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2|回复: 4

中国学术论坛:一场大学生辩论赛,我的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7 18: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南方言应不应该受到保护
——一场大学生辩论赛,我的点评


2008年10月19日,周末,晚上七点,华侨大学文学院举办的大学生辩论赛的冠亚军决赛,在法学院的模拟法庭进行,要我做评委。本来,这个时间我有课,“歌词创作的原理和方法”校选课,已经回绝了评委之邀,但组织此次辩论赛的文学院副院长许总教授下午5点打电话来,执意要我参加,说是已经安排我跟王建设院长做最后的点评。我推辞不过,达成妥协,我的课只上一节,然后过来。正好,晚上的辩论赛是两场,先是三四名的铜牌之战。
许总教授的这个安排有点“用心险恶”,因为王建设教授是语言学家,闽南方言研究专家,主编过《闽南方言大辞典》,方言是他的精神家园和生存方式,而我几年前对于保护方言的话题偶有所感,写过《保护方言为哪般》及《关于方言保护答记者问》两篇东西,反对保护方言,今晚的辩题恰恰是关于方言的,正方论点“闽南方言应该得到保护”,反方论点“闽南方言不应得到保护”,要我们两人在学生论辩之后同台点评,无疑是要就同一辩题再次对决、火并。
下午,我想温习一下旧文,上网搜索“毛翰  方言保护”,结果发现,我的两篇东西在互联网上到处被人转贴,其中在福建和广东的方言论坛,被人臭骂。在福建被骂,我已领教过了,三年前在集美召开的“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听一位教授发言,说菲律宾华人坚持说闽南话,赞许其文化坚守,另一位发言,说台湾陈水扁之流妄图通过台语教育,实行文化台独,我便插话,说为什么同一个闽南话,在菲律宾就是坚守,在台湾就是台独,从而流露出我对于闽南方言的失敬,结果立即遭遇围攻,让我不得不舌战群儒,包括刘登翰和朱双一等闽南文化鸿儒。那次会议的纪要这样写道:“毛翰教授的《保护方言为哪般》提出消除方言、推广普通话的主张引起了热烈争论……一度把研讨会推向高潮。”
辩论赛如期举行,晚上7点45分第一节下课铃响,怕我误场,一女生还到我的教室,催促我转到辩论赛现场。前一场的辩论结束,关于“闽南方言应不应该受到保护”的决赛开始。正方的四位辩手以一首用闽南话朗诵的“床前明月光”开始,一人一句,有点先声夺人。反方则有点气势不足,居然不敢亮出反对保护闽南话的观点,只说“应该任其自由发展,保护反而不利其发展”,论辩便显得吞吞吐吐,不时处于下风。
双方辩论结束,点评时间到,王建设教授要我先上,我推让了一下,想到他是院长,是正方,理当压轴,就先上了。我说,王院长是语言学家,这里是他的地盘,容不得我来班门弄斧,但无知才能无畏,我曾撰文反对保护方言,在方言学界犯了众怒,却至今无悔。我还想说,对于一门学问,有时可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考虑到分寸,没说出。
我的点评,首先批评我同情和支持的反方,为什么在论辩中不敢鲜明地亮出反对保护方言,反对保护闽南话的旗帜?反方一位辩手,站起来回答,因为害怕王院长。全场哄笑。我说,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我来华大六七年了,公开写文章反对保护方言,包括反对保护闽南话,不是至今活得好好的吗?我想说,你们大一新生,20来岁,怎么就如此畏首畏尾,学会看领导脸色?倒像你们是饱经沧桑、圆滑世故的长者,我年过半百,却是初出茅庐、不知天高地厚的愤青。
接着,我的点评指向正方,你们口口声声说要保护闽南方言,请问,你们要保护的是哪一个时代的闽南方言?我所认识的闽南人,包括王院长,无不声称自己是中原移民、中原文化的后裔,王院长还多次分别以普通话、闽南话和所谓唐音朗诵一首唐诗,以证明闽南话与唐代官话的近似,证明闽南话是中国文化的正宗嫡传。而我根本就怀疑,闽南方言是古代中国京畿地区的正宗官话的嫡传,因为闽方言的几种彼此相差十万八千里,以至于相互之间完全听不懂的次方言,福州话、建瓯话、莆田话、三明话以及广东粤语等等,都声称自己是中国古代官话的嫡传,嫡传只能有一个吧,它是闽南话吗?或者,就算所有这些南方方言,都是中国古代官话的嫡传,它们还是当初的中国古代官话吗?由于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以及后来多次的北方战乱,胡人入主中原,汉族士民不得不逃亡南方,于是南渡的中原官话不得不分别与南方各地原有居民的不同的土话相冲撞、相融合,融入福州土话的就是福州话,融入闽南土话就是闽南话,融入岭南土话的就是粤语。所以,闽南话并不是当年纯正的中原官话,而只能是中原官话与闽南原住民的土话杂交所产生出来的一个变种。你们要保护的闽南话,实际上只是你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强暴了原始的闽南话,而产生出来的这么一个变种、杂种。
你们声称要保护闽南话,可是,多年前你们的祖先从中原刚刚来到闽南的时候为什么不保护闽南方言?却要在你们一族强暴了原住民的闽南方言以后,再来保护这个杂种方言?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如果一定要保护闽南方言,那也不能现在就保护,因为,今天我们又来了,我们又从中原从北方来了,如果一定要保护闽南方言,那也要等我们这一代入侵者再对闽南方言进行一番非礼并有了成果之后再来保护。而这么几番非礼几番保护之后,就不用保护了,因为闽南方言已经不复存在了。
保护,保护,如果一个东西已经到了不加保护就不能生存的地步,那它就不必保护了。所有的保护、抢救、输液、输氧,都不过是让一个行将就木的东西苟延残喘几日。
我反对保护汉语的一切方言,但闽南话有一点特殊。目前我们还要保护闽南话,还要有一个阶段性的、策略性的保护。因为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还没有统一,台湾岛上有人还在借所谓台语鼓噪台独。我们保护闽南话,就是为了不让闽南话在海峡西岸迅速消亡,就是为了矮化台湾,从心理上瓦解台独,让台独分子知道,他们鼓吹的所谓台语,其实只是闽南话,只是全中国几十、几百种方言之一的闽南方言而已。而等到将来台湾回归了,祖国统一了,就可以立即铲除闽南方言了。
我的“点评”结束,走下台,正方的一位辩手意犹未尽,拦住我问,如果所有的方言都消亡了,世界会怎么样?
我说,在刚才的论辩中,你们忧心忡忡地提到,全世界现有6000多种语言,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亡。我想,这太好了,等到全世界的语言消亡得只剩下最后一种,世界就大同了,我们就再也不必耗费我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去学那该死的外语了。
有人问,那我们何不放弃汉语,干脆就用英语。我说,不,到目前为止,汉语仍然是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我们并不放弃让汉语成为全人类最后的共同语的理想,而为了这最后的胜利,我们现在首先就要消灭汉语内部的各种方言的割据,就像成吉思汗首先平定蒙古各部落,然后称霸世界一样。
我的“点评”再一次结束。王建设院长上台,他的点评,表现了他一向的宽宏与坚守,儒雅和厚道。他当然是支持正方的,但他也批评反方的论辩不够大胆,说反方本来可以有一个很俏皮的论说,那就是:“方言,想说爱你不容易!”
辩论赛散场,回家路上,一个学生追上来,向我“请教”,其实是来争辩的。原来,他就是闽南人,有天生的闽南文化情结,他一方面承认闽南话的消亡已经不可逆转,说是泉州电视台招聘闽南方言主持人,应聘的几百个年轻人中居然没有一个能讲合格闽南话的,另一方面又对方言的消亡导致的文化乡愁的无所寄托深感惋惜和无奈。他跟我聊了一路,争辩了一路。
我说,鼓吹保护方言的人们,有一个不自觉的迷信,那就是,现存的语言文化格局就是最好的,是不应该更改的,任何更改,任何语言的统一进程,都会让他们感伤和难以接受。可是,让我们想一想,如果人类真的起源于非洲,人类从一开始就操着一种共同的语言,散播亚、欧、美、澳各地及非洲原产地的全人类至今还操着同一种语言、方言,我们会不会觉得那竟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呢?全人类通用一种语言真的会让我们感到单调,我们真的向往那“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缤纷驳杂和关山险阻万千重吗?
其实,一种语言,一种方言,它的最基本的功能是用于人际交流,如果它的存在已经妨碍交流,那它就应该消亡也必然消亡。方言的所谓文化价值,只是后起的、附属的。如果因为有文化价值,就要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那我们就不要推翻满清了,想一想,推翻满清让我们损失了多少文化呀,包括辫子和跪安的文化!而我们中国女人也不要放脚,天足有什么好,没文化,而“三寸金莲”体现着多少悠久的文化缠绵和审美情趣呀!
在辩论赛现场,徐华副院长说,今晚的辩题对正方比较有利。我说,我倒觉得对反方有利。次日,与她在电话里聊起。我说,我写《保护方言为哪般》时,直觉得真理在握,下笔处左右逢源,真不知对方如何辩驳。而我们思考问题,不仅要思考当下,更要思考未来,不仅要有十年规划,更要有百年千年展望。以现今地球村的格局和语言文化的融合速度,百年千年之后,闽南话等诸多方言肯定不复存在。今天,当我看到一些热衷于方言研究和保护的人的兢兢业业的身影,总是无端地联想到一种职业(又失敬了),就是殡仪馆里的美容师。那美容师的职业的存在当然是有意义的。那意义就在于,让逝者有尊严地逝去,让我们向遗体告别时,心情稍稍好些,在将死者付之一炬之前,表达我们的某种歉意和哀惋。

2008年10月20日

(转载自中国学术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8: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常见的教授评委的视角,来看一场普通的大学生辩论赛。

转载在此,可能有助于大家了解这样的评委的心态……
发表于 2008-10-27 18: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恼的六级考试,让我不能目睹前辈的风采啊
发表于 2008-10-27 1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的点评
比我们准备这个辩题时深入更多!!!
学习了~
发表于 2008-10-29 1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小白兄的意思是,让大家看看评委是如何做到价值不中立且在评判中加入个人学术观点的。

这种评委的存在是有些扼杀辩论的。自己反对权威主义对反对声音的压制,却自己去欺负学术方面不太懂的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03 , Processed in 0.0909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