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54|回复: 6

复赛四赛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6 23: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辩题
正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俄罗斯崛起对欧洲局势的利大于弊
反方: 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赛城院校) - 俄罗斯崛起对欧洲局势的弊大于利


评委
  • 潘庆松
  • 韩鹏杰
  • 赵林
  • 张学森
  • 尹德刚


辩手阵容

正方
  • 一辩:陈婧
  • 二辩:童沁杰
  • 三辩:杨宇龙
  • 四辩:王天一

反方
  • 一辩:梁志伟
  • 二辩:符芳泽
  • 三辩:黄腾广
  • 四辩:吴振龙


赛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胜 (10 比 5)

最佳辩手:符芳泽(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赛城院校))
转自世辩官方网。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23: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详细点的报道就请前方的报道人员来说吧。:)
发表于 2008-7-17 1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比赛的题目相较起前面的三场复赛,这题对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
正方的观点就陈述了俄罗斯的崛起带来了欧洲的多极化发展,除了可以制衡美国的单边主义,也可以刺激欧洲的经济发展,并为欧洲带来了新的文化面貌。而正方今天很清楚地说明几个概念:崛起不等于称霸、多极化比单极化好、制衡比较和平等。

反方的立论就建立在俄罗斯的崛起是否有利于欧洲一体化来进行衡量(对于这点,评委赵林教授已经指出了欧洲内部利益的不统一是导致欧洲不会一体化的原因,不会因为俄罗斯的崛起而改变),然后不断的反复的质问正方关于如何衡量利大于弊,正方已开始显得有点被动,让人捏了把冷汗,但是后来有正面的回应,还不至于完全失分。然后反方就围绕着几个主题进行攻击,俄罗斯支持格鲁吉亚的武装分子、俄罗斯切断某些国家的天然气体输送管以及双重标准的贸易壁垒。但是我个人的疑问是,这些事情,俄罗斯不崛起的话,办不办得到?如果同样办得到,那和俄罗斯崛起有什么关系?

比赛在主辩咨询环节就开始出彩了,正方盘问反方知不知道俄罗斯卖的天然气体是40美元?知不知道市场价格已经是250美元?知不知道俄罗斯如果继续卖的话,每年要亏40亿美元?知不知道俄罗斯并没有发动任何格鲁吉亚的战争?欧盟能不能代表欧洲?英法德是不是代表欧洲?反方主辩在这个环节不但处于下风,更显示对于自身例子的掌握是很表面,让人家对反方接下来的举例的可信度有所保留。如果正方主辩这时踩多一脚:原来反方对于许多事件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已,难怪会对俄罗斯产生诸多误会。这样的话,可以让反方在评委打印象分中严重的丢分。

对辩环节当中,双方二辩纠缠着关于贸易壁垒的问题,正方在解释贸易战中显得有点急躁,但是已经为贸易战漂白了。而在三辩盘问环节,正方强打的概念是围绕着制衡,北约等等国际课题与概念。而反方的例子还是那几个例子,格鲁吉亚、天然气体和贸易战。这里显得反方的例子有些单薄。

然后在自由辩开始,正方强打了几个课题:反恐(车臣问题)、环保(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社会问题(打击欧洲黑手党),这些反方的回应则在不断的追问正方如何比较利大于弊。正方这时有点被动,连续几个人站起来之后才回答。回答了之后,正方的攻势不断没有停止,还更加猛烈了,总结了反方不能回答他们三大课题,然后就开展了双方激烈争辩的制衡以及多极化发展。

反方强调多极化发展只是分裂欧洲,是不利于欧洲一体化。而正方的回应是不管怎么样,分庭抗礼总好过美国的单边主义,并且多番强调制衡才是获得和平的方法。而反方概念中的和平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互相制衡并不能代表和平,但是国际社会如何获得和平却不得而知。这时如果正方反过来质疑反方设立的乌托邦式和平是不切实际,反方的设想是虚假的,那会更好。自由辩后半段几乎都是围绕着制衡的课题跑。正方的立论比较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设下了一个背景,就是“美国才是世界不合平的罪魁祸首“,而俄罗斯的崛起就是可以抗衡美国。这样的立论方式,前几天听评委黄执中先生说过,没想到就在这场比赛看得到,确实不错。

到了总结环节,反方结辩多番强调不能对俄罗斯的崛起掉以轻心,把俄罗斯的形象再度妖魔化,还加入了秦朝的远攻近交作为新元素,整体上都不错,但最后一句“如果俄罗斯是和平崛起的话,那么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是强势崛起的话,就不好”。这句话让正方结辩逮个正着,马上回应“其实对方是赞成俄罗斯崛起的,只是手法上有意见而已,谢谢对方赞同我方观点”。建议大家要多加注意个人稿件的潜台词,不要留下给对方任意诠释的空间。正方的总结则点出了反方的潜台词,强调俄罗斯不是前苏联、崛起不是称霸。扫除了反方结辩刚刚4分钟的努力。最后还引经据典,加入了纵横家的合纵连横,可惜看稿成分居多,否则会是挺帅的总结。

个人意见,纯属分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3: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tzyyloon,欢迎你来华语辩论网!谢谢你的评论哦~
发表于 2008-7-19 01: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ting 于 2008-7-18 23:13 发表
tzyyloon,欢迎你来华语辩论网!谢谢你的评论哦~


谢谢你的欢迎,我只是看到很少世辩的评论所以才忍不住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0: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哦~~多来华辩吧~~
发表于 2012-9-1 18: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华语辩论网,
华语辩论网为人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7 01:52 , Processed in 0.0771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