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7|回复: 7

求助 辩论通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4 12: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这个觉得很有深度,受益不浅!第32页第一段我因为水平有限不是很懂,希望大家能给我解读一下!当然岚星大哥要是能亲自指点下我就更感激不尽了!
发表于 2008-8-15 09: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lz看的应该是网络流传的版本,在印刷本上应该是第15页
发表于 2008-8-15 1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页前半部分讲的是拉卡脱斯“科学纲领论”的核心思想。他把“范式”和“逻辑证伪”进行了调和,一方面他认为“范式之间可以彼此证伪”——这是他不同于库恩的地方;另一方面他指出了“证了不一定马上就‘伪’”,科学理论实际上是“范式的竞争与更替”——这是他不同于波普尔的地方。
其中“范式”的思想,“核心假设”的意思,可以参考后面讲唯理论时分析三大几何学和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内容。

后半页是对科学哲学三大理论的总结,那段楷体是核心。

这一部分的用意,在于指出“从经验论的角度,绝对真理是不可确知的,而相对真理——我们唯一可以确知的东西——之间是可能彼此对立的。而这种彼此对立的相对真理,恰恰是我们辩论赛中双方的辩题”。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辩手可以为抽签决定的立场展开真理之辩”。也由此证明了“辩论赛可以是一种追求、探索真理的方式(而不一定非得是脱口秀)”。至于“为什么不能是脱口秀,这是第二章的分析内容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4: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呃,让我好好消化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15: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化失败
发表于 2008-11-14 01: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呃……不妨把你觉得看不明白的地方说一下?
发表于 2008-11-14 2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岚星你好
我看了你的<通论>很钦佩,是我目前看到过的关于辩论理论的最优秀的书籍(之一).

有一点看法
你给辩论赛下了一个形式和实质的定义,很值得去学习,或者说,值得当代的辩手这么去想
但是
因为辩论赛的模式,因为评判标准,或者因为语言本身的障碍,使辩论赛的效果无法达到你所说的形式与实质的高度,或者三者达到最理想化的程度都无法切合你所说的辩论的形式和实质的定义,我生活中遇到一些例子,现在一时举不出来.(很不诚恳,抱歉)总的来说,纯粹的语言会让人产生误解是不可避免的,包括人的记忆有限,还有就是一些隐藏的诡辩技巧,无法控制这些技巧的使用,否则就要进行繁杂的定义,何况还有逻辑推理中会出现的隐藏的诡辩技巧使对他的反驳误入歧途...
还有就是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对即定的真理回避或者伪反驳.
总之辩论赛的这种形式于辩论来说,还是有缺陷的.
发表于 2008-11-16 21: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风的男孩:

谢谢你的肯定。我很同意你所说的,目前很多辩论赛受制于模式、评判标准、辩手语言能力知识底蕴等方面的障碍,使她偏离——甚至某些时候是严重偏离——了辩论赛的本意。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种偏离,我和我的队友恐怕根本不会去写——甚至不会去想——这本书和辩论赛的本质等问题。

我们所说的,实际上是“辩论赛可以(且应该)这样”。这意味着,我们认为目前这种种“制约和偏离”是“应该且可以”去改善的。而且我们指出的,是“应该如何去改善”。

这是一个态度的根本不同——她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辩论赛及如何去“完善”她。

比如说,如果认为辩论赛根本不可能是对真理的追求,而只是嘴皮子功夫,那么辩题的选择就会偏向娱乐型,赛制会加强对抗而谈化说理,辩手会去利用诡辩强辩是正常“技巧”,评委也会对这种作法加以赞许并以此评判胜负。

而如果认为辩论赛是《通论》中所说的东西,就会去设计使辩手更容易说理的赛制、设计尽可能防止辩手玩文字游戏的规则、设计引导评委和观众关注“道理和呈现道理的技巧”而非“斗嘴伎俩”等等。

总之,辩论赛现在是怎么样的,在我们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应该是怎么样的,以及如何能让她越来越向那个方向靠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1:59 , Processed in 0.0463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