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20|回复: 4

吴钩集之二:计划重于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0 19: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该稿系应友人邀请,在其固有立论基础上根据一篇并不理想的成稿临时改写,或者说重写。前后耗时约30分钟。现在此发表的,为本人撰写的部分,原稿起首、结尾部分略。



   
基本的判断是:应变之所以比计划更重要,在于它更本质的概括了历史或人生,因此唯有把握住应变,才是更为根本的把握了历史和人生的进程。




    第一,从宏观上讲,应变才是对历史及人生的正确概括。人类社会的产生和演进从来就不是计划的产物,汤因比概括说:挑战和应对。这无疑揭示了历史的本质。即便最机械的历史决定论者,都不敢妄言历史服从于群体或个体的计划;也只有原始神话和宗教的创世纪传说才把整个文明发展归于造物主的设想。历史如此,人生亦然。苏力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是谁设计了这样的不可复制?还是应变创造了这样的不可复制?我想,答案显而易见。



    第二,从中观角度上讲,任何历史事件或者人生际遇都是在应变中得到实现的。计划再完美,也要受限于客观和能力。如果理性有限,那么计划就不可能解决一切。因此,与其寄望于计划的无往不利,不如相信应变的随机可能。唯有相信客观的未可知,才能在无常中接近永恒,消解无知与局促带给每个人的恐惧和忧虑。



    第三,从微观角度来说,在每一个历史的拐点或是人生的转折点上,应变都无一例外的体现了它在矛盾中的根本性作用。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远胜于天不变道亦不变;树挪死人挪活,远胜于抱残守缺守株待兔。那些面对挑战正确应对的文明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文明;那些面对机遇正确把握的个人才是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计划是给人用来指导实践的,这是计划的价值,也是它仅有的价值。任何对于计划的过分崇拜,是一切实践归于僵化的源泉,并且不可纠正。
发表于 2008-11-10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部分简明扼要,由一个基本判断引出三个层面的论述。从论证中可以看出作者带有很强的唯物主义史观。这种方式乃是很难操作的,但是作者深厚的功底令操作显得得心应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使得主体、逻辑等问题隐藏在一个比较好的幕后,行文貌似简单,但是处处留有余地。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发表于 2008-11-10 21: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的卖大力丸啊
发表于 2008-11-11 06: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丢颗土豆占个楼,稍后再来煲稀粥。
发表于 2008-11-12 17: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头没尾,但是行文思路和上篇一样啊。期待楼主少生优生,文章也选些更多行文风格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7-31 23:16 , Processed in 0.0500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