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9|回复: 4

结束,也许是另一个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4 16: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市级的辩论赛对市东中学辩论队来说,已经结束了。我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与崇明高级中学打成了五五开的局面,最后以零点几分的劣势止步八强。就结果来说,很遗憾。我们错过了一个很好的为市东中学取得名次的机会,因为,或许,在明年的Intel杯名校环保辩论赛中,我们连跻身八强的机会都没有。
    回顾这次参赛历程,从首轮以外淘汰准备不足的华师大二附中,到次轮在辩题明显不利的情况下险胜久隆模范中学,再到第三轮在这个奇怪的辩题中小负崇明中学,结果无法改变,我们也很难说怎样做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因为总的来说,我尽力了,我的队员们也尽力了。
    很幸运,我遇到了这样一批优秀的同学,他们在其余23所学校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市东中学能在辩论领域不惧怕上海的任何一个学校。他们的名字应当被记录在市东中学的校史之中。他们是:吴清源、冉玉琪、匡蓓、钱祺斌。此外,还有张尧天、杨旻妤、刘唯静……
    正是因为这些同学的存在,使得我能够和他们一起提高,一起成长。记得我第一次指导辩论队,是在2006年的Intel杯,首轮在全场不落下风的情况下,我们被宜川中学击败。那一场比赛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带领队伍去取得胜利。接下来,我开始在校内开设《辩论赛与辩论方法》的拓展课,定向培养人才。正是这第一期的培训和模拟辩论赛,匡蓓和钱祺斌脱颖而出。在2006年11月的杨浦区法制宣传周高中生辩论赛中,以上届Intel杯主力班底的张尧天、杨旻妤、刘唯静加上新人匡蓓组成的阵容,在决赛中遇上了控江中学辩论队。
    应该说,这是一场树立市东中学辩论队信心的比赛。辩题是“电视选秀对文化传播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我们是正方。通过多方的帮助、认真的准备和辩题先天的逻辑优势,我们战胜了控江中学,获得了我指导辩论队以来的第一个冠军。我们非常高兴。在2007年的3月,我在校内策划组织了一个辩论邀请赛,邀请了交大附中、控江中学和同济一附中,拉赞助,拉媒体。在初赛中,我们和同济一附中就“产生代沟的主要原因在父母/子女”展开辩论。这个辩题是我迄今为止准备的最拗口的一个。在一场胶着的拉锯战之后,我们在可能有些“主场优势”的帮助下获得了胜利,晋级决赛。这场比赛我们胜的都很不开心,好在决赛辩题“对个人来说,尊严比生命更重要/生命比尊严更重要”的准备顺风顺水,一气呵成。在决赛中,张尧天、匡蓓、刘唯静、钱祺斌的阵容唯一一次亮相,我们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交大附中,获得冠军。这套阵容至今依然被我们所称道,这次比赛的胜利也可谓酣畅淋漓。张尧天、杨旻妤、刘唯静带着胜利和对Intel杯的些许遗憾,到了高三。
    《辩论赛和辩论方法》的拓展课继续进行,第二个学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队员。到了2007年下半年,新高一进校,吴清源进入到我的辩论队中。
    我们原先的目标是明年上半年的Intel杯,因此这次的“生态上海,绿色家园”高中生辩论邀请赛是一个练兵的好机会。在抽签时,我抽到了A1,这意味着两点:1、如果能一路走到决赛,我们将一直是正方;2、我们首轮将遭遇华师大二附中。
    华师大二附中的实力我是见识过的。他们是2006年Intel杯的四强队伍。半决赛被市三女中委屈的淘汰(大概和我们被宜川淘汰的感受差不多吧)。因此我对学生的措辞是这样的:本次比赛的任务就是练兵,你们打的越好,就给你们赢得越多的练兵机会。而我们要想战胜华师大二附中,就必须拿出青铜打黄金的状态。首轮比赛我们准备的非常认真,非常充分。为了做到知彼知己,我们还去市西中学打模拟赛。这倒成为了这次比赛以来我们准备的一个必要过程。在准备过程中,我们还去了华东师范大学,请教了那里的人口学专家,在比赛中,华师大二附中似乎在准备上和队员的经验上都不是很充分,我们以较大优势取得了胜利。
    接下来的比赛变得艰难。此轮我们对阵上海久隆模范中学。辩题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应该多建高楼大厦”。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去上海环境研究所请教专家,去美丽的松江二中打模拟赛,经历了期中考试的时间损耗,还经历了区级比赛对精力的分散。在比赛中,我们对久隆模范中学有的是经验上的优势,欠缺的是辩题的价值高度。双方在比分上打成了平手,但评委投票判市东中学胜利,我们侥幸再过一关。
一路走到了复赛,面对崇明中学,辩论崇明岛的开发问题。曾在准备的过程中对我的队员们说过,这个辩题是有先天的倾向性的。正方的立场有很大的优势。但无论如何,我们输掉了比赛。其中技术性的细节在这里我不想长篇累牍的进行分析,但我可以这样说,我们输掉了比赛,但没有输掉尊严。我们打出了我们的风采,市东中学的辩论队在辩论场上为市东中学赢得了喝彩。我深深的为我的学生感到欣慰和骄傲。
    我在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在这两年里,我指导辩论的经验愈发丰富起来。队员们的能力和经验也逐日增长。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参加辩论,获得场上与场下的更多收获。或许要获得市级的名次甚至夺取冠军,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但他们真正的舞台,应该是在大学,他们应该拥有比中学生辩论赛更大的舞台。而在中学阶段,他们能通过辩论学到许多,包括各方面的知识,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如此等等。
明年的Intel杯,我们还会再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依然能笑着走下辩论台,至少,也要像这次一样。我们或许不能获得冠军,但我们    市东中学辩论队的青年才俊们,应该会赢回一个美好的明天。
    这次的结束,或许代表了一个新的开始。


写于2007年12月4日
这是我去年年底写的文章,在今年上半年的INTEL杯上,我校再次止步八强,没能实现再进一步的梦想。。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夺冠,进才中学四届大赛第三次获得亚军(堪比当年勒沃库森和今年切尔西的“三亚王”)
发表于 2008-8-14 17: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地区中学生辩论开展的如火如荼,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17: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恩,但是数量不少,质量不高
请学校大比赛容易,请学校都认真打比赛,太难!

比赛质量、赞助、宣传都是大问题,很难解决~~呵呵,苦恼着呢
发表于 2008-8-15 0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中学辩论真的很象一个竞技体育活动啊
发表于 2008-8-15 12: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想到了
我高中时候参加的华师杯辩论赛

还真是令人怀念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5 15:26 , Processed in 0.0629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