辞的这三分钟当中,又有多少本向往文学,富有潜力的灵魂被网络拉进了虚幻的空间无可自拔!
首先,还是来明晰一下概念,网络,显然是指互联网网络的发展,何为文学 他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反应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而判断网络发展对文学弊大还是利大,能不能从根本上保存和开发文学的力量之源;能不能从文学的各个层面促进文学的健康成长,
根据2006年《北京青年报》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一项调查,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54%,主要玩游戏者28%,看电影、电视剧者14%、查资料4%,从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有96%的大学生把网络运用于跟文学毫无关系的活动,从而减少了大量生活实践.
96%,! 我们暂且不谈网络带来多少好处.不用谈李白孤舟而漂,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更不用说柳永贴近市井,著“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网络的发展,根本解决不了自身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它让人们脱离了大量的生活实践,试问:文学的力量之源何以保存和开发.
第二,网络的发展严重危害了文学的各个层面的健康发展.
文学创作单薄化,快餐化;文学批评失控;文学接受主体意识脆弱,深受误导;文学社会责任严重缺失.
各位,歌德六十年磨一剑,方铸《浮士德》,贾岛几经推敲,才有"僧敲月下门"
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热爱文学的人一样也是希望网络的发展可以担当好信息和传播的快车。但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长避短,从自身做起,通过社会系统工程来尽量缓解网络自身无法解决的种种弊端,打开文学的一条光辉大道!
第二论质询时间:
反方二辩邀请正方四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正方四辩同学,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天晚上的辩论,让我们一起来理清与今天晚上辩论有根本关联的逻辑问题.(主要是考虑质询赛制要求的扣题性,所以才征求)正方四辩没有异议.提问开始:
反方:对方辩友,我想请问你:是枪杀人还是人杀人?
正方:是人杀人;
反方:不对,让我告诉你,是人拿着枪杀人.在哲学上这是不可割裂的;好,下一题,请听题:请问,吃饭打喷嚏会不会引发胃病?
正方:请对方辩友提与本场辩题相关的问题.(开始不愿意,面对自己察觉不到的逻辑问题,刚刚明明对理清这些东西没有异议)
反方:对方辩友,刚已经说了.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天晚上的辩论,让我们一起来理清与今天晚上辩论有根本关联的逻辑问题.
正方一辩(突然冒出来,只说了句主席,然后主席都还没同意就自己站起来):主席,我想请他们提问与本场辩论相关的问题.
主席:请反方提问与本场辩论相关的问题,不要离题.(他懂不懂辩论啊,懂不懂什么是逻辑啊,懂不懂质询的规则啊,质询的主导权在质询人手中啊.)
反方:对方辩友,我再一次强调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天晚上的辩论,我们提的问题是与今天晚上辩论有根本关联的逻辑问题.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吃饭打喷嚏会不会引发胃病
正方:会(居然说会...违背医学原理,挑战公众意识)
反方:那么,请问,如果你每顿吃饭都在打喷嚏,整顿饭一直打,一直打,那会不会最终引发胃病?
正方:会.
反方:那么请问,胃病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是弊大于利?
正方:我再一次请对方辩友提与本场辩题目相关的问题.(又来了.作为一个辩手,在之前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又完全不敢面对自身的逻辑问题.)
反方:对方辩友不愿意回答.我们继续听题:对方辩友,您愿意把你的私密日记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公布于众吗?
正方:我愿意.(再一次挑战共众意识,实在佩服)
反方:那么请问你.会不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匿名私密日记.
正方:愿意啊;
反方:那么请问你的私密日记突然被强行要求实名,你愿不愿意.
正方:我当然愿意啊! (.....80后挑战公众意识的一面旗帜)
反方:再请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你认为唐僧取经如果一个筋斗云飞到西天去,他能取得真经修得正果吗?
正方:我不懂的回答这个问题. (.......只能说无语)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您今天如果得了痢疾拉肚子,对这场辩论赛事是不是弊大于利?
如果今天整场的人都得了痢疾拉肚子,对本场辩论赛是不是弊大于利?
正方 以各种理由和方式推脱,不愿意回答)
反方:关于以上逻辑问题,我们将在下一面的辩论中向大家交代.(战术配合)
正方二辩邀请反方三辩 反方三辩十分紧张,脑袋几乎空了,反应和回答都很慢,找便签有点慌.不过大家请看)
问:请问对方辩友.文学的作用是什么.
答:文学承担社会责任,反映社会现实和给予人们思想和反思的启发.
问:那文学是不是一种宣传一种传播呢?
答:文学不是一种传媒;(想了半天,结果我递了个便签给她)
问:可是文学是一种宣传教育的工具啊,网络传播了文学的宣传,难道不是加强对文学的宣传了吗?难道不是对文学利大于弊吗?
(接下来自行立论了半天.)
答:文学不是一种传媒,(!#$$%&*&^*,又是想了很救久)
问:那么我再请问对方辩友,文学批评的定义是什么.
答 想了很久).从根本上审美作品的社会责任感.
问:不是,是学术上的。专业上的.来品评这部作品好不好......(首先是文学本质理论上严重错误,用表面的形式来抗拒其本质,接着又自行立论好久好久,我怀疑规则为何物)
然后第二轮因为反方时间耗尽.正方没有继续提问而结束.
|
[ 本帖最后由 sh7ow 于 2008-11-15 07: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